非凡電視台
|
非凡新聞台
|
非凡商業台
|
非凡商業周刊
|
非凡優購
每週五出刊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NO.1232期
2021-01-16:
封關前區間震盪 強勢股將趁機大洗牌
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非凡商業周刊
樂健非凡
非凡電視
非凡大探索
錢線百分百
財經八點檔
非凡Morning Call
前瞻大趨勢
特別企畫
非凡引爆點
市場雷達掃瞄
瞄準焦距
盤面跳動
題材選股
最錢線
訂閱方案
非凡新聞網
新聞總覽
政治
產經
金融
科技
國際
理財
房產
生活
娛樂
影音
其他
節目影音
非凡morning call
新聞Talk Show
新聞午夜場
錢線百分百
大特搜
就市論勢
新聞特攻隊
財經8點檔
熱搜關鍵字
財經懶人包
開箱爆爆
科技Give Me Five
房市最速報
富比士地產王
盈盈來看厝
移動未來式
帶路玩家
News金探號
美食按個讚
非凡大探索
360行向前衝
台灣真善美
去哪~藝起玩
非凡商業台
節目影音
股市現場
全球新觀點
只要錢長大
股海揚帆
股市周報
名師影音
金融曼哈頓
股市達人
金融百分百
股海飛揚
股市將軍
股市羅賓漢
前進關鍵碼
價值型投資
非凡商業周刊
線上訂閱
傳真訂閱
前期雜誌總覽
大腕看市場
財經觀天下
題材選股
理財俱樂部
另類觀察
前瞻大趨勢
最錢線
景氣與生機
國際財經觀測
瞄準焦距
營收預估
電視節目表
非凡電視台
非凡商業台
首頁
第1232期 2021-01-16出刊
NO.1232期 2021-01-16出刊
封關前區間震盪
強勢股將趁機大洗牌
大趨勢選股法 台股新王者 獲利翻倍賺
拜登財經新政大掃瞄 股市 房市泡泡將愈吹愈大?
長期需求支撐不墜 鋼鐵 水泥 營建繼續拚下去
價值低估股蠢蠢欲動 封測 汽車 鋼鐵準備出頭
半導體設備欣欣向榮 10檔黑馬蠢動 擇機布局
<< 前期總覽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熱門文章
精選文章
特別企畫
犀利牛獵股術 台股大健檢 贏在起跑點
特別報導
原物料醞釀大爆發 4大亮點找出下一個梅超風
國際財經觀測
新興市場今年誰最靚? 基本面有撐 新興亞洲展魅力
瞄準焦距
強者恆強選股術 哪些高價股強還會更強?!
最錢線
貨櫃航運股怎麼看? 將進行第5波上漲格局
理財俱樂部
零股交易操作2.0 實戰高手的新年度作戰計畫
特別企畫
紅包行情3部曲 開紅盤搶錢大作戰!
特別企畫
犀利牛獵股術 台股大健檢 贏在起跑點
國際財經觀測
新興市場今年誰最靚? 基本面有撐 新興亞洲展魅力
瞄準焦距
強者恆強選股術 哪些高價股強還會更強?!
特別報導
原物料醞釀大爆發 4大亮點找出下一個梅超風
理財俱樂部
零股交易操作2.0 實戰高手的新年度作戰計畫
本期精選
特別企畫
大趨勢選股法 台股新王者 獲利翻倍賺
一直以來,半導體龍頭台積電(2330)扮演著重要角色,撐住大盤指數與大大小小的風暴,但台股護國神山也不只有一座,讓我們好好看看台股「護國神山群」! 以台股1月12日收盤在15642點,上市公司市值約47.27兆元來看,每點的加權指數可相當於市值30.2億元,列出台股市值前20大,就是我們重要的護國神山群。 第1名的台積電市值約15兆元,相當於占台股約5071點,差不多就是大盤的3分之1比重,第2名鴻海(2317)市值約1.4兆元,相當於台股477點,第3名聯發科(2454)市值約1.3兆元,占台股約445點,而大立光(3008)則在第14名,市值約4000億元,占台股約133點,合計這市值前20大公司的市值約27.3兆元,約台股9036點,相當具有份量。先來看台股護國神山的4大天王-台積電、大立光、鴻海、聯發科。 近期傳出台積電在考慮美中貿易戰、科技戰及南海地緣政治風險下,可能應日本政府邀請赴日設廠,而近幾個月的傳聞從晶圓廠、封測廠到研發中心等各種可能的揣測都有。 張忠謀先生之前提過「台積電將是地緣政治必爭之地」,不論美國、日本近年都在加大供應鏈撤出中國的力道,且如果在台海出現衝突,第一時間要維持晶片的正常來源,首先要有晶圓廠,其次則要有封測廠,兩者缺一不可,否則無法完成晶片。因此,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晶圓廠後,日本仍持續力邀,好分散地緣的政治風險,不過最後結果仍然未決,要等官方正式公布。 除此之外,在日本設廠有取得上游材料的優勢,日本在半導體設備材料技術仍握有關鍵技術,許多重要材料仍得從日本進口。不過,還是比不上直接在台灣設廠,台灣半導體完整供應鏈是最大優點,不論是同文同種、企業文化或群聚效應上,仍是在台灣設廠完勝,去日本或美國設廠是一個不得不的政治風險上的考量。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未來藍圖上,5奈米沒有問題,將於2021年大幅成長,4奈米預計2022年開始量產,3奈米製程目前開發符合進度,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2奈米目前還無具體時程,推測最快可能2023年試產。而在擴廠上,2021年將先完成竹南先進封測廠,2022年完成新竹寶山廠、南科3奈米廠,2024年則完成美國亞利桑那鳳凰城12吋之5奈米廠,預計將會在2024年上半年開始量產5奈米先進製程,而到時台積電仍保有領先一個世代的優勢。
國際財經觀測
拜登財經新政大掃瞄 股市 房市泡泡將愈吹愈大?
在美國國會確認拜登取得306張選舉人票贏得大選,以及川普也承認拜登勝選的事實之後,1月20日後將迎來拜登新政。其實拜登的財經政策與相關部會首長人選在這之前已經幾乎確定,外界也有諸多討論。 基本上,所有財政政策首要處理的有3大問題,包括:挽救受疫情打擊的經濟與就業、對付氣候異常問題、修復國際關係讓全球貿易回復正常交往。當中涉及了加稅、鼓勵環保政策、推動國際合作和加強健保改革等議題。 從他任命前聯準會主席葉倫當財長即可見他的企圖。葉倫是為救經濟而砸錢不手軟的人,尤其在民主黨入主白宮主導參眾兩院所形成的藍潮(blue wave)下,拜登可望推出規模更大的振興措施。但幾乎所有政策都指往一個方向:通膨壓力飆升,讓股市與房市泡沫吹得更大! 拜登上台後首先要處理的問題肯定是控制疫情,只有疫情受到控制,美國經濟才有回復正常的希望,這幾乎是社會上下的共識。但去(2020)年底到今年初,美國疫情幾乎失控而愈來愈嚴重。拜登計畫在美國建立追蹤疫情的網絡,因此上台後可望立即在全美雇用10萬名專門監測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人員,平均每個州設立至少10個篩檢中心,為所有美國人免費篩檢以找出感染者,然後全國強制戴口罩,從源頭阻止疫情蔓延。 與此相關的,是擴大歐巴馬時期推出的「平價醫療法案」,最終目標是讓全國97%的民眾獲得平價醫療保險,醫療健保與製藥等產業肯定受惠。但專家估算,這個計畫會讓聯邦政府未來10年為此支出2.25兆美元! 疫情已讓美國經濟快不支倒地,即使美國去年底已推出規模近9000億美元的新一輪振興措施,包括每人發放600美元,並提高每週300美元的失業補助,但外界認為美國需要有規模更大的振興措施才足以挽救經濟。拜登最近已表明將會推出數兆美元的新振興案,包括每人發放2000美元,並強調600美元根本不夠用。 筆者好奇的是,如果川普當初提出2000美元是沒道理的話,何以拜登之後推出同樣金額就一定得到國會支持?當然,在藍潮下,之前被批評為不對的事,後來卻順理成章,外界根本不用擔心川普被反對的事到拜登時就無法推行!基本上可以肯定拜登上台後,一定會有規模更大的振興措施,只是目前外界還不曉得金額會有多誇張而已。
最錢線
長期需求支撐不墜 鋼鐵 水泥 營建繼續拚下去
距離2020年12月9日央行推出房地產「4大限令」已經1個月有餘了!包括限制預售屋紅單交易、法人交易數量、融資貸款成數、個人連續購屋等政策的影響下,9月、10月房地產的熱絡景象,的確出現降溫狀況。由於沒有緩衝時間與貸款成數從嚴審核,許多預售屋與高比例貸款成屋,出現了「棄單」的現象,被點名過熱地區如竹北與南科,以及台中7期等地區,也出現了一定的降溫舉動。 然而房市漲勢就此停止了嗎?看法上仍然多空分歧。知名房市觀察家顏炳立日前仍表示,政府陸續推出的相關政策,仍屬溫和,而且對於紅單交易亂象能夠終止。反而對於「剛性自住型住宅」的基本面需求更為穩固。多數房市觀察家也認為2021年房市應屬量回價穩的狀況。而且市場目前資金充足、國際運價與原物料價格飛漲、台股持續創下新高等共同因素之下,即使政策對於房市交易有抑制。就長期而言,房市的多方基本面,仍有高度的支撐。 特別是國際原物料大漲,對於終端市場房市售價居高不下。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之下,各種原物料的供給及國際海運托運上,出現了大幅的供給缺口。加上國境封閉,外國移工難以支援種種因素,許多建案成屋時間大幅向後延長2年到3年以上。 房屋總量供給減少也造成許多建案價格居高不下,其中國際原物料上漲影響最為明顯。與建材相關的國際銅價在去年2020年10月起狂飆之後,2021年元月開盤再次創高,來到3.678美元�噸;不鏽鋼原料鎳價也來到8.144美元�噸。 日前寶鋼熱軋鋼宣布大漲400元人民幣,中鴻(2014)估計元月還要上調1200元,特別是在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宣布要擴大美國內需建設的帶動之下,鋼價居高不下。銷往美國的大成鋼(2027)股價在30元附近形成三角形整理,2020年12月營收達59.8億元,年增36%,第4季也攀上高峰達164億元,季成長達12.76%表現亮眼;由於美國每季約有9萬噸鋁板不鏽鋼供給缺口,大成鋼本年度可望營運大幅回升。 另外,建商擔心供給斷料等危機,強補鋼筋造成南部鋼筋搶市。2020年12月相關廠商海光(2038)被迫採取「封盤」措施,而即使「停市」不賣,12月份仍創下8.08億元年度新高,月成長15.7%,年增8.75%,上游大盤豐興(2015)仍表達價格可能還會上揚,海光股價在限制交易下持續橫向整理。在恢復正常交易後仍有持續上揚力道。
市場雷達掃瞄
價值低估股蠢蠢欲動 封測 汽車 鋼鐵準備出頭
台股元旦過後氣勢如虹,外資年後回歸,在台幣繼續升值的效應下,外資累計月初到1月11日買超台股達618億元,內資雖然在2020年大獲全勝,但年初以來也並未縮手,融資1月起增加74億元,在內、外資齊心偏多的狀況下,加權指數1月漲點高達824點,月線拉出連3紅的走勢。 以盤面來說,除了台積電(2330)續創新高來到605元外,許多大型的權值股也都出現輪動的現象,當中鴻海(2317)更是創下3年多來的新高來到109.5元;台達電(2308)更是短線噴出大漲來到325元的歷史新高,在台股指數逼近16000點之際,雖然看到許多個股持續輪動,但也仍有很多波段沒有表現的公司或族群,因此,本篇專題就是要幫讀者找出目前股價相對大盤被低估的公司,畢竟,在資金泛濫的狀況下,只要台股不出現系統性風險,在目前多頭趨勢仍在的狀況下,被低估的公司仍會有出頭的機會。 先從被低估的選股條件來看,首先在目前的氛圍下,雖然什麼妖魔鬼怪股都會在近期大拉一波,但選股首要應回歸到本質來看,假設大盤漲多開始拉回,資金一定會回歸到具有基本面以及成長性的標的,所以產業或次產業龍頭就成為選股第1要點。 再來就是以時間來看,當過完農曆年後,各家公司會陸續召開董事會承認年報,此時2020年獲利穩健且隱含較高殖利率的公司就會受到市場青睞,而在12月營收公布完後,若2021年具成長性或轉機性的公司,就不用擔心股價拉回沒有支撐,此外近期也有許多公司陸續召開法說,所以第1季營運相較去年同期穩健成長的標的也是選股方向,此外,在股價短線沒漲太多的狀況下,預估本益比相較同業偏低的公司也將成為焦點,或者是股價在相對低檔橫盤一段時間後,如果短線具題材性,那也有機會在近期轉強。 半導體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最當紅的炸子雞,其中台積電(2330)、聯電(2303)、日月光投控(3711)最受法人青睞,然在這3大台柱大漲後,其實周邊的封測反而就可以回頭注意,主要原因在於目前不管是8吋或12吋的晶圓代工產能都吃緊,所以下游的封測其實營運都會反映出來。
瞄準焦距
半導體設備欣欣向榮 10檔黑馬蠢動 擇機布局
台股2021年開年以來,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在美國市場率先創高後,加上與台灣集中市場掛牌的台積電(2330)普通股溢價,台積電在新的年度股價再次一馬當先,帶領台股大盤屢創新高。 台積電在1月8日公告去年12月營收達新台幣1173.65億元,月減6%,比前年同期增加6%,去年第4季營收3615.32億元,季增1.43%、年增13.97%,符合預期,並且改寫上一季寫下的新高紀錄,去年營收1兆3392.55億元,年增25.2%,也寫下新紀錄。 台積電去年第4季受惠5G手機,高效能運算需求帶動下,5奈米需求維持高檔,客戶高於季節庫存將持續維持一段時間,支撐了單季營收表現,台積電今年第1季營運可望淡季不淡,在擴大投入先進製程的前提下,資本支出預期持續上修,有利相關設備投資支出。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於去年度日本國際半導體展公布年終整體OEM半導體設備預測報告,顯示去年全球原始設備製造商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額創下689億美元的業界新高紀錄,與前年相較成長16%。 SEMI表示,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成長力道,預計在明、後年持續走強,今年將進一步來到719億美元,明年更將攀上761億美元新高點,持續創下新高紀錄。 從設備支出連創新高,以及2019年至2024年新建的38座晶圓廠來看,顯現半導體是先進科技發展的最佳例證,並預計相關技術將帶動這波轉型延續,除了雲端服務、伺服器、筆記型電腦、遊戲和醫療科技需求,大型資料中心與大數據發展的5G、物聯網、汽車、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快速發展的新興技術,皆引領這波成長動能。SEMI也預計,去年晶圓廠投資金額將年增13%,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也將持續成長,估年增4%,將連2年創新高。 從上述的數據及股價觀察,半導體銷售成績表現持續成長中,而從過往數據觀察,半導體設備銷售高峰會比半導體銷售慢上1∼3個月左右,因此,現在掃瞄半導體大廠的狀況或能發現一些機會。 應用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公司,產品橫跨化學氣相沉積(CVD)、物理氣相沉積(PVD)、蝕刻(ETCHING)、化學機械研磨(CMP)等,除光刻機外的幾乎所有半導體設備。艾斯摩爾為半導體生產商提供光刻機及相關服務,幾乎壟斷了高端領域的光刻機,如目前最先進的極紫外光刻機(EUV)。科林科技是蝕刻領域領先廠商,為提供晶圓製造設備和服務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前期周刊
犀利牛獵股術
NO.1237期
2021-02-20出刊
紅包行情3部曲
NO.1235期
2021-02-06出刊
安心封關策略
NO.1234期
2021-01-30出刊
新鴻海王國
NO.1233期
2021-01-23出刊
大趨勢選股法
NO.1232期
2021-01-16出刊
2021績優股聖經
NO.1231期
2021-01-09出刊
飆股
NO.1230期
2021-01-02出刊
籌碼最終戰
NO.1229期
2020-12-25出刊
資金瘋狗浪來襲
NO.1228期
2020-12-19出刊
吊車尾的好股
NO.1227期
2020-12-12出刊
焦點推薦
前瞻大趨勢
衝上14000點 內資當道強弱分明
在11月美國大選結束後,美股果然如預期的,不確定性因素排除後開始大漲,道瓊在11月大漲12%,全球股市尤其是新興市場也受到激勵,台股在外資及國內法人的積極回補下,從11月2日的低點12480點一路起漲到11月30日的13969點再創新高,不只過了13031點的盤整區,也上演1個月大漲近1500點的大驚奇。時序進入12月,往上的趨勢仍然沒有改變,只是11月30日 MSCI季度調整的大量長黑,短期要花點時間化解,不過週線的K值和D值已經正式進入鈍化區,以過去經驗來看,中線有往上再翻1倍漲幅的實力。 外資月初再補一些明年第1季要布局的股票後就開始準備放假,下半月外資的買盤力道將會減弱;而壽險在12月也有資本適足率的問題,通常12月會先調節一些股票,到明年的開年後再回補,因此12月的上半月,在缺少權值股的2大買盤後,指數往上的速度恐會減慢,但本土資金將成為12月的重點,包括投信作帳、集團作帳、法人跨年度的布局,也可以說,12月內資當道,個股將強於大盤,中小型股可望走出一片天。 就國際局勢來看,目前川普鬆口敗選,政權交接前應該不至於有太激烈動作,拜登的財經團隊也多是市場熟悉的老經驗者,加上資金持續寬鬆,美股仍是欲小不易,其實美股反映的就是明年比今年好,所有受疫情影響延後的投資和消費,明年都會回來,市場惟一擔心的是疫情是否會愈演愈烈持續失控?不過數家藥廠的疫苗已經研發成功,雖然量產跟施打可能要拖到明年1月以後,但未來可望會解決的利空都不會是大利空,也就是說,即便有干擾只會短暫影響,12月指數站上14000點進入另一階段的機會很大,操作上不用預設高點,操作的重心放在個股即可。 電動車產業是拜登任內將大力推動的潔淨能源,加上全球車市開始復甦,台灣身為汽車零組件的生產重鎮,不管是電動車或傳統汽車的產業都將成為受惠者,汽車族群近期漲勢已經開始擴大,除了同致(3552)仍在續創新高外,怡利電(2497)、胡連(6279)等也開始大漲。明年復甦的產業還不只汽車,今年中國的5G基地台延後,近期已經開始重啟,進入2021年後,全球各國的5G建設也將陸續展開,5G延伸出ABF、網通、PA、甚至IC設計,這些族群已經開始陸續往上反應。 2021年往上的還不只這些,Server族群在客戶清了2季庫存之後,Q1景氣也將開始復甦,還有Intel及AMD明年都將推出全新的CPU平台,對於PC及Server供應鏈有改朝換代的商機。2021年許多產業將開始復甦,因此晶圓代工供不應求、記憶體報價將提前上漲,投資人應該可以感受到,為什麼台股頻創新高,別忘了股市都是領先反映、走在基本面前面的。
NO.1226期 2020-12-05
5日線短多關鍵 滿足點上看13918
雖然歐美疫情惡化,不過隨著輝瑞與Moderna相繼研發出疫苗,加上美國總統大選落幕,民主黨拜登可望入主白宮下,美4大指數紛紛寫下歷史新高,由於美元的疲軟,資金不斷流向亞洲,激勵亞股11月以來同步攀高,尤其是基本面佳的台股更是率先創下新高。本波資金行情於11月似乎有噴出跡象,是否能延續下去呢?建議投資人可觀察美國新刺激法案進度、歐美新冠疫情、總經數據、美元指數等,而台股於創新高後多空與操作策略,筆者將於後文剖析。 美國10月ISM製造業PMI為59.3,超過預期的55.8及9月的55.4,連續第6個月增長,為2018年9月以來最高。不過10月ISM服務業PMI為56.6,低於預期與9月的57.8,主要是疫情、產能限制及美國選舉等因素干擾。而且11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77,更可看出疫情轉趨嚴峻的影響。 此外,美國10月CPI年增率1.2%,較9月的1.4%下滑;10月核心CPI年增率1.6%也低於9月的1.7%,均可發現美國經濟復甦依舊緩慢,故美股要能持續走多,新的刺激方案必須儘快出爐,否則在疫情干擾下恐讓多頭攻勢受阻,建議持續關注美元指數、公債殖利率、黃金等避險工具走勢。 台灣經濟表現持續暢旺,10月出口322.3億美元,再次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11.2%遠優於預期,主要是因為傳產出口回升、蘋果iPhone12訂單以及5G商機等。而10月台灣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指數持續同步擴張,其中,製造業PMI連4月擴張至59.3,為2018年2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非製造業指數雖較9月下跌2.2,但仍站穩53.4,連5個月擴張。 由於經濟數據使得台幣強勢,終於吸引外資轉淨匯入,根據金管會統計,在連續2個月淨匯出後,10月外資終於轉淨匯入20.64億美元,難怪外資於11月以來大舉在現貨與期貨市場偏多操作。 台股於11月2日見到12480點後,一路在電子、傳產與金融輪動下呈現攀高,日KD於高檔呈現鈍化,MACD柱狀圖持續擴大,所有均線更是呈現多頭排列,顯示多方氣勢強勁。不過,11月18日為台指期結算,剛好也是12480點上漲以來第13天,故結算後外資的態度將是一大關鍵,尤其是台指期淨多單起碼要在3萬口以上,否則外資買盤將會有轉弱疑慮。 就週線而言,將2019年4月29日高點11097點、2019年12月30日的12197點,以及今年7月27日的13031點連結的趨勢線已於上週被突破,顯示多頭企圖心強勁,若是以13031點與12144點等幅差距計,滿足點落在13918點,故在急攻後因與5日線正乖離率過大,投資人須提防有隨時拉回之壓力,5日線為短多關鍵,中長線多空分水嶺為13031點。
NO.1224期 2020-11-21
波浪第34週轉折 10日均線多空分野
美國總統大選開票,川普與拜登的得票數在伯仲之間、難分軒輊,開票過程此起彼落、變化萬千,震撼全球股市,最後民主黨拜登越過當選門檻270張選舉人票,可望入主白宮。但現任總統川普不服,擬進行法律訴訟,埋下未來的政治紛擾;惟全球股市為此選舉結果投下肯定票,紛紛大漲表態,更在美國輝瑞藥廠宣布其新冠肺炎疫苗具90%的有效性之下,促使美股道瓊指數再創歷史新高。 白宮易主,新人新政將有180度的政策轉向,台股雖順應全球股市大漲,再創歷史新高,在公告前3季財報時刻,亮麗的營運表現激勵台股再上一層樓,但須提防利多出盡的回馬槍。台股自8523點起漲,時間波來至第34週費波南西係數大轉折,技術指標高檔牛背離,不排除有假突破的誘多走勢可能。 拜登拿下總統寶座,然參議院猶在共和黨掌控預算的決策權,對往後政策推行具阻力。以拜登選舉政見的政策方向來看,將擴大政府支出與產業投資,美國負債已高達3.1兆美元,勢將提高企業稅與富人稅,不利於美股榮景;再者,制衡中國似是美國共識,惟將不以關稅為手段,中美貿易戰將由硬變軟,對華為、中芯國際禁令亦有機會緩解。 拜登將推動2兆美元的清潔能源計畫,減少對頁岩油開採,有助油價回升,有利塑化族群表現;另將延續歐巴馬的平價健保制度,有利生技族群的長期發展。疫情衝擊美國經濟,疫苗成功將出現轉機,後續對於紓困法案的推行,是景氣復甦動能的關鍵,而Fed維持超級貨幣寬鬆環境則是股市榮枯的最重要因子。 第3季財報將於11月15日前公告,泰半的上市櫃公司表現可圈可點,包括二線塑化、航運、造紙、半導體、PCB、被動元件、金控股等獲利明顯提升。隨後台股將進入財報空窗期,法人將按前3季公司營運表現與月營收的發展,尋找明年的明星類股與營運大幅成長的潛力黑馬股;外資11月有空翻多的跡象,可追蹤其資金流向;融資1558億元、融券93.8萬張來到相對高檔,若資券雙雙回檔,則代表軋空失敗,大盤將轉趨弱勢。 就線論線,月K線為自8523點起漲以來第8個月轉折,如11月指數收在12591點以上,將使月K線寶塔線翻紅。惟9月K、D值已來到89與83的高檔區,往往是長線的賣點,今年元月份的K、D值為80與81,引發3個月的大修正,因此宜提防9月K、D高檔交叉向下的賣出訊號。
NO.1223期 2020-11-14
景氣與生機
多空激戰4族群勝出 太陽能 LED 營建 記憶體
剛公布的11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製造業與非製造業雙雙擴張,製造業PMI連續5月擴張,達61.2%,為2017年3月以來最快的擴張速度,較上月增加1.9個百分點,製造業6大產業PMI全數擴張,且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攀升5.1個百分點、至63.4%,為疫情爆發至今最快擴張速度,顯示基本面持續好轉。 美元指數近期持續破底,亞幣維持相對強勢,使得台幣持續升值,在台幣升值趨勢不變下,大盤後續資金動能仍強;觀察近期法人的動向,投信11月以來無論在集中或是店頭市場均是呈現賣超,尤其集中市場調節更大,政府基金近期在指數高檔震盪下,調節力道縮小;外資則是在現貨買超趨緩,期貨未平倉多單降至近期低檔,法人整體買盤不大。另外,觀察資券變化,近期融券持續攀高,融資也同步走高,資券同增下,市場多空力戰,因此觀察資金、法人與籌碼面呈現多空雜陳,預期指數應該也會維持震盪走勢。 過去中國廠商憑藉著其政府扶持,大幅增加產能,並在太陽能景氣下滑時,為了去化庫存而低價競爭,台灣太陽能廠商無法與中國廠商低價競爭,逐漸失去國際市場,後來將營運重心從外銷逐漸轉到有政策保護的內需市場。從產業鏈來看可分為上游矽晶圓、中游電池及模組、下游太陽能電廠,其中,太極(4934)處在產業中游,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占營收95%),但因其主要市場在國外,受到中國同業競爭影響較大,因此毛利率及獲利狀況皆不理想。 預期政府推動太陽能發電的主要受惠者為中游模組廠及下游太陽能電廠,聯合再生(3576)營收占比為太陽能模組53%、太陽能電池31%、電廠13%及其他2%∼3%,其中電池業務受到陸廠大幅擴產衝擊導致虧損。 安集(6477)營收80%來自太陽能模組、20%來自電廠,為台灣太陽能政策利多的最大受惠者,因其生產的模組主要是供應給自有電廠使用,無需外銷與中國廠商低價競爭,使其獲利能力較佳,且安集跨足電廠建置並經營可提供穩定售電收入,因此在毛利率及獲利能長期優於其他同業。 Mini LED所帶來的顯示技術革新為近期最受注目的焦點,除供給端皆投入大量資源研發相關技術外,終端品牌廠商亦樂觀看待未來潛在市場需求,搶先將其納入旗下新款產品當中,根據市調機構推估,Mini LED產值到2023年將能達到約10億美元的規模,年複合成長率約49.5%,且在各項領域皆能有爆發性發展,預期台廠能提供客戶較高性價比的產品,可優先受惠於此趨勢。
NO.1226期 2020-12-05
人氣旺 行情燒 半導體 被動元件 製鞋吸睛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稍有增溫,國際股市出現震盪,國際股市急速創高後拉回,美股NASDAQ指數月線成重要多空關鍵,目前站上中。未來Fed主導的貨幣寬鬆,加上經濟數字的表現,將影響台股中期走勢,13300點成多空重要關卡。 本波段引領全球股市大多頭的NASDAQ指數,是重要關鍵,以長天期角度來看,從史高急速拉回,目前守穩月線,重要觀察個股,以蘋果和特斯拉為主。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創史高拉回,月線也是關鍵,兩大指數影響多方市場是否延續?現階段選股,優先選擇整理多時的電子股,包括「權重股、業績股和低價股」最具吸引力,選股才是重點。 美元指數的觀察,是最重要的領先指標,92.5的位置將是全球股市多空重要點位,短線仍有利多方架構。近期全球股市隨美股起舞,國際股市紛紛出現高檔震盪,包括美股和陸股都一樣,未來台股高姿態整理機會大。市場人氣族群包括電子族群的半導體和被動元件,非電族群中的製鞋和金融,可當類股觀察指標。 隨著5G新機與消費性電子新品上市,2020年第4季半導體需求逐漸好轉,南茂(8150)10月營收創下單月新高,且客戶相關庫存水位相當健康,產業以及市場狀況將有別於以往而逐季成長。同時,在需求增加、測試價格調漲(5%∼10%)、產能增加挹注下,2020年第4季驅動IC營收成長將優於記憶體,毛利率及獲利表現亦可望改善。 南茂受惠產能擴充及漲價效益顯現,10月營收已創新高,預期2020年第4季營收可望續揚,南茂原先預期2020年營收將成長高個位數百分比,但下半年市況需求優於預期,因此,公司預估2020年營收可望成長達雙位數百分比,帶動獲利表現優於去年,推估南茂2020年第4季營收可望站上60億元新高,毛利率以及獲利亦可望顯著回升。 展望2021年,南茂對2021年上半年營運樂觀看待,指出市況相當健康,以目前公司掌握的訂單看來,產能將相當吃緊,預計擴增產能均已被客戶預訂,預期獲利狀況可望顯著提升。元富預估南茂2020年EPS達到3.21元,2021年EPS達到3.78元。 奇力新(2456)公布第3季自結,基本上本業符合預期,毛利率較預期低2%,主因(1)飛磁因疫情影響使歐美高毛利客戶停止拉貨,飛磁毛利率較2020年第2季降低10個百分點,對奇力新整體毛利率影響為-1.2%。(2)匯損使毛利率降低0.7%。(3)總部搬遷費用及湖口產線遷移費用有部分認列在營業成本,使毛利率降低0.5%。費用率原預估14.2%,實際為14.7%,主因上述提及之搬遷費用,此為一次性費用,業外收益部分較預期高,主因理財商品獲利,第3季EPS達到2.11元。
NO.1224期 2020-11-21
消費性電子旺季到 IC設計 紡織吃香喝辣
在國際情勢方面,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已拿下290 張選舉人票,超過270票的當選門檻,預期拜登就任後將優先處理新冠肺炎疫情,修復與盟友的關係,包括重新加入巴黎協議、WHO、伊朗核協議,並加大對俄羅斯制裁,美、中衝突暫不會升溫。另外,本週一輝瑞宣布,與BioNTech旗下研發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至少可以防止90%以上的人免於感染,輝瑞計畫於11月的第3個星期取得藥物安全性的數據,呈交緊急使用授權申請,因此激勵美股大漲。 台灣方面,10月出口322.3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MoM+4.9%、YoY+11.2%,主要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及遠端商機持續發酵,加上消費性電子旺季效應,以及傳產貨類庫存回補等影響;累計1月至10月較上年同期增3.4%。台股方面,目前時序將陸續公告第3季財報,建議多留意財報公告之狀況,並選擇明年展望趨勢仍佳且較低基期之族群來操作。 今年上半年雖手機市況受疫情影響,但蘋果手機市占有效提升,且預期新機銷量可望優於預期,使得蘋果供應鏈後市不看淡,短期建議美律(2439)及臻鼎-KY(4958)可關注。 美律的產品包括揚聲器(Speaker)、免持聽筒(Headset)、通訊用麥克風及其他電子產品,為台灣電聲產業領導廠商。目前產品組合中,以Headset占比最高,其次則為Speaker,近期受惠iPhone新機拉貨加上TWS(真無線藍牙耳機)訂單回溫,營收大幅成長,且TWS打入中系手機品牌之耳機供應鏈,明年將貢獻全年業績;揚聲器除美系手機外,也打入品牌筆電及平板,且明年預期將打入手表供應鏈,未來仍可期待手機揚聲器及耳機相關產品進展。 臻鼎-KY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手機銷售呈現衰退,並且iPhone 12遞延出貨,使臻鼎-KY今年營運成長強度不如預期,但新款手機軟板部分規格升級,在SLP主板部分,訂單配比提高至30%,另外,由於5G手機將使iPhone 12主板面積增加10%∼20%,加上材料升級,量價同升級下,ASP將上揚,再加上先豐將併入合併營收,後市可期。 IC設計類股的原相(3227)可持續關注,其為國內IC設計公司,致力於CMOS影像感測等技術與產品的開發,並將其應用至滑鼠、遊戲機、穿戴式裝置、醫療、汽車等領域,此外,原相在2019年將藍牙音訊晶片事業分割成立原睿科技;公司第3季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動能來自於居家辦公趨勢下的無線滑鼠需求增加,以及電競滑鼠的出貨成長所帶動,今年第4季將持續成長,主要動能來自於主力產品─滑鼠的需求持續保持強勁,以及安防產品的出貨放量。
NO.1223期 2020-11-14
國際財經觀測
新興市場今年誰最靚? 基本面有撐 新興亞洲展魅力
新興市場股市過去10年來表現落後美股等世界股市,雖去年開始強勢回升,讓其再成為焦點,但摩根士丹利列出多個理由認為,新興市場股市可能在1月時已經到頂,也有專家認為疫情重創新興市場,尤其目前疫苗都被歐美掃貨而更難得。但新興市場真的沒支撐?其實中國經濟強勁復甦、美元貶值讓新興貨幣轉強、加上誘人的估值,已開始有人看好新興市場,尤其亞洲的資產有上漲潛力。 過去10年來,新興市場股市表現讓投資人十分失望,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報酬率僅49.3%,遠低於MSCI世界指數的156%,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242.8%。但從去年3月23日開始到今年1月底,MSCI新興市場指數累計上漲逾80%,高於MSCI世界指數和標普500指數的各自逾70%。 就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1月大漲1成創新高之際,由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新興市場策略師格納(Jonathan Garner)負責的分析團隊卻認為,新興市場股市可能已在1月上漲至今年的最高點!其理由包括銅價走跌,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等4大新興國家持續調節資產負債表,市場對通貨再膨脹的預期已到頂峰,中國持續緊縮流動性,美元止跌,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的獲利預測相對於已開發國家企業不再往上修正,資金瘋狂流入,和通常走勢領先新興市場的南韓股市可能已在1月漲至頂峰,而預示新興市場走勢難有續漲空間。 新興市場經濟前景被市場懷疑的另一原因跟疫情有關。目前印度和巴西是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第2、3大國家,累計死亡人數也是全球前5名之內,再加上南非出現傳播力更強的新變種病毒,及阿根廷、印尼…等許多新興市場的疫情也不輕,和歐美等富裕國家拚命搶購和囤積新冠疫苗下,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更難以買到疫苗來控制疫情,使人擔心其經濟難以復甦。 事實上,並非整個新興市場的表現都不好,光就疫情來看,亞太地區的新興市場裡,除印尼外,其他區內國家在抗疫表現上明顯優於許多地區,即使是區內疫情嚴重國家之一的菲律賓,其累計確診數約55萬人,遠低於許多歐美先進國家和其他地區的人口大國,這些國家的累計確診隨便都100萬、200萬人起跳。
NO.1237期 2021-02-20
央媽們已騎虎難下 各國政府還有什麼救市招數?
葛林斯班在1987年到2006年擔任聯準會主席期間的豐功偉業,早讓外界認為央行是無所不能的金融市場調控者。經濟好,貨幣政策有功勞;景氣差,大家找央行解決。但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到今年初散戶與對沖基金的大亂鬥,正逐漸告訴我們:央媽們似乎已沒有危機處理的辦法!這可能是許多人無法接受、但卻必須面對的事實,只有這樣才能冷靜看待央行剩下不多的政策子彈效果。 <b>央媽們的彈藥已不多</b> 要了解央媽們還能有什麼方法去做危機處理之前,必須知道央媽們的政策子彈已經打得差不多,影響市場的火力已大幅減弱。光是看歐、美、日這3大央行目前的資產負債表,若按新台幣計算,均分別超過200兆元大關,更不用說其他國家央行。 現在已到了不用專家分析,也能明白一個狀況,就是全球央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已到了騎虎難下的地步,繼續無限量寬鬆而讓資產負債表不斷創新高之下,只會令資產泡沫吹得更大,但不繼續寬鬆,則可能造成泡沫爆破而引發無法收拾的危機。 「動彈不得」是目前央媽們的處境,去年底多國爆發第2波、甚至第3波疫情,除了中國數據顯示其經濟強勁復甦外(其實筆者對中國數據真實性有保留),歐美都出現一些狀況。但從美國、歐洲、日本、英國、澳洲、乃至其他主要國家的央行都按兵不動。 說好聽的是靜觀其變,等待各國、尤其美國新振興措施產生刺激經濟成長效果,但說實在,其實就是貨幣政策子彈已用得差不多了,包括利率已低無可低,像英國和澳洲要不要採取負利率政策,只是要不要脫掉最後一塊遮醜布而已! <b>聯準會言論不負責任</b>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元月舉行拜登上台後的首場貨幣政策會議,強調解決疫情危機是目前優先處理的任務,承諾在經濟未完全復甦之前,會維持目前每個月最少買債1200億美元規模,利率水準更沒有調升的可能。 但資金氾濫成災已引發市場各種亂象,本來是聯準會必須處理的責任,但他強調目前仍不是討論收回寬鬆政策的時候。這看似釋出鴿派言論,卻又同時宣布從2月9日開始,不再定期提供1個月的短線回購操作,並透露暫時沒有跟拜登和財長葉倫通話。已有專家解讀,鮑爾可能暗示未來有機會檢討「近乎零」的利率政策。
NO.1235期 2021-02-06
葉倫新官上任三把火 美元短多 資金回美機率低
葉倫1月中赴參院財政委員會召開的聽證會,確認其財長提名資格。她在會上強調美國不會為了刺激出口而讓美元貶值,這跟川普執政期間,財長穆欽一再強調強勢美元不利美國出口的論調完全不同,市場開始認為她不再走弱勢美元路線,美元可望止跌回升!但葉倫也沒有像民主黨籍總統柯林頓時期的財長魯賓(Robert Rubin)多次強調強勢美元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因此要認定葉倫支持強勢美元,目前仍言之尚早。 柯林頓時代擔任財長的桑默斯(Larry Summers)去年曾對未來的新財長建言,發表任何傾向強勢美元的言論都是「謹慎」,任何表現出積極讓美元貶值的態度都不明智。葉倫在國會裡說,美元和其他貨幣的價值,都應該由市場來決定,以反映一國的經濟表現。她表明自己做為財長後,會致力反對外國以任何形式和試圖去人為操作本國貨幣匯率,來謀取貿易上的利益,所以,她強調美國不會故意讓美元貶值,來謀取在國際貿易上的優勢。 曾在美國財政部任職、目前為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美國區主席索貝爾(Mark Sobel)認為,葉倫的言論是傳統政界那一套:只能做,不能說。他認為目前市場與媒體都太過聚焦於葉倫有沒有親口講出「強勢美元」,事實上,美國的美元政策向來都是由市場來決定,而官員並不會介入。 有專家認為,從葉倫在2014年到2018年擔任聯準會主席期間,美元曾展示過強勁走勢,在她任內美元指數上漲逾1成,因此擔心由葉倫主導拜登政府的財經政策時,可能恢復強勢美元的傳統立場。像摩根士丹利已經改變看法,不再看空美元前景,把美元短線展望列為中立態度。 台灣人最愛說,換了位置就等於換了腦袋。葉倫成為財長後,其任務就跟聯準會主席有所不同。葉倫已表明成為財長後,會把刺激經濟列為首要任務,大力推動財政措施來解決經濟問題,國債問題以後再說。加上目前聯準會主席鮑爾一再重申要想盡辦法振興就業市場與刺激通膨,繼續寬鬆貨幣救市仍然是美國財經政策的主軸。更重要的是,葉倫在聯準會主席任內,其實貨幣政策態度大多數時間都傾向鴿派! 即使美元從去年3月高點到現在,已累計貶值約13%,就算短線出現跌深反彈,美元長線走勢仍很難太過樂觀。畢竟美國振興措施規模愈來愈大,拜登也表明會不斷推出振興措施,加上其要砸2兆美元推動再生能源來對抗全球氣候異常,及其他包括挽救就業等政策,每一項都要花大錢,在此美元不斷挹注市場的情況下,美元很難有持續走強的條件。
NO.1234期 2021-01-30
另類觀察
世紀會相釋放正能量 金星磁場佳 拉回找買點
金星與逆行的天王星進入沖剋狀態,投資市場就開始震盪,台股也陷入橫盤箱形態勢,雖然指數還是出現了創新高紀錄,不過卻出現爆量下跌的走勢,並且就是在金星和天王星的沖剋進入緊密期。 雖然在爆量下跌的當下,3大法人賣超了300多億元,但市場的樂觀氣息卻未曾動搖,認為台股上看16600點的有之,最普通的也看到了14800點,更有專家說台股將會漲到讓你害怕。相信投資人聽了一定會很害怕,害怕沒有搭上車!姑且不論明年的未來,讓我們先關心現在開始的下兩週走勢,並且以天星另類角度的方式觀察。 時序進入12月7日這一週,天王星沖剋金星的景象結束了,金星逐步進入冥王星的合相範疇,緊接而來的將會是木星的合相以及土星的合相,對於金星而言,這將會是個值得期待的樂觀走勢。可以預見的是國際政治氛圍的和諧,以及疫苗的利多將會持續發酵,即使市場上的短線氣氛依舊容易因為太陰星與水星的刑剋而陷入擔心不安,但幸運的是,冥王星的合相將會帶出疫苗的利多持續發酵。因此面對本週的投資求財,回檔宜站在營造短線機會財利的買方,而財利標的則是跌多的指標股。 時序進入12月14日這一週,金星的合相轉移到即將進入寶瓶座的木星身上,金星同時也合相了土星,對於投資求財而言,此種合相釋放出一種訊息,那就是「傳產概念股容易獲得財神爺近期的關注」,預期高科技類股將歇息,傳產和金融類股接棒,對於投資操作而言,這是一種後續值得期待的象徵。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火星和冥王星的刑剋即將進入嚴峻期,與疫苗有關的概念股走到了「短線獲利不追逐」的位置,這雖然不代表後市不佳,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會「漲多調節、整理籌碼」,等待時機再創財利的偉大。整體而言,大盤的走勢依舊欲小不易,只不過大力加碼的策略未必能受到市場認同,於是「拉回買、反彈調節」將會是本週值得參考的趨吉避凶策略。
NO.1226期 2020-12-05
世紀會相不宜小覷 機會財利可望順勢營造
美國大選結束了,雖然依舊存在著風雨飄搖的氣氛,不過市場已然開始展現利空出盡的態勢,不論是美股,還是台股都同步創出新高紀錄。此種因國際政治氛圍改變,而牽動整體財金市場的現象,和3大行星「世紀會相」所呈現的動能如出一轍。火星恢復順行,金火刑剋也適時結束,太陽和「世紀會相」天象進入合相區,市場的激情果然得到了激發。從此種「世紀會相」的重量級天星現象仍舊會持續看來,這樣的激情恐怕不會在一時半刻下出現變化,因此投資人在運作方向的定奪上恐怕須正向與樂觀的思惟。 時序進入11月最後6個交易日。金星和「世紀會相」天象的刑剋情況逐步進入尾聲,而太陽的合相也同步進入尾聲,這是種十分有意思的天象,雖然因負能干擾減少了,不過整體財金市場的漲勢卻也逐步式微了,只因金星逐步進入處於逆行狀態的天王星沖剋範疇,屆時帶動漲勢的高科技類股極容易出現高檔震盪的態勢,如果以市場的語言來說,那是一種漲多後的自然現象。即使如此,後續市場的揚勢依舊值得肯定,因此當盤勢在經過一段健康的震盪之後,還是以低接的方式面對,有道是「投資市場不怕震盪,也不畏懼整理,就怕手中空無一物」。 時序進入11月30日這一週。水星合相「世紀會相」天象,市場交易容易再度出現活絡態勢,要留意的是,由於天王星的逆行,和金星間的沖剋現象益趨嚴重,高科技概念股的震盪恐怕還是會繼續,即使現實面中的現象是熱絡的,蘋果的正面消息不斷釋出,大盤指數還是未能再度突破高點就是最好的寫照。
NO.1224期 2020-11-21
中下旬太陰財祿到 天機變動 傳產股有機會
上次筆者認為川普有機會逆轉勝,不過有但書,由於時辰不知,資料不足,不一定準,如今經過美國大選開票,一覺醒來,豬羊變色,拜登險勝。原本股市應會大跌,幸好參院民主黨未能過半掌控,拜登想加稅會很困難,於是股市放心大漲,而且預期華為會解禁,台股相關族群尤其是半導體漲勢凶猛。 是否華為會解禁?筆者認為政策轉變有如大船要反向駛回,要慢慢轉,沒那麼快,但美國對中國不再尖銳敵對,有妥協的空間是沒錯的,這些都是有利中國急速發展半導體,對台股的IC設計等很有利,大立光(3008)將來恐會讓出股王寶座。 上次本欄認為11月7日立冬後的丁亥月,是巨門化忌之月,是非衝突官司,看來不服輸的川普將學小布希打法律戰,上次那場大選官司拖了36日使股市動盪,這次或許不會太久?要看證據力強不強?或只能告「違規」?看美國這麼先進的全球領導國,搞選舉竟不如我們台灣,我們下午4點投完票開票,大概6點就知道大致輸贏,8點確實。他們如此科技先進怎會搞得一團糟?且沒有「戶籍制」,都可以跨州重複投票,通訊投票也規定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要「入戲」太深,美國民眾要選什麼樣的總統是美國人的事。 但11月中下旬,會有一件股市相關的政策很重大,就是因政黨鬥爭,民主黨不願通過的紓困刺激經濟方案,可能會放下干戈通過。這對疫情嚴重,失業蕭條的美國迫切需要,特別是「基建」,因此不僅新一代的蘋果手機會賣得好,鋼鐵、水泥、塑化…等基建股會與電子並駕齊驅。年底集團作帳怎可「輸人不輸陣」?更何況台化打入豐田汽車,將來電動車怎會沒有傳產股?
NO.1223期 2020-11-14
複製連結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