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電視台
|
非凡新聞台
|
非凡商業台
|
非凡商業周刊
|
非凡優購
每週五出刊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NO.1241期
2021-03-20:
月線不宜再失守 先避開高基期股
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非凡商業周刊
樂健非凡
非凡電視
非凡大探索
錢線百分百
財經八點檔
非凡Morning Call
前瞻大趨勢
特別企畫
非凡引爆點
市場雷達掃瞄
瞄準焦距
盤面跳動
題材選股
最錢線
訂閱方案
非凡新聞網
新聞總覽
政治
產經
金融
科技
國際
理財
房產
生活
娛樂
影音
其他
節目影音
非凡morning call
新聞Talk Show
新聞午夜場
錢線百分百
大特搜
就市論勢
新聞特攻隊
財經8點檔
趨勢進化論
熱搜關鍵字
財經懶人包
關鍵對話
開箱爆爆
科技Give Me Five
房市最速報
富比士地產王
盈盈來看厝
移動未來式
帶路玩家
News金探號
美食按個讚
非凡大探索
360行向前衝
直擊生產線
台灣真善美
去哪~藝起玩
非凡商業台
節目影音
股市現場
全球新觀點
只要錢長大
股海揚帆
股市周報
名師影音
金融曼哈頓
股市達人
金融百分百
股海飛揚
股市將軍
股市羅賓漢
前進關鍵碼
價值型投資
非凡商業周刊
線上訂閱
傳真訂閱
前期雜誌總覽
大腕看市場
財經觀天下
題材選股
理財俱樂部
另類觀察
前瞻大趨勢
最錢線
景氣與生機
國際財經觀測
瞄準焦距
營收預估
電視節目表
非凡電視台
非凡商業台
首頁
第1241期 2021-03-20出刊
NO.1241期 2021-03-20出刊
月線不宜再失守
先避開高基期股
第2波漲價潮 概念股再發威 誰領軍強攻
價值投資VS.創新科技 巴菲特 伍德 誰是贏家?
錢進抗通膨股 可攻可守 布局資產 原物料 鋼鐵 航空
4家質優冷門股 搶搭6月造市順風車
高股息股聰明選 賺股利也要賺股價
<< 前期總覽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熱門文章
精選文章
瞄準焦距
IC設計陣容強大 電源管理 記憶體 MOSFET最火
產業脈動
哪些族群缺很大? 缺口在哪裡 商機就在哪裡!
特別企畫
財報大進擊 基本面突圍 挖掘閃耀金礦股
題材選股
超值銅板股大集合 精選15檔20元以下小飆馬
市場雷達掃瞄
全球瘋搶晶片 概念股強強滾 還能追嗎?
國際財經觀測
空頭狙擊上演大賣空? 投資價值型股攻守兼備
理財俱樂部
美元多空完美操作 套利!價差+利差兩面光
特別企畫
財報大進擊 基本面突圍 挖掘閃耀金礦股
國際財經觀測
空頭狙擊上演大賣空? 投資價值型股攻守兼備
理財俱樂部
美元多空完美操作 套利!價差+利差兩面光
瞄準焦距
IC設計陣容強大 電源管理 記憶體 MOSFET最火
產業脈動
哪些族群缺很大? 缺口在哪裡 商機就在哪裡!
本期精選
特別企畫
第2波漲價潮 概念股再發威 誰領軍強攻
以科技股為主的NASDAQ指數修正至半年線前止跌回穩,費城半導體指數回測長期上升趨勢線有守,連續2週的週K留長下影線,帶動台股電子股展開反彈行情,後續如果占大盤成交比重能維持7成之上,盤面將輪轉回到由電子股主攻之格局。正當電子股結束修正之際,此時選股除了可鎖定第1季財報亮眼的公司,更可將目光放遠至第2季因供需緊俏、產品將進行再次漲價的成長股。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近期對客戶發出漲價通知,包括晶片電阻、MLCC預計從4月1日起調漲10%∼20%,這是國巨今年繼鉭質電容、晶片電阻之後的第3度調漲行動。由於農曆年之後,除了供需持續吃緊、庫存低於安全水位之外,原材料價格出現全面上漲,無論是晶片電阻或是MLCC的現貨價格均較年前勁揚25%∼30%,價格調漲成為不得不轉嫁的壓力,相較於前兩次僅針對代理商,這一次首度將合約客戶納入調漲範圍,對國巨等被動元件廠第2季之後的營運貢獻將更顯著。 國巨去年營收676.72億元、年增63.8%,稅後淨利129.8億元,年增86.9%,EPS創下歷史次高的27.58元。假如以最近3年現金股利配發率平均為76%,有機會配發20元以上股利,殖利率大約3.5%,對外資有一定吸引力。 因為合併基美的貢獻,今年累計前2月營收年增150.91%,預估第1季就有望賺上1個股本,法人預估全年EPS約40元∼45元;當年國巨因為大賺8個股本而漲到1300元天價,本益比最高達16.25倍,依此評價中長線或將挑戰650元∼731元,可當作停利參考目標。此外,華新科(2492)、大毅(2478)也可望產生連動上漲效應。 鋁質電容因尺寸大、耐大電流,適用於嚴苛環境,如汽車、伺服器、繪圖卡、5G基站等領域,今年伺服器需求回溫,加上挖礦熱潮再起,鋁質電容的終端需求不輸MLCC、晶片電阻,相關廠商上半年訂單已經排滿。鋁質電容全球前4大廠市占率約58%,對於價格有絕對主導權,不久前,排名第3大的日廠正式宣告漲價,預料前兩大鋁電廠很快也會跟進調漲。國內的鋁質電容廠包含凱美(2375)、立隆電(2472)….等。
國際財經觀測
價值投資VS.創新科技 巴菲特 伍德 誰是贏家?
股神巴菲特(Warran Buffett)與女股神伍德(Catherine Wood)都是投資老手,前者是著名價值型投資人,後者專門投資創新科技股而當紅。雖然兩者近期投資表現各有不同,股神晉身「千億美元富豪俱樂部」之際,女股神卻因科技股大跌而導致其掌管的基金出現沉重贖回壓力,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堅持股市多頭走勢不變! 去年科技股無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而大漲,除了那斯達克指數不斷創新高外,最受關注的電動車商特斯拉股價狂飆逾七倍,讓其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一度成為全球首富。伍德重押特斯拉等股票,讓其方舟投資(Ark Invest)整體投資報酬率逾150%,尤其旗下王牌基金Ark創新ETF(Ark Innovation ETF;代號ARKK)資產規模上升至170億美元。 踏入2021年後,在預期全球開始接種疫苗而有助經濟復甦,以及拜登推出1.9兆美元紓困案,引發外界擔憂通膨壓力將大增,刺激主要國家公債殖利率急升,資金轉向景氣循環股而讓漲高的科技股價備受下跌壓力。ARKK也出現沉重贖回壓力,其每單位價格從2月12日創新高的156.58美元開始急跌,到3月8日收110.26美元,累計暴跌近3成,陷入技術型態的空頭走勢。 相反地,股神近期春風得意,即使近期其淨資產因股市走低而回到千億美元以下,但根據富比世即時淨資產估算,到3月16日為止仍高達972億美元,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6名。某程度與其投資旗艦柏克夏海瑟威從去年第3季油價開始往上走後,大買能源業巨企雪佛龍股票大賺有關。此外債息急升帶動景氣循環股大漲,也讓其價值型投資再顯神威。 股神的柏克夏投資包山包海,2月中公布去年第4季的最新投資狀況顯示,其持股前10大股票包括美國銀行、蘋果、可口可樂、卡夫亨氏、美國運通、Verizon、美國合眾銀行(U.S. Bancorp)、通用、紐約梅隆銀行和富國銀行。雖然金融等傳產股仍然是股神最愛,但股神在投資態度上在近幾年改變不少,例如買進亞馬遜和雲端軟體商Snowflake等科技股,曾破例買進金礦股Barrick Gold,但後來賣掉,去年低接達美等航空股失算後又出清。
最錢線
錢進抗通膨股 可攻可守 布局資產 原物料 鋼鐵 航空
去年是史無前例的一年,在歷史上留下獨一無二的經濟軌跡。全球央行大印鈔來救經濟,在美國、歐洲、亞洲的儲蓄率同時上升,富人能將現金轉換為其他資產,如股票、房地產等,窮人只能把現金儲蓄或是用在生活上的消費,貧富差距更為擴大。 從疫情開始至今,美國大型科技股受惠在家工作需求,股價不斷攀高,代表科技股的那斯達克指數最低從6631點漲升至14175點,漲幅114%,漲勢更驚人的費城半導體指數由1233點漲到3269點,漲幅更高達165%。特斯拉更是漲了7倍之多,遠勝於同期的道瓊與標準普爾500指數。 在疫情漸緩、全球逐步開放下,年初起美國殖利率上升,聯準會主席鮑爾2月底赴眾議院聽證時表示,經濟復甦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價格上漲的跡象並不一定會導致持續高通膨,聯準會將繼續按當前速度購買資產,並維持基準利率接近零,可能要花3年多的時間才能實現Fed的2%目標。不過新任財長葉倫將研究公司稅率提高至28%、研議資本利得稅,引發股市是否崩盤的疑問。 當資產評價已高,禁不起任何利空,悲觀者如「價值型投資大師」的資產管理機構GMO創辦人葛拉漢警告,大量散戶投資人進場,正在推動美股邁向「史詩級泡沫」,泡沫很可能在5月前破裂。2008年金融海嘯大贏家Michael Burry近期持續警告,市場不計後果的炒作和買進行為,導致美股「毀滅性崩盤」,最終將使賭徒承擔沉重債務。 新債王岡拉克預計美股將會崩潰,跌幅將「遠遠超過」10%或15%,但不確定跌幅是否會超過80%。樂觀者認為當經濟重新開放下,已經不是大家所擔心的「再通膨」(reflation),在實質利率上彈代表進入真正的景氣復甦,只是投資人對利率上升要有一段的適應期。 土地資產被低估的南紡(1440),全台土地面積達83公頃。去年5月南紡宣布仁德廠與新市廠暫停生產,未來46公頃工業區土地轉型為「南紡科技園區(TST PARK)」,規畫以5G、AI智慧相關產業為園區產業發展主軸,滿足5G產業需求的全方位科技園區,法人估未來總銷金額將超過350億元。
特別報導
4家質優冷門股 搶搭6月造市順風車
自台股創歷史新高之後,市場依舊波動劇烈,根據目前的資料統計,每日交易量比較大的股票仍以權值股為主,如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國巨(2327)、鴻海(2317)、中鋼(2002)、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等。 而為了要活絡市場與提高投資人對優質冷門股的投資意願,金管會計畫於2021年6月份啟動台股造市制度,藉由證券商自營部,針對交易量較少的公司做造市的動作,除了拉高流動性與本益比之外,金管會的角度是希望可以提供更多價格較為親民的股票來給投資人做選擇。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證券市場的開戶人數已經超過了1100萬戶,以台灣2300萬人口來計算,平均每2位民眾就有1人有開戶,若是單純以2020年證券新開戶來看,40歲以下的民眾占比高達65%,而每天的交易量中,大約有40%的比重是40歲以下的人在交易,再加上行動裝置的普及化,40歲以下的投資人已經很習慣利用手機取得股票相關的資訊,從而去影響到自己的投資的行為,因此金管會的造市制度就是想要讓投資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為金管會的造市制度是有依據的,主要會以每股獲利表現佳,且每日平均交易量較低,周轉率與波動率都較低的股票來做為造市的標的。 早在去年年底時,金管會就有發布新聞稿來說明為活絡股市量能及提振優質、低流動性股票之交易性,督導證交所實施台股集中市場股票造市者制度,預期活絡國內資本市場,全案規畫於2021年6月底上線。 股票造市者制度將同時導入造市者(提供買賣報價)及交易獎勵參與者(積極參與交易),均由證券自營商參與。 造市標的採以全部股票搭配優質低流動性股票交互挑選之方式,其中優質低流動性股票篩選標準為上市滿1年,且需符合交易面條件(日均成交量、周轉率及波動率較低)及發行面條件等(最近年度財報無虧損、EPS大於2元且近1年有配息)。 另證交所將明訂造市者報價原則及獎勵辦法,包含經手費折減或獎金等。金管會也表示,預期股票造市者制度藉由造市者持續提供合理報價,增加投資人買賣成交機會,當造市標的股票流動性提升後,亦將再吸引其他市場參與者投入,帶動整體市場動能,達活絡市場之效。
瞄準焦距
高股息股聰明選 賺股利也要賺股價
最近公司陸續公布獲利成績及股利,有不少公司今年配息率都相當高,有些甚至超過100%,我們找出這些配息率高的公司,並篩選出當中的好標的,看看要如何操作? 我們用3/15已公布2020年「EPS超過1元」之公司進行篩選,找出台股「高配息率、高殖利率」個股,通常能賺1元ESP的公司在獲利、規模與股價上比較具代表性,而且能避免有些中小型公司可能EPS賺0.01元,但股利配出0.1元的話,就會有配息率高達1000%之情況,但實際上這家公司可能一直只是在小賺小賠、反覆不定,這不會是我們想要挑選的穩健標的。 首先來看「高配息率」的股票,這是以打算配發之股利除以2020年的EPS而得,100%代表去年公司所賺的錢全數配發給股東。 以配息率第1名來看,第1名的是中鼎(9933),配息率高達198%,2020年全年只有賺約1.01元,但今年打算配出2元的現金股利,簡單的說,主要是公司過去將多賺的錢,保留在內部裡面,然後在適當的時機再發出來,因此會有超過100%的配息率。第2名是芮特-KY(6514),配息率高達167%,同樣的,2020年賺約2.09元,公司也大方的配出3.5元的現金股利,如果公司覺得發還現金給股東比放在公司內部好的話,那多半會採高配息政策,就像今年的大立光(3008)一樣。再來看第3名的是聚積(3527),配息率達124%,去年賺約1.61元,今年大方配出2元的現金股利。 而往下看還有存股族喜愛的散裝航運的裕民(2606),將發放1.2元的現金股利,配息率高達115%,而老牌的中華電(2412)也將發放4.306元的現金股利,配息率也高達100%、全數配發。 當然配息率高,往往比較容易會給市場一個驚喜,畢竟股東可以多拿錢回來,是皆大歡喜的事,不過,仍然要看一下殖利率的高低。 再來看「高殖利率」的股票,這是以現金股利除以3/15收盤價而得,來看前3名的股票,第1名是熱映(3373),因為額溫槍、耳溫槍大銷,所以2020年EPS大賺17.01元,所以今年要配出10元的高股利,現金殖利率達11.8%,而消息一出,3/12股價開盤立刻飆至96.2元,但隨後又拉回,最後以86.1元作收,近期都在85元附近整理,因此,投資人看到公司發出高現金殖利率,也不要太過於見獵心喜,畢竟發放現金股利是過去式、只是加分項,公司的展望與營運才是未來式。
前期周刊
再衝一波換股術
NO.1245期
2021-04-17出刊
財報大進擊
NO.1244期
2021-04-10出刊
第2彈績優股聖經
NO.1243期
2021-04-02出刊
Q2台股特攻隊
NO.1242期
2021-03-27出刊
第2波漲價潮
NO.1241期
2021-03-20出刊
台灣大車鏈
NO.1240期
2021-03-13出刊
搶息超前部署
NO.1239期
2021-03-06出刊
漲價大贏家
NO.1238期
2021-02-27出刊
犀利牛獵股術
NO.1237期
2021-02-20出刊
紅包行情3部曲
NO.1235期
2021-02-06出刊
焦點推薦
前瞻大趨勢
月線4連紅 籌碼亂 提防法人結帳
受惠新冠肺炎疫苗的施打與全球新冠肺炎確診者大幅降低,國際股市仍舊維持高檔,且帶動了台股於年後再創歷史新高,台股要拉出月線4連紅不成問題。 不過,近期國際商品價格大漲,市場開始擔憂通膨壓力拉升,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飆升,進入3月份後的全球情勢該如何觀察,同時台股還能再創新高嗎?還是有哪些變數須留意,將於後文中剖析。 全球央行拚命印鈔的結果,就是股市與金融商品價格等不斷飆漲,比特幣飆破5萬美元、油價站上每桶60美元,銅、鎳、白銀、塑化、運價等輪番飆漲,因此,在疫情仍未有效控制之際,通膨壓力已悄悄伴隨而來,美國1月CPI年增率已來到1.4%,加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1.37%,市場開始擔心通膨與升息將帶來企業獲 利之下滑,與貸款成本之增加,使得近日NASDAQ指數與費半指數重挫,NASDAQ指數更是失守月線。 雖然Fed表示仍舊維持寬鬆政策,不過葉倫卻考慮提高資本利得稅率,這對於多頭攻勢短線要立刻再起將有些許疑慮,建議投資人須觀察VIX恐慌指數、美元走勢、美債殖利率等變化,一旦有極端動盪,須提防美股漲多修正。 受惠於5G通訊、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應用及遠距需求引爆,配合國際原物料行情回升,台灣1月出口342.7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出口已連7個月正成長,年增36.8%,更是創下近10年來最大增幅。此外,主計總處公布去年第4季GDP成長率來到5.09%,全年GDP成長率達3.11%,甚至更大幅上修2021年全年GDP預測,原先3.83%上調至4.64%,創下7年新高,台灣2021年經濟基本面可樂觀看待。 而農曆年後台股創下16579點之歷史新高,也扭轉年前走勢偏弱之頹勢,不過外資態度依舊偏空,除了約2.7萬口的台指期淨空單外,現貨即使買超也不連續或是金額偏少,這也顯示外資逢高有趨於保守之心態,而指數之所以維持強勢,主要是內資回籠的助攻,除了投信等法人提前啟動作帳外,年假過後的搶短心態也是一大助力。
NO.1238期 2021-02-27
市場資金仍充沛 開紅盤伺機再戰
還是老調重彈,本專欄從去年9月以來一直對讀者強調「不要預設指數高點」的觀念,因為認為台股可能會漲到讓你無法想像,果然台股從2021年開年以來,指數一路攻到1月21日的16238點的歷史高點才休息。不過,隨著美國拜登總統就職,新任財長葉倫強調,美國不會為了刺激出口讓美元貶值,使得美元短期轉強帶動部分資金回流美國,部分外資大賣噴出的台積電(2330)實現獲利,加上農曆年前丙種資金結帳、部分壽險年前實現獲利,還有桃園醫院的疫情擴大效應,造成指數一度多殺多,在1月最後一週出現了接近千點的回檔。 不過先回檔並不是壞事,1月底的提前修正一方面會讓市場更小心,會小心就不會出大亂子;另一方面是資金在2月初也稍有回籠,這又讓大盤快速大漲了800點,顯示市場資金還是相當充沛,只要風險降低,伺機而動的資金就會出現,這樣的背景因素加上產業面持續往上,開紅盤後台股有機會再次挑戰歷史新高。 美股在拜登上任之後雖然也出現回檔,不過葉倫的1.9兆美元紓困案仍可能在2月通過,後續仍有利多可期待,加上大部分重量級財報都已經公告、美國疫情也稍有改善,若沒有重大突發事件,美股短線重挫的機會不大;台灣的農曆年假期長達11天,目前惟一要觀察的是歐洲及日本等地區的疫情發展,以及台灣本土是否仍控制良好,不過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各國都提高警覺,整體行情可以審慎樂觀來看待。 電動車是拜登任內將大力推動的產業,加上全球汽車產業在去年Q4開始復甦,台灣身為汽車零組件的生產重鎮,不管是電動車或傳統油車的產業回升都會受惠,尤其去年的營運基期低,今年電動車仍然是投資組合內必備的持股,像是9月底90幾元推薦的同致(3552),短短4個月內已經漲到357元再創新高,電動車相關族群也由TESAL再擴大到鴻海家族,這都是從無到有的新商機,中長多走勢值得期待。 電子股部分,去年年初開始的疫情導致很多新產品延後上市,部分廠商的擴產進度也因此延後,進入2021年漲價力道更強,例如半導體從上游到下游都在漲價,半導體是所有電子產品的最上游,也間接應證了新科技的需求超乎預期,而新科技的需求又強化了先進製程的迫切性,台積電1月的法說上修今年的資本支出,相關資本支出概念類股今年也會是大豐收的一年。
NO.1235期 2021-02-06
13週轉折震盪難免 買黑賣紅 短多先落袋
雖然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破1億大關,但在樂觀看疫苗可帶來曙光及主要央行持續維持寬鬆政策下,全球股市依舊維持在高檔。不過,正當疫苗供不應求,變種病毒又不斷肆虐,研究機構對於2021年的經濟成長樂觀預估是否有變數呢?而資金過度氾濫是否會造成資產泡沫的隱憂等,均是今年必須關注之焦點!此外,2月初仍有美、台財報公布,而台股2月5日為農曆年前封關日,在外資偏空、內資做多之氛圍下,是否會有結帳賣壓呢?操作策略與選股該如何擬定?筆者將於後文剖析!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更加致命,造成近期全球防疫政策升溫,加上企業財報密集公布期,使得國際股市於高檔出現震盪加劇走勢,尤其是歐洲疫情嚴峻,歐元區1月製造業PMI初值降至54.7,服務業PMI初值走低至45,綜合PMI初值為47.5、低於去年12月的49.1,歐元區似乎已愈來愈無法避免「雙底衰退」之窘境。至於日本,12月全國核心CPI年減1%,創2010年9月以來最大降幅,突顯日本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帶來之經濟壓力。 美國方面,1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為89.3,高於去年12月的88.6;1月製造業與服務業PMI初值分別有59.1及57.5之利多,但在疫情持續嚴重及重量級財報(包括蘋果、特斯拉、微軟、AMD、德儀、臉書等)登場,加上等待1月28日Fed公布1月利率決議等干擾下,美股於高檔整理,建議觀察相對弱勢的費半指數是否能守住月線支撐。 此外,Fed仍將維持0%~0.25%的低利率,以及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故中長期資金行情仍在,建議觀察美元、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費半指數、金價走勢等,以提早掌握市場多空變化。 台股於1月21日創下16238點之歷史新高,但是外資在現貨持續賣超,同時台指期淨空單也維持在近3萬口,而且10日線於1月18日及1月25日力守2次後,卻於1月26日長黑失守,顯示「萬六」之上壓力已成形。此外,12月28日上漲以來,近期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顯示慣性正在改變中,加上日KD死亡交叉向下,MACD柱狀圖翻黑,同時1月底這週又是本波上漲以來的第13週,在面臨轉折壓力下呈現震盪在所難免。 不過2月第1週面臨了農曆年前之封關,雖然有機會剎車回穩,但成交量勢必出現萎縮,建議觀察1月18日低點15320點不可失守,倘若月線或是15320點跌破,週線不排除會呈現連2黑,故現階段操作宜謹慎,同時關注國內疫情是否有惡化跡象。然台灣經濟面佳,12月出口達330億美元、年增12%,創單月新高,呈現連6紅,2020年出口值達3452.8億美元、年增4.9%,創歷史新高;去年12月外銷訂單達605.5億美元、年增率38.3%,全年外銷訂單金額5336.6億美元、年增率10.1%,雙創歷史新高,由於基本面佳且配合資金寬鬆,中期多頭格局仍在,研判農曆年前指數於15320點~16000點間整理之可能性最大。
NO.1234期 2021-01-30
景氣與生機
4族群營運強強滾 IC設計、封測、PCB、運動相關
觀察近期的台股指數走勢,因春節長假結束,投資人節後歸隊,且相關經濟數據轉佳之下,市場買盤再度出現加溫,牛年開市的第1週指數就大漲3.41%(僅3個交易日),以16341點作收,單週上漲了538點,日成交均量約3800億元,雖然目前成交量尚在月均量3500億元.3600億元附近,然月均量有暫時失真的情況,因為農曆年前有部分買盤觀望而呈現出萎縮跡象。 再者,月均量近期有偏向減少的跡象,因此盤勢如要強勢上攻,則日成交量必須長期維持在3800億元以上,才會有機會維持多頭上攻的力道,短線多頭支撐暫以月線15900點16000點為重要依據,惟3月初將公布2月份營收成績,因2月份有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因素,加上去年春節發生在1月份,因此不管從月的角度或年的角度,2月份的營收表現勢必無法突出,投資人就要留意短期指數拉回的可能。 目前此族群較看好的相關公司包括:聯詠(3034)、創意(3443)、義隆(2458)、譜瑞-KY(4966)、瑞昱(2379)、盛群(6202)、聯發科(2454)與世芯-KY(3661)等。其中,聯詠第4季營收225億元、QoQ+2%,毛利率38%,稅後獲利36億元,稅後EPS5.99元,第4季的毛利率與營益率均高於日盛先前所預估的目標值。 2021年首要目標是解決產能吃緊問題,故聯詠洽談額外產能並往12吋挪移,而成本上升亦能轉嫁予客戶,有助毛利率往高檔邁步,因財報與財測表現佳,預估2020年稅後EPS19.42元,並預估2021年稅後EPS為33.81元。 在譜瑞-KY方面,隨疫情導致工作型態發生變化,驅使2021年筆電仍持續成長,加以譜瑞-KY本身在高速傳輸與SIPI業務市占率攀升、電競與筆電TCON增溫及TED挹注等,預估譜瑞-KY今年營收達182.26億元、YoY+20%。譜瑞-KY高速傳輸晶片過往呈現30%的高度成長,未來則將由PCIe 4.0、USB 4.0進一步推動營運;其PCIe 4.0 Retimer聚焦於伺服器市場,去年第4季已導入伺服器客戶量產;USB業務在譜瑞-KY與睿思合併後,將加速後續USB 4.0布局,產品線包括Retimer與USB hub晶片;預估譜瑞-KY今年EPS53.18元。
NO.1238期 2021-02-27
市場多空消息參半 成衣、自行車、新能源車有機會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元月的會議後,對外表示將維持利率目標區間於0~0.25%不變,並重申疫情下近期經濟活動和就業市場復甦的動能趨緩,一定程度上也透露出對未來經濟的憂心,因此,聯準會將維持利率水平直到就業缺口滿足Fed評估的條件,及維持資產購買規模直到通膨及就業更進一步明顯增長,由此可以推論Fed仍會持續寬鬆政策,後續仍將提供充裕的資金去支撐市場。 近期歐、美為應對新冠疫情多採取經濟封鎖的相關措施下,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受到的疫苗的強化,預估未來疫情要再重現去年兩度爆發的機會相對較低,對經濟的前景看法有望隨著經濟重啟與疫情受控而更趨樂觀。另外,美國新一輪的紓困方案民主與共和兩黨兩黨皆有其紓困法案仍未有共識,後續市場將會持續關注相關法案的進展,相關動向將持續牽動著投資人敏感情緒。 時序步入2021年後車市在各國推行環保、新能源車政策,及新能源汽車業百花齊放下,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選擇,另在技術、性能提高與售價降低後,吸引消費者進入市場下,預估2021年全球汽車銷量成長10.9%,汽車行業的增長令人期待。 特斯拉(Tesla)概念股的貿聯-KY(3665)受惠電器及車用產品線優於預期,2020年下半年營收回到正成長,2020年營收僅衰退2.3%,展望2021年在工業用、車用,及資料中心用連接線出貨持續增溫,及產品組合調整毛利轉佳下,其營運與獲利動能值得期待,另以歷史本益比的角度觀之,其本益比倍數位處相對低緣,後續評價仍有上升的空間。 LED車燈生產廠商聯嘉(6288)的UniFlex Linear新專利可生產色澤均勻、可撓曲、流線型的產品,可改善導光不佳等問題,目前其已透過此技術吸引美系重要客戶新增訂單,未來將持續為其挹注中長期營運動能,再加上其於2017年切入Tesla Model 3北美廠供應鏈,由於Model 3與Model Y設計相似、多數零件共用下,Tesla相關訂單表現值得期待。
NO.1235期 2021-02-06
市場人氣指標 IC設計、記憶體、製鞋旺
全球有新冠變種病毒疫情隱憂,美股高檔整理,NASDAQ指數月線站上中,成短線重要多空關鍵。本波段引領全球股市大多頭的NASDAQ指數是重要關鍵,以長天期角度來看,目前仍是多方架構,重要觀察個股以MAGA」為主。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本波還創史高,後勢密切追蹤,攸關台股和全球整體景氣榮枯。 美元指數和黃金是國際避險資金的重要觀察點,過去黃金走多頭時,代表全球風險意識仍高,但金價在創歷史新高後,中線持續拉回格局。另外,美元指數也來到關鍵,目前在90關卡附近,對國際股市成為十字路口,未來留意國際避險資金動向。 近期全球股市隨美股起舞,國際股市紛紛出現高檔拉回,包括亞股和歐股都一樣,但台股近期上下震盪,最重要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出現上沖下洗,未來是否能再站回650元整數關卡?將是本波觀察重心,也是台股未來最大變數。市場人氣族群包括電子族群的IC設計、記憶體,非電族群中的工具機、製鞋,可當類股觀察指標。 中美關係緊張加速華力、SMIC等中國晶圓代工廠導入非美系IP速度,持續往28nm等更先進製程提升。31(6643)耕耘多年22nm/28nm製程開始貢獻權利金,2020年權利金營收年增率+45%,營收貢獻度由10%提升為12%。12nm/16nm製程授權金快速成長,7nm以下製程已開始,2020年授權金2900萬美元,年增率+15%。2020年營收9.81億元,年增率+13%(美元營收年增率+18%);因來自台積電營收較集中下半年認列,上、下半年營收為41:59。 因朝向先進製程開發,需增加如EDA TOOL等投資,預估營業費用年增率+15%,營業利益年增率+10%;業外受美元貶值影響,預估稅後淨利3.13億元,年增率+1%,EPS達到10.04元。近年28nm以下之先進製程開發大幅增加,廣泛應用於OLED Driver、物聯網、車用、手機周邊等,2020年權利金已開始放大。2020年已有美系AI客戶客製化7nm製程高速傳輸介面IP,持續朝3nm/5nm製程推進,預估2021年營收年增率+25%,營業費用增幅預估將控制於15%,預估EPS達到14.61元,後市值得期待。 新冠疫情帶動筆電出貨力道,DRAM需求轉強,元富預期2021年DRAM需求年增率+15%~20%,供給年增率成長將低於需求成長。在DRAM產業供給方面,3大廠2020年資本支出保守,美光受桃園廠跳電及地震影響產出,及三星擬將華城一條DRAM產線轉為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估計2021年上半年供給成長有限,供應商庫存水位持續降低中。
NO.1234期 2021-01-30
國際財經觀測
中美對壘大攤牌 全球資金揮軍亞洲新興市場
外界原本認為,作風溫和的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至少不會再像川普任內那麼惡劣,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局面似乎比川普時更嚴重。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箎3月跑到阿拉斯加痛罵美國17分鐘成世界焦點後,中、美關係沒有變得更好,美國為首的西方軍艦一艘接一艘到中國南海,美國神盾艦甚至跟中國遼寧號「擦肩而過」! 過去中、美吵架,尤其軍事對峙讓市場擔心擦槍走火,多少影響國際金融市場,但美股卻繼續走高,顯示市場目前焦點根本沒放在雙方可能發生軍事衝突,反而愈來愈多外資尤其美、日、韓企業陸續搬離中國後,兩國交惡更加速外資從中國流向越南、印度、印尼到台灣等亞洲國家,讓其經濟可望成為中、美博弈下的贏家。 今年剛好是中、美乒乓外交的50周年,1971年4月中國與美國的桌球隊互訪讓兩國關係破冰,為1979年正式建交舖路。50年後的今天,中、美兩國關係愈來愈緊張,就在美國參院把被視為針對中國的《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審議押後至4月21日之際,說巧不巧,同樣是4月,卻突然傳出美國氣候特使訪問中國,似乎顯示兩國在競爭變激烈同時,仍然有合作空間,這也正好符合拜登對外政策的立場。因此引起外界揣測經過半個世紀,中、美是否繼乒乓外交後,藉氣候外交來扭轉關係。 但50年前,美國對中國仍抱有許多期待,希望協助中國開放經濟來改變。但去年新冠肺炎搞成全球疫情大爆發,歐美民眾對中國仇視的態度高漲,也因中國違反太多承諾與約定而吃大虧,氣候外交肯定不可能讓兩國關係回到過去。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認定中、美之間是該競爭時競爭,能合作時合作,要對抗時必對抗的態度。在人權與地緣政治等互不相讓的情況下,加上美國已拉攏歐、日、印、澳等多個國家組成抗中陣營,在中國不斷搞戰狼外交之下,中、美關係不進一步惡化已屬萬幸。在可預見的未來,外界認為中、美關係不會好轉,拜登在年中部署好內政與外交之後,可能會推出更全面性的對華方案,會對華全面性到什麼程度,目前誰也難以預料,但可以肯定美國的兩岸政策,已從過去戰略模糊變為愈來愈清晰化。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派斯發表聲明,允許美、台官員前往對方官署會面,國務院官網也強調台灣是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在國安與經濟上的重要伙伴。放寬美、台交往指導,並讓「一個中國」政策界定更清晰,從過去只做不說,變成能做能說,不再像過去那樣採戰略模糊。
NO.1245期 2021-04-17
空頭狙擊上演大賣空? 投資價值型股攻守兼備
股市重大利空一個比一個嚴重。元月初的GameStop大亂鬥事件,散戶撼動主力,讓美股走勢更波動,現在來個更猛的利空,Archegos Capital被強制平倉浪潮,不但讓美國媒體和中國網路股暴跌,事件仍未結束令華爾街人人自危,擔心自己持有Archegos尚未被平倉的股票。這影響已不僅限於美股和陸股,連亞股都有感。 另外,新疆棉花事件讓多個歐美品牌被它們最大市場中國抵制,反映中國與西方對抗更激烈,經貿關係變更緊張。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因嚴重副作用,不斷被歐洲、加拿大停止向55歲以下人士注射,令接種疫苗進度大受影響,照理說這對下半年經濟復甦預期有很大負面影響。 金融市場多位大空頭一再發出利空警報,以目前市況來看,並非全是危言聳聽,但股市愈利空就愈漲,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繼續創新高,許多歐洲和亞洲股價也居高不下,難道各主要國家央行極寬鬆貨幣讓股市錢淹腳目,大量資金苦無出路之下,凡大跌後的金融資產反而成趁低進場良機?使目前環境變成不投資才是最大風險? 鄧特(Harry Dent)曾經在1993年出版《榮景可期》(The Great Boom Ahead)獨排眾議,成功預測接下來的美國經濟大榮景後,分別在2009年出版《大蕭條就在眼前》(The Great Depression Ahead)和2011年《大崩壞就在眼前》(The Great Crash Ahead),結果全球沒出現他預言的大蕭條和大崩壞。最近他發出看空股市的最後一擊,預期美股在4月崩跌4成,若這次末日式預測再跟以前一樣失準就收山不玩。 由於他一再失準,市場似乎已不再認真看待其預測,跟他境況類似的股市名家其實不少,像資產管理公司GMO創辦人葛拉漢(Jeremy Grantham)也因為多次預測股市大跌而遲遲沒有實現,在市場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他早在1月警告美股目前的「史詩級泡沫」將會爆破,嚴重程度會跟1929年大蕭條和2000年科網股泡沫破滅一樣。 GMO資產配置負責人恩克(Ben Inker)近期指Archegos事件跟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狂潮、GameStop大亂鬥和非同質化代幣(NFT)瘋起來等一樣,是市場過熱和投機炒作的證據之一。
NO.1244期 2021-04-10
原物料行情牛氣沖天 多元化布局大宗商品賺透透
全球大宗商品從石油到農產品,去年底到現在似乎沒有不大漲,在全球經濟逐步出現復甦架式之下,大宗商品需求有增無減,光電動車電池的生產原料成本就不斷大漲,在這個情況下,歐美央行卻愈來愈鴿派,像美國聯準會(Fed)與財政部似乎鐵了心非把通膨逼上來不可。 但開始有人擔心歐美通膨情況長期低迷,可能已讓歐美央行失去戒心,在美元長期走向難強勢下,只會令全球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漲更凶,近期巴西、俄羅斯與土耳其等新興市場央行開始升息來應付通膨壓力上升,就連量寬始祖日本央行也在放大日本債息目標區間,也被視為在為應付通膨做準備。 今年極可能面對的情況是,歐美央行超寬鬆貨幣政策助長通膨壓力上升,全球經濟復甦推升通膨,美元長期走弱助長通膨,全球貨櫃仍然大缺貨影響大宗商品出貨,也刺激其價格上升而助長通膨壓力,許多礦商因疫情而未完全復工,和過去幾年沒積極開新礦而導致現在大宗商品價格走高。 1年前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導致大宗商品與農作物價格大跌,油價去年4月一度崩跌至負數讓人記憶猶新。這些商品行情近半年多來才開始在經濟復甦預期下強勁回升,也就是說,不管未來經濟與疫情會如何發展,光就接下來幾個月內歐美等公布與通膨相關數據,在1年前極低的比較基期因素影響下,表面通膨數字幾乎可肯定會大幅上升。 研究公司Yardeni Research總裁雅丹尼(Ed Yardeni)認為美國未來幾個月的通膨年增率很可能來到2.5%至2.8%之間。 富比士雜誌總裁富比士(Steve Forbes)最近發出一段以「美股泡沫將爆破,通膨正降臨」為題的影片,雖然重點在痛批拜登要擴大稅基,調高利得、高所得、能源與遺贈等稅項會如何打擊美國經濟復甦,但也警告在拜登推出1.9兆美元紓困案後,加上財政支出持續大增,讓一場自1970年代以來從未見過的高通膨時代正在醞釀當中,可Fed主席鮑爾不當一回事,以為控制通膨是輕而易舉的事。富比士強調過去經驗告訴大家,只要通膨動起來之後,就很難遏制而迫使利率上升。
NO.1243期 2021-04-02
另類觀察
3月命宮財蔭夾印格 破軍群雄並起 好機運別放過
筆者在《非凡商業周刊》1235期的本欄中,以「紫府大貴人.年後上演軋空大戲」為標題,當時很多人不敢抱股年,以為會重演2020年新春開盤大跌700點,但如今4個交易日恐怕有暴漲600點之多,這是從紫微斗數看的。 另外,從立春命盤看,當初筆者對印度神童預測2月10日會有意外大災難,全球經濟會崩潰的說法不以為然,如今呢?只有2月13日日本福島7級強震,但並未有重大傷亡,國內也有許多命理師喜歡做恐怖的預言,次數多了不準,會失去他(她)的公信力。 從去年疫情肆虐,美國迄今已死50萬人,但如狄更斯說:「這是最黑暗的時代,也是最光明的時代」,的確,我們看到半導體相關的股價不斷創新高,是因為遠距工作及5G、AI、電動車.等正在萌芽衝刺,這是新一代的「產業革命」,正如Nokia手機被淘汰,被Apple智慧手機取代的翻版,5G、AI.新的產業革命已經開始,只是很多人尚未察覺,仍固步自封台股突破萬二後至萬六,已經到頂了,會泡沫化。請問,誰知道這波全新的產業革命,會有多大的爆發力?3萬點算多嗎? 今年立春的紫微斗數命盤就是告訴我們這次革命,福德宮破軍、左輔等,就是「大破大立」,3方若吉是「大」,新局面革固鼎新。而2月流月命宮就見到此星系,所以會有大突破,就如同古代的「群雄並起」,除 了半導體相關仍是主流之外,也有5G、電動車、傳產原物料.都能「各領風騷」。
NO.1238期 2021-02-27
紫府大貴人現身 武曲權年後上演軋空大戲
印度神童阿南德預言2月10日因為「六星連珠」,會發生大事,全球經濟會大崩潰。由於他過去預言疫情很準,但也有些不準的預言,這個日期剛好在我們除夕前一天,會不會真的發生大事?是否抱股過年? 筆者一向以立春命盤預測,準確率有7成應驗,在2020年1月24日筆者預言台股至少會到13000點或14000點,今年的預言各位可在2月11日晚間8點的「非凡商業台」節目中看到,在此就不多加贅述。然而,筆者認為阿南德的上述預言不會發生,因為2月3日立春起的庚寅月,財宮見紫府大貴人,拜登的1.9兆美元大撒錢提案應該會過,「錢淹腳目」股市會暴漲,怎會崩潰?沒關係,等新春開紅盤便知誰準。 庚寅月的財宮還會到武曲化權,這是積極作為、想要翻江倒海的星辰。這使筆者想到元月底美股大跌是因為GameStop暴漲暴跌風暴,該股當初被金融巨鱷放空打壓,但有人設立Reddit帳戶鼓吹散戶買進,特斯拉老闆也加入按讚,轉貼在自己的官網,竟使得此股暴漲、軋死空頭,但也引起券商報復,制定只能賣、不能買的限制,因而暴跌40%,不過散戶已集結數萬人去告那家券商,以後應該還有好戲可看。 此事讓筆者想起台股的散戶常被欺負,受盡委屈,明明看對卻賠錢。以貨櫃股的長榮、陽明等股來說,大缺櫃致使國際運價暴漲,從基本面買股沒錯啊!但業內大咖卻大力摜壓使之暴跌30%才止住,有的分析師還加入諷刺散戶,江湖不平,年後是否會有人仿效GameStop、也來個「小蝦米鬥大鯨魚」? 同樣委屈的還有威盛,EPS超過11元,又切入車用晶片,其他IC設計漲到700元~800元,只有它不動,令人不解。筆者提這些除了打抱不平之外,是看到庚寅月會到武曲化權,此星積極會有作為,流月命宮破軍又是新局面,新春2月17日開紅盤後便會有強勁的軋空行情,受委屈的「有仇報仇,有冤報冤」。元月再次見識到「節氣變盤」,由於己丑月曲忌武祿,吉凶在元月20日「大寒」交界,元月21日漲至16153點後下殺變盤,下次轉折向上變盤應該就在立春節氣。(特約撰述)
NO.1235期 2021-02-06
木土與火天繼續刑剋 低比率抱股過年為佳
護國神山暫時休憩了,盤勢也出現短線震盪現象。疫情驟然升溫,一口氣出現5000人被匡列需要居家隔離,而由於根據報導指出,由於數據顯示英國變種病毒可能更加致命,於是歐盟恐實施更嚴厲防疫措施,因此造成能源、原材料……等,許多週期股的回落。這些都是透過市場消息而得知的震盪整理的原因,不過這些現象早已透過天星釋放出來,就在1232期專欄中的「木土與火天刑剋,短線震盪換手」,經過了2週,這些天星現象是否改變了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時序進入2月1日這一週,距離農曆新年愈來愈近了,這也是庚子鼠年台股最後一個交易週。面對漫長假期投資人向來就有極大的不安,即使盤勢看起來依舊強勁,到底要不要抱股過年的掙扎依舊強烈。 從天星角度觀察,發覺2月1日這一週的星空磁場中,代表財利的金星短線狀態是吉利的,而由於步伐正朝向天王星的刑剋範疇邁進,可以預期的震盪負能量,很有可能在台股休年假的期間發酵,若果真如此那就是天佑台灣了,只要能避過震盪期的台股,未來的新春開紅盤應該依舊是值得期待的。 再仔細觀察天星結構,發覺雖然木星已然逐步離開土星的會相範疇,不過金星卻亦步亦趨地向土星靠攏,也逐步走進天王星的刑剋負能區,再加上木星與火星的刑剋現象尚未解除,因此農曆過年前的震盪很難避免,由於大盤的支撐力道強勁因此大跌不易,如何順勢營造短線區間財利,成為了農曆年封關的本週的重要課題。
NO.1234期 2021-01-30
複製連結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