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電視台
|
非凡新聞台
|
非凡商業台
|
非凡商業周刊
|
非凡優購
每週五出刊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NO.1275期
2021-11-13:
進入第5波彈升 17490成創高關鍵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非凡商業周刊
樂健非凡
非凡電視
非凡大探索
錢線百分百
財經八點檔
非凡Morning Call
前瞻大趨勢
特別企畫
非凡引爆點
市場雷達掃瞄
瞄準焦距
盤面跳動
題材選股
最錢線
訂閱方案
非凡新聞網
新聞總覽
政治
產經
金融
科技
國際
理財
房產
生活
娛樂
專欄
影音
其他
節目影音
非凡Morning Call
錢線百分百
錢線快報
新聞午夜場
新聞Talk Show
財經8點檔
新聞特攻隊
就市論勢
大特搜
財經關鍵對話
趨勢進化論
熱搜關鍵字
財經懶人包
科技看非凡
開箱爆爆
科技GIVE ME FIVE
非凡好厝邊
富比士地產王
房市最速報
盈盈來看厝
移動未來式
News金探號
帶路玩家
非凡大探索
美食按個讚
活力新台灣
台灣真善美
直擊生產線
360行向前衝
台灣名人堂
去哪藝起玩
非凡商業台
節目影音
股市現場
全球新觀點
只要錢長大
股海揚帆
股市周報
名師影音
金融曼哈頓
股市達人
金融百分百
股海飛揚
股市將軍
股市羅賓漢
前進關鍵碼
股市王牌
大戶籌碼論
非凡商業周刊
線上訂閱
傳真訂閱
前期雜誌總覽
大腕看市場
財經觀天下
題材選股
理財俱樂部
另類觀察
營收預估
前瞻大趨勢
最錢線
景氣與生機
國際財經觀測
瞄準焦距
電視節目表
非凡電視台
非凡商業台
首頁
第1275期 2021-11-13出刊
NO.1275期 2021-11-13出刊
進入第5波彈升
17490成創高關鍵
通膨時代必勝術 跟著大咖資金走 穩扎穩打吃大魚
金星磁場十分美麗 政策利多持續推升股 匯 債
營收亮麗人氣族群 晶圓代工夯 IC設計看旺
小心別淪為股市灰姑娘
馳騁元宇宙空間的高頻交易
<< 前期總覽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熱門文章
精選文章
非凡引爆點
現在鴻海值得投資嗎? 抱對方法就能賺進超額報酬
最錢線
高通膨時代該買什麼? 13檔股神也會想投資的好股
特別企畫
台股熱線追蹤 人氣股 落難股操作指引
特別企畫
價值股時代 選對股就跟撈到寶一樣
市場雷達掃瞄
外資大賣6000億 哪些是他們非買不可標的?
市場雷達掃瞄
520行情撐腰 聚焦防疫 電力 解封政策概念
特別報導
大緊縮時代來了! 投資配置如何超前部署?
本期精選
特別企畫
通膨時代必勝術 跟著大咖資金走 穩扎穩打吃大魚
歐洲、美國和英國等3大央行最近所做的最新貨幣政策決議,給人最大印象就是虎頭蛇尾,不管之前的央行高層有多強烈暗示要由鷹派轉鴿派的言論,甚至有提前升息可能,結果展示給世人看的仍是一隻鴿子,而且還是光溜溜的鴿子。不但表明不升息,還要一起維持目前極度寬鬆政策。 這種光說不敢練的態度只會令市場對這些央行失去信心,今年來幾乎有一半時間低於每盎司1800美元的金價走勢轉強,債市回升,美股繼續創新高,加密貨幣繼續炒,各地房市不斷漲,總之就是資金行情一路走下去。有人認為3大央行態度表示目前通膨不足為患,但不少人卻擔心經濟可能正出大問題至央行不敢亂動。 歐、美、英等央行近幾個月來立場愈來愈鷹,但到了年底最後一、兩次貨幣政策會議時,在利率上的態度卻鴿下來。雖然聯準會開始縮減買債規模,但對市場影響程度卻遠不如升息。從南韓、波蘭、挪威、捷克、匈牙利、冰島…等愈來愈多小國,已因為通膨壓力而陸續開始升息,顯示全球通膨壓力確實不小。 相較之下,經濟規模愈大,愈依賴原料、能源和貨品進口的國家,面對供應鏈中斷的問題就愈大,如英、美與歐元區已因為這些因素而令其通膨壓力不斷增加,卻不敢升息。英國央行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言明,貨幣政策解決不了供應鏈中斷問題,解決不了包括晶片缺貨等問題! 從貝利到聯準會的鮑爾和歐洲央行的拉加德,都認為目前供應鏈問題導致通膨暫時性上升而已,隨後就會因供應鏈問題解決而令通膨壓力下降。按照鮑爾之前想法,美國通膨早應該變平緩,但事實證明他們的預期落空。但現在仍這樣堅持,或許代表幾個可能出現卻不能講的問題浮現。 現在已經進入年底消費旺季,商家該進的貨,能進的早已進了,現在塞在港口的貨已不可能及時送達,過了年底後的市場需求又回到傳統淡季,供應鏈問題就算解決不了,至少不可能再增加通膨壓力,這可能是歐、美、英央行在打的如意算盤。但市場還能相信這說法嗎?從金價上升,科技股繼續創新高來看,市場已不再相信這些央行的話,失去市場信任等於央行失去影響力,這將為金融市場埋下危機。
另類觀察
金星磁場十分美麗 政策利多持續推升股 匯 債
儘管前幾日外資禿鷹頻頻空襲台灣重量級個股,而又遇上美國縮表消息不斷,台股日量出現縮減現象,引起了市場的憂慮。不過就在金星的負能逐步消逝到只剩下水星合相的前一週,美股4大指數續創新高,而費半指數更上漲達1.2%,就在半導體權值股的帶動下,台股回神了!價量齊揚的態勢頻頻出現。就天星角度來說,天王星沖剋火星和水星的情況下,如果不是金水合相,恐怕帶動上漲的不會是電子股。 時序進入11月15日這一週,金星的磁場更加美麗了。除了水星的合相之外,天王星和金星的三合能量也獲得了逐步的釋放,對於投資求財而言,這是一種短線有利可圖的寫照。最重要的是,冥王星的能量超強,由於冥王星和政策有關,因此代表這個時候的利多容易來自於政策面的激勵。整體而言,這是個值得積極正向運作的盤勢,只不過,還是要提醒的是,由於火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三刑會沖天象依舊,對於電子高科技股的漲勢,仍然需要付出心思仔細觀察,代表別忽略了階段性獲利時機點的掌握。太陽和木星的刑剋,透露出投資買賣宜「就線論線」,再加上務實操作為佳。 時序進入11月22這一週,水星逐步會相太陽,繼續刑剋木星,卻也持續合相冥王星,代表整體經濟的復甦依舊有疑慮,國際財金趨勢也沒有預期的好,不過政策所營造出的利多還是繼續推升股、匯、債市的態勢。 這是個市場疑慮愈大、漲勢愈強勁的時段,火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三刑會沖仍處於緊張狀態,不過金星也繼續扮演舒緩角色,金星六合火星,三合天王星,由電子高科技類股所引導出來的機會財利,就是此種天星結構下的產品。
景氣與生機
營收亮麗人氣族群 晶圓代工夯 IC設計看旺
目前新冠疫情續趨緩,國際股市震盪,NASDAQ和費城半導體指數持續攻堅,已成多方指標,目前走勢偏多。由最近美國Fed的發言,推估貨幣寬鬆政策還會持續一段日子,有利熱錢流向。台股17000點季線關卡是多空重要關卡,目前已站上,原則上可擇強布局,選擇強勢股為主要的投資策略。此外,現階段選股,優先選擇10月營收創歷史新高或集團作帳股,操作觀念採「型態突破買進或強股拉回買進」。 比特幣在6萬美元的位置,是全球投機資金重要多空點,美元指數的94位置亦是觀察重點,目前在附近遊走。近期全球股市隨美股起舞,亞洲股市紛紛出現跌深反彈格局,包括日股和韓股,因此未來台股盤堅整理機會大。而台股最重要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盤堅向上,讓指數穩在17237點以上,未來量能變化將是本波觀察重點,新台幣和美元中期走勢則是多空最大變數。市場人氣族群包括電子族群的晶圓代工和IC設計,非電族群中的製鞋和生技醫療,可當類股觀察指標。 受惠5G、電動車等應用帶動結構性需求成長,聯電(2303)明年產能持續滿載。展望佳的理由包括:(1)公司預估第4季出貨量季增1%~2%,平均銷售價格漲1%~2%,預估毛利率繼續提升至38%~39%,產能利用率維持100%以上。(2)公司預估2022年產業年增率12%,但聯電會高於產業表現,聯電2022年產能年增率6%,表示平均銷售價格仍會繼續提升。(3)聯電有信心2022年表現會比晶圓代工同業好。(4)景氣下滑時如何應對?因為這次已經簽下長約,可以因應景氣下滑。(5)近期終端有雜音,對聯電的影響?公司認為TV手機與中國相關產業有放緩跡象,但產能很快被PMIC、WiFi 6、OLED DDIC、 RF switch、Auto等填滿,所以聯電的產能利用率還是大於100%。 最後,同業近期大幅擴產,何時產業可達供需平衡?公司表示,無法評論同業,但聯電產能增加比較多的集中在28奈米,而28奈米客戶都簽長約,所以聯電28奈米產能利用率會維持在高檔很長一段時間。預估聯電2021年EPS可達4.5元,2022年EPS上看5.5元,後市值得期待。 由於全球數位轉型帶動產品升級需求,IC設計族群2022年成長性強,隨中國大陸主流廠商採用聯發科(2454)產品,市占率將會上升。聯發科經過歷年來的整併,包括網通晶片廠商雷凌、TV晶片大廠晨星半導體、類比IC廠商立錡等,以及2020年年底為布局企業級市場,整併乙太網路的亞信,2020年聯發科營收開始突破百億美元大關,2022年~2023年將挑戰200億美元。
非凡主播思惟
小心別淪為股市灰姑娘
投資大師巴菲特在「2000年致股東信」中形容,曾歷經過股市大漲的投資人,就好比舞會上的灰姑娘,「大家心知肚明,在舞會中待太久(意指繼續投機),最後只會剩下南瓜和老鼠,但大家都不願錯過這場盛會,都想撐到午夜前最後一秒,而最大的問題是,這場舞會上的時鐘並沒有指針!」如今,全球股市是否正重演「灰姑娘的舞會」?聯準會正式宣布「今年11月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以每個月減少150億美元的節奏進行」,明年6月正式停止QE,下一步就是升息了,接下來全球股市將會如何反應?我們來沙盤推演一番。 高盛集團大膽預估,聯準會升息第1槍會開在明年7月,緊接著11月再次升息,之後每年調升基準利率兩次。資深證券分析師林成蔭研判,若聯準會採漸進式升息,股市第1個轉折將出現在明年第2季,由於6月QE將停止,因此「年中」股市恐出現一次大回檔,建議在這之前若有大漲行情,可以先獲利入袋,降低手中持股,增加現金部位;第2個轉折在升息之前,過往的經驗升息會造成短期恐慌,投資人可以趁著升息造成的股市回檔,抓住大幅建倉的機會,真正開始升息的時候,也將是利空出盡的時機! 若台股遇到大回檔,如何卡位?專家建議:(1)金融股─升息有助於金融業利差擴大,特別是銀行比重高的像中信金、兆豐金、台新金,若股價有回檔10%~20%都可留意;外幣比重高的也會因為美國升息、美元轉強而受惠,像兆豐金。(2)台股ETF─台股目前殖利率在全球僅次於英國,本益比是全球最低,專家建議可趁拉回布局0050、0056做價差。(3)美國概念股─是指由美國內需消費、下單給台灣廠商受惠的,例如Nike、lululemon。巴菲特說「當大多數投資人都沉浸在股市的獲利,投資和投機的界線就變得更加模糊。」雖然不知道舞會何時結束,但務必提高警覺,千萬別淪為舞會的灰姑娘啊!
財經觀天下
馳騁元宇宙空間的高頻交易
投資除了心理障礙,若執行高頻交易,在看盤、判斷與下單過程,還需克服「眼明手快與決策」的生理限制。依據視覺暫留原理,人類視神經反應速度有極限(約1/24秒),交易逐筆進行時,若報價頻率超過此標準,穿價是目視看盤觀察不到的,此為看盤極限。在決策判斷階段,投資人會卡到「人類處理訊息極限」的問題(依據米勒的實驗,短期記憶能存留的時間大約2秒,更長的訊息將被遺忘),看盤時眾多相關資訊湧入時,投資人能掌握多少呢?盤前設定的交易策略,又能記得多少?還要依據資訊進行策略執行的決策,還能有多少記憶時間可以處理呢?況且交易係在任何決策都會影響大幅盈虧的壓力環境中進行。至於下單階段,投資人若以「鍵盤設定、滑鼠點按」的電子交易方式為之,也會受限敲單點按的速度限制,失去投資先機或因此產生滑價成本。 或許不是所有交易的執行週期都這麼短,但當進行諸如當沖、套利、價差、造市等類型的高頻交易時,以生理方式進行交易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手忙腳亂怎麼辦呢?另一選擇是透過程式把「看盤、決策、執行」的工作交給電腦;這是支持程式交易的理由—為能突破生理障礙。 為提供高頻交易者掌握市場的瞬息萬變,愈來愈多的證券期貨商提供應用程式介面(API),做為交易程式的取價、下單、回報接口,以代替目視看盤、決策驅動與手動下單;藉此投資人可以創造眾多代理分身,同時在多市場執行驗證有效的交易策略。 「元宇宙」概念訴諸未來人類可能在虛擬空間擁有自己的分身生活、工作,其實投資的元宇宙空間已形成多時,在這個數位技術建構的交易環境中,有許多交易人(大部分是法人)以建立的眾多策略程式分身,在虛實交錯的擴充實境中,以代理機器人與其他交易者(大部分是自然人)肉搏,競逐有限獲利。
大腕看市場
中國處理經濟過熱比美國好
股神巴菲特最重要合作伙伴蒙格(Charlie Munger),稱讚中國處理經濟榮景的手段比美國聰明。因為中國願意承認放任經濟榮景發展至失控的程度後會引發多個問題,這令他印象深刻。蒙格指出,中國政府會在榮景發展到一半時就出手調控,而不是一直等待這個榮景發展至泡沫爆破後才出來善後,他欣賞中國這種做法,跟美國處理問題的態度完全不同。 他形容共產主義的中國做法比資本主義的美國更聰明,雖然中國享受了數十年經濟快速增長,但也因為其侵害人權的不良紀錄而被國際社會譴責,今年3月更遭到美國、英國、加拿大與歐盟制裁那些嚴重侵害維吾爾族人權的中國官員。對於侵害人權與中國專制統計模式等問題,蒙格表示與美國情況相比,他還是喜歡美國那一套。 儘管如此,考慮到中國處理其他各種問題的方法,他認為中國的制度運作方式優於美國,例如中國能透過限制生育等方法去解決人口過度增長的問題,在真正民主的地方如美國就不可能這樣做。 蒙格認為中國面對一些美國沒有的問題,因此他們必須以較美國更嚴厲的方法才能解決其問題,而中國很幸運,在其對人口過度增長問題時能透過其目前的制度來解決,每一個國家各有自己的問題,他不認為美國的管理方式就一定好。早在5月柏克夏海瑟威的股東年會上他就表示,中國過去30年經濟快速成長讓數百萬計的人脫貧,這是人類史上最重大的成果之一。 但就在蒙格大加讚揚中國政府出手打壓讓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被噤聲,和希望美國負責金融的主管機關能學習此種做法後,整個夏季都讓他飽受外界抨擊。不過,蒙格始終認為中國政府是在做對的事情,並堅持自己沒有後悔做出那些讚揚中國政府的評論,因為中國在處理經濟問題和所得到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最錢線
有人偷偷吃面板股! 基本面 技術面 籌碼面大掃瞄
自10月中旬起台股出現了較為明確的反彈走勢,但隨著指數重新回到萬七之上,卻不是所有的類股都創下新高或來到高點附近,仍有許多上半年的人氣族群還在相對低檔,其中除了航運、鋼鐵之外,電子族群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也是小股東人數眾多的面板類股,高點以來雙虎價格一度下跌超過5成,在下跌大半年後,能否趕在年底出現像樣反彈,相信也成為眾多小股東關心的議題。 想知道面板股能否止跌?首先須關注面板報價,畢竟面板在電子產業中屬於景氣循環股,股價與產品報價息息相關,且有股價領先報價的狀況。從近期TV面板報價一覽表來看,本波跌勢最凶的TV(電視)面板中,較小尺寸的32吋、43吋於7月就開始轉為跌價,主流規格之一的55吋與65吋則是7月轉為持平、8月轉跌,9月~10月更出現大幅度的崩跌。 然而從股價角度來看,雙虎在5月上旬就見到股價的高點,而隨著11月上旬的報價跌幅開始趨緩,面板股中股價最強的友達(2409)卻在9月6日就見到波段低點。因此,以這波面板走勢來看,股價都是領先報價兩個月反映,從11月上旬報價來看,雖尚未見到真正止跌,但跌幅的趨緩已為產業帶來希望的曙光。 不僅是面板報價的跌幅有所收斂,從籌碼的角度,也可看到市場有低檔吃籌碼的狀況,以近兩個月面板三虎籌碼變化表中可以看到,除了彩晶(6116)之外都有法人或大戶著墨的影子,其中雙虎以法人買超為主,尤其是投信在兩檔個股的買超都不比外資遜色。 會出現這種狀況主要原因在於:今年6月雙虎都納入高股息成分股中,9月雖成分股不調整、但權重會調整,以雙虎9月下旬有投信連續買超來看,很明顯是因為權重調整的被動買盤,而這也提供股價下檔的買超力道,畢竟股價愈跌代表殖利率會愈高,投信買盤就有持續低接的機會。外資的買盤則是扮演推動股價的推手,而外資也開始調整對面板族群的看法,包括大摩、瑞信等外資機構都上調了面板股的評等,雖然這段時間的買超並不算大買,但至少不是大幅賣超,也有利整體面板股的籌碼沉澱。
非凡引爆點
破解Q4投信 集團作帳 IP 電動車 車電 傳產很有料
今年的台股在經過第3季的震盪後,許多個股明顯出現回檔甚至跌破年線的走勢,然而當時間來到11月後,盤面開始出現法人與集團衝刺第4季的作帳跡象,本篇專題將從投信、集團股觀察,哪些族群有機會在未來獲買盤青睞向上作帳,哪些是法人拉高後可能結帳的標的?投資人該如何聚焦? 台股在10月初隨著美股拉回修正後,加權指數一度跌破16200點逼近年線位置,所幸在市場資金氾濫加上政策還是偏多下,大盤反而在16500點以下打出底部型態。若從盤面脈動來看,第1波的反彈除了台積電(2330)轉強貢獻外,其實櫃買指數才是10月台股重心,就在櫃買指數攻過9月2日高點218.6點後,隨即資金開始從中小型股中抽離,市場反而又轉向航運、原物料等先前跌深的族群。 若從法人動向來看,其實投信早就在10月啟動了第4季的作帳行情,從10月投信買超多的族群觀察,當中包括IP、ABF、電動車、汽車電子、第三代半導體等,尤其IP股智原(3035)、世芯-KY(3661)更是10月份半導體焦點;而ABF指標欣興(3037)、景碩(3189)、南電(8046)投信也是卯足全力買超,只是在經過10月的拉抬後,投信已經開始大幅調節智原,也讓智原股價從短線高點219元,回到180元之下,如果只看基本面,其實並沒有問題,長線展望還是相對成長,但壞就壞在投信對智原的持股比重一度來到20%以上,這代表投信後繼的買盤開始不足,進而引出反手調節的賣壓,這時操作就要回到技術、籌碼面。 從過往經驗看,若一檔個股投信的持股比重已來到20%上下的門檻,股價波段要再大幅拉抬的機率已不高,投資人反而要反向思考與操作,等到投信持股調節告一段落後,才有再向上衝刺的動能,目前先以月線169.5元為支撐觀察,拉回守住不跌破,等待短底成形後才有反攻的契機。 ABF族群目前未有投信持股過高問題,在基本面供需仍失衡加持下,研判經過適度的震盪後,年底仍有機會成為法人作帳衝刺的標的,10日線、月線都是可逢低承接的位置。 汽車電子及電動車也是10月份投信拉抬的焦點,當中強茂(2481)、漢磊(3707)、朋程(8255)、順德(2351)、德微(3675)、康普(4739),投信在10月份都相對偏多,尤其投信更是大買強茂1.3萬張、漢磊也有9213張,不過隨著股價拉高以後,投信反而從11月2日起開始站賣方開始調節,這也導致這些汽電相關公司出現3~5天不等的拉回。
產業脈動
智慧醫療大放光芒 台灣第2座護國神山就將出現
當通訊資訊科技與醫療產業相結合,一個新名詞「智慧醫療」(smart medical)因此產生。廣達創辦人林百里先生日前表示,智慧醫療將會是台灣的第2座護國神山。前科技部長林良基也指出,2025年後全球智慧醫療的產業將達到15兆美元。如此龐大的商機,目前投資人對此仍然印象相當模糊。到底智慧醫療能為社會帶來多少改變?如何掌握未來的相關產業資訊呢? 首先我們必須先行了解,20世紀以來,各先進國家人民壽命持續延長,各國醫療人員開始出現人力不足及醫療人員過度疲累狀況。許多醫療人員甚至因此而轉職,此一狀況如不改善,2030年可能會出現高達990萬的人力缺口。加上2020年起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告訴大家流行傳染病一旦出現,許多人將因為沒有醫療而失去生命,更顯出突發性醫療資源的缺乏。 此時推動智慧醫療,導入AI與科技分攤醫護人員的工作,合理醫療資源的分配,不但可以改善醫療品質,減少流程中病人與醫生間的等待時間,更可確保病人受到正確與適當的醫療照護。 舉例而言,一位慢性病患者,藉由智慧醫療大數據的長期追蹤,在發病的當下即可以「大數據資料」追蹤相關過往病例。且透過AI相關分析,迅速地告知病人如何求診,減少分科分類時間,而最終解決方案也可以由AI分析全球相關醫材醫藥等幫助醫生做出判斷。 再加上後續追蹤,過程更需要快速與穩定的通訊連結。印象中,病患的不舒服,到醫院檢驗總會花上很久時間,等待報告、分科求診等…,此一拖延狀況將會有效地獲得紓解。其中,「AI醫療演算」將成為科技大廠介入醫療最重要的關鍵,其他包括檢驗、大資料數據、長期追蹤感應器、遠端醫療等,科技介入醫療的使用之後,將帶給我們完全不一樣的醫療感受。 新的醫療科技產業,在AI為首的科技應用之後,也將整個醫病關係上做出相關的變化。第一,提高看診前病人的自主管理,詳實將數據與相關狀況掌握。第二,診斷過程中可幫助醫療人員提高診斷效率,快速分析醫療相關數據。第三,就連看診之後的追蹤與遠距照護也由科技與醫療雲長期追蹤掌握。
特別報導
資金湧向高股息ETF 雙贏操作法才夠利!
今年第3季台股波動劇烈,當進入第4季,即遭逢美國政府債務上限、中國恒大債務危機與限電等利空打擊,台股一度回防年線,所幸在資金行情保護下,搭配業績題材,指數隨後震盪向上。在這個盤勢大幅波動的時節, 投資人大舉轉進具股息殖利率保護的高股息ETF,尤其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受益人數大幅成長。 另外,根據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資料顯示,國泰永續高股息的受益人數在2020年7月發行約2.1萬人,來到10月22日時,受益人數已暴增為23.7萬人,成長幅度逾10倍之多,顯示低利率時代,投資人追求較定存更高的報酬,同時又想規避股價劇烈波動風險的心態。 除了高股息ETF大受投資人青睞外,台股中小型基金績效大躍進,績效相較於3個月前明顯升高,前5名的月績效領先眾多國內開放型基金,績效前20名的中小型基金月報酬均有5%以上,淨值大幅增加,也是市場上另一個受到關注的焦點。 觀察近期台股反彈,又回到萬七水準,與先前不同的是,這次外資操作明顯較上半年保守許多,讓權值股漲幅有限,指數呈現高檔震盪,但中小型股活蹦亂跳,翻倍大漲的比比皆是。 從9月基金持股明細來看,月績效前3名的群益中小型股基金、國泰中小成長基金-I類型(美元)、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等就掌握並重壓了矽智財,如智原(3035)、力旺(3529)、世芯-KY(3661)、創意(3443);股王爭霸如矽力-KY(6415)、信驊(5274);ABF應用如:欣興(3037)、南電(8046)等題材,而這些個股漲幅均高,因此,中小型基金的績效傲視群倫。 不過,中小型基金因持有標的特性,淨值較易暴起暴落,且投資基金費用較股票略高,投資人需對盤勢與內容結構以及基金重壓個股有一定認知,操作基金的難度較高。就投資時機來看,若連結盤面與基金績效,可發現當外資趨向保守,且大盤高檔震盪整理未有轉空時,中小型股就會較受市場資金的青睞,中小型基金績效也更能趁勝追擊。
前期周刊
價值股時代 選對股就跟撈到寶一樣
NO.1300期
2022-05-07出刊
新ETF大百科 跨市商品全攻略登場!
NO.1299期
2022-05-03出刊
台股熱線追蹤 人氣股 落難股操作指引
NO.1298期
2022-04-23出刊
多頭不死?! 最佳投資關鍵一手掌握
NO.1297期
2022-04-16出刊
Q2新強棒出擊 誰是下一個台股黑馬群?
NO.1296期
2022-04-09出刊
史上最強財報 台股超級黑馬大曝光!
NO.1295期
2022-04-02出刊
Q2漲跌之間 多空題材 內資一手抓
NO.1294期
2022-03-26出刊
搞懂富豪大咖藏錢術 你不能沒有的亂世致富作戰計畫
NO.1293期
2022-03-19出刊
台股混打戰 亂世震盪 誰能突圍?
NO.1292期
2022-03-12出刊
多空雙贏策略 跨市交易淘金術 安全卡位不失眠
NO.1291期
2022-03-05出刊
焦點推薦
前瞻大趨勢
日線築小W底 17900以上遇重壓
俄烏戰爭使得油價、原物料飆漲,重創了全球經濟,更使原本高漲的通膨如雪上加霜。美國Fed加速升息與縮表的速度、強度,震撼金融市場包括美、日、德、韓、中等全球重要股市,皆紛紛跌破年線重要支撐,暗示長線股市發展,至少陷入中長多修正,調整修正期恐將延長,後市對戰爭發展與美國升息的多寡猶將再度影響全球股市的榮枯。 台股雖相對強勢,猶二度失守年線支撐,無法置外於全球股市風暴影響,基於嚴控疫情得宜,加上去年超強獲利,高額股利形成高殖利率的保護傘,相信可縮小回檔幅度,可望於年線與季線之間,反覆來回築底,靜待另一次多頭反攻契機。 國際政經變局猶屬不易掌控的不確定變數,隨戰事發展造成全球股市的暴跌勁彈,多空瞬間異位,追高殺低造成無謂的損失,投資人隨波逐流頓失方向,習慣昔日多頭脈動,造成進退兩難,於多頭修正或多頭轉多的結構中,宜以跌時重質的核心價值為投資決策,方可度過空頭洗禮。 通膨是股市最大的殺手,美國元月份CPI年增率7.5%,2月份7.9%,凸顯通膨方興未艾,創40年來最快速漲升紀錄。俄烏戰爭美、歐與全球民主國家祭出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削弱俄羅斯經濟實力。俄債券是否違約,衍生另類的金融風暴猶待觀察,迫使國內相關壽險公司提列近百億元的投資損失,總計投資部位粗估達1382億元,如情況惡化,勢必衝擊金融市場。 美國積極調節俄烏戰事,拜習會與制裁手段是否縮短戰爭時間與戰線擴增,成為日後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失衡的產品供應鏈,以俄、烏出口大宗的黃豆、玉米、小麥與貴金屬包括鎳價於期貨市場暴漲暴跌,令全球物價拉警報。 美Fed正視嚴重的通膨問題,加快回收市場資金成為市場共識,市場預期不排除於5月份升息2碼,全年總計有升息7~8碼的可能,日益趨緊的資金面,愈來愈不利全球股市。國內央行因勢利率升息1碼,全年控制在3碼以內,對台股亦有負面衝擊,惟對以銀行為主的金控公司反倒有利差擴大的利益,3月底公告去年財報與季底法人、集團作帳,是觀察重點所在。
NO.1294期 2022-03-26
全球系統風險未解 提防大盤下探16500
第1季全球股市是充滿險惡的一季,在1、2月經歷了不同市場風險之後,3月又籠罩在俄烏戰爭的不確定性中,台股隨著外電起舞,操作難度也大幅提高,就美股來看,美國3大指數及跟台灣最相關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從近期高點下跌都超過20%,年初以來部分指數則超過30%,NASDAQ指數更是破底,就美股的定義來說,已經轉入了空頭市場。 台股在1月6日創下18619點的新高後,隨著國際股市的走弱也下滑到3月8日的16764點,跌幅雖然有10%,但在國際股市已經是超強。不過台股近期2次跌破年線,技術線型已經開始轉空,若能守住前波低點已經是萬幸,不排除還有下探16500點的可能。 今年原本全球股市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美國的聯準會,不過鮑爾3月初在國會聽證會確認3月可能只升息1碼後,市場焦點已被俄烏戰爭取代。隨著俄烏戰爭的膠著,身為原物料、農糧、肥料大國的俄羅斯、烏克蘭及敲邊鼓的白俄羅斯等3國,在國土淪為戰場及受國際制裁而無法輸出資源的情況下,把原油、天然氣、基本金屬及小麥價格都往上推高,肥料的輸出減少也影響到全球春耕播種的速度,使得市場原本就擔心的通膨更加嚴重。 另一方面,原本在美國帶頭下,全球央行在上半年就開始升息打通膨的計畫,可能也因俄烏戰爭而延宕或縮小規模,使得原本預期上半年可能是今年通膨高點的時程延到下半年,而通膨延後造成購買力下滑等問題則開始浮現,近期國內廠商已陸續傳出手機、NB等消費性產品訂單被下修,而俄羅斯又是電競大國,受到抵制後板卡類產品目前也傳出雜音,台股權值股中有相當比率與這些相關,若訂單下修的情況屬實且繼續發生,台股短期要往上的力道恐怕有限。 因此短期可以留意下列幾個方向,首先高殖利率股仍是市場青睞的族群,其中又以航運股為主要代表,第2個則是受惠俄烏戰爭的族群,如鋼鐵、肥料等與原物料相關股,因為戰爭就算馬上喊停,部分產能還要重建,也不至於馬上影響這些公司的營運,第3個是與通膨、戰爭完全無關的生技類股,今年是國內生技公司進入藥證核准的密集年,加上籌碼乾淨,有機會成為資金躲避通膨的避風港。
NO.1293期 2022-03-19
短線止跌反彈 重回多方需站上年線
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派出19萬俄軍入侵烏克蘭至今(3月9日)已是第14天,普丁似已採取全面陸、空無差別攻打烏克蘭,企圖摧毀、打爛烏克蘭,逼迫烏克蘭接受俄方4個條件才會停火;歐美國家採取金融制裁,美國時間3月8日美、英兩國宣布禁運俄羅斯石油,普丁也沒在怕! 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火的影響,主要國家股市皆已下跌一大段,紛紛跌破年線,包括美國道瓊指數、NASDAQ指數、費半指數皆創新低,拜登宣布制裁俄羅斯石油,3大指數在當日開高走低;德、法股市早已跌破年線下方10%以上,但週二收盤,近2日已有2支日紅K止跌跡象;南韓股市早在去年11月即跌破年線,日經指數則是在今年初跌破年線,目前已在年線下方12%左右的位置。 台股在本週出現嚴重的「補跌」,尤其是7日外資大幅賣超822億元,8日賣超461億元,其中賣超主力是在台積電(2330)身上,外資連續12天賣超台積電36萬張,賣壓強勁,主要來自新加坡與挪威主權基金之大量賣壓,也使得外資持有台積電比率剩下73.95%。 目前國際股市,包括台股在內,要能夠止跌,出現強勁反彈,恐怕還是要看俄烏戰事是否有緩和、轉圜,走向和平落幕之進展?否則若是戰事拖延,談談打打,國際股市仍將飽受折磨!本月中下旬Fed將開會,可能宣布升息1碼,但Fed主席鮑爾已事先預告打預防針,所以Fed的升息動作,對股市應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從技術面來看,台股在3月4日即跳空下跌198點,7日開盤亦跳空下跌,指數摜破半年線17585點,收盤跌破年線17318點,當日外資賣超822億元,下跌557點,8日開盤又跳空下跌353點,外資賣超461億元,所幸,德、法股市8日已先止跌,美股跌幅縮小,美股期指也開始反彈,亞股也有反彈。台股出現3個跳空下跌缺口之後,短線也有止跌反彈走勢,但若要重回多方市場,指數要站回年線17324點之上,即是要回補封閉掉第3個下跌缺口17178點~17000點,其中關鍵即是台積電股價要站回年線之上。
NO.1292期 2022-03-12
景氣與生機
政策扶持展望佳 風電 太陽能 電動車有戲唱
近期國際紛紛擾擾,自3月16日FOMC會議後,升息1碼符合市場預期,而俄烏戰爭為市場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即使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無經濟衰退可能性,但從聯準會下調美國GDP增長預期自4%下修至2.8%,已可見戰爭確實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另外,關注戰爭引發歐美各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以各項制裁來看,從較令人擔憂的兩項制裁來討論:(1)退出SWIFT,主要將使其匯款不順及匯率大幅貶值,不過這項制裁對於製造業國家的傷害較大,俄羅斯為原物料與軍工的出口大國,且有龐大外匯存底,研判影響相對有限。(2)凍結外匯存底造成影響較大,有形成停滯性通膨的疑慮,且一旦遭到凍結也等同於全球瞬間消失3000億美元流動性,這將使得短期市場資金更為緊縮,後續影響值得關注。 因此,我們仍建議投資人雖股市因戰爭而有所修正,但未來波動性依舊較以往來得大,操作建議短打為主,中長線則建議應避開消費性比重過高的個股,留意政策利多股的布局時機。 2021年受疫情影響,風機的裝機數量大幅落後政策目標,目前僅有苗栗與彰化外海完工合計約240MW,距離2025年裝置目標5.5GW仍有相當大的一段路要努力,隨疫情趨緩,2022年將有望成為併網發電重要的一年,根據全球風能協會(GWEC)預估,全球風力發電市場規模將自2020年93GW提升至2025年112GW,年複合成長3.8%。 看似不高,但若以發電裝置容量成長角度來看,目前台灣規畫的再生能源以風電成長空間最大,預估2021年至2025年發電量成長將6倍以上。離岸風場的建置,按照經濟部規畫的期程來看,2021年至2022年需完成塔架、水下基礎建設及電力設施布建等工程,進度刻不容緩,且於2021年8月經濟部預計再新增15GW容量,2022年底將選商。 整體風電在台創造的商機將超過兆元,政府也持續在推動國產化,相關個股如世紀鋼(9958)、中鋼構(2013)、上緯投控(3708)、永冠-KY(1589)等皆有望長線受惠,而2021年受疫情影響延緩裝機進度,因此股價表現相對平穩,同時也創造了基期低的優勢買點。
NO.1294期 2022-03-26
企業展望仍偏正向 ABF 海運 記憶體表現突出
俄烏戰爭延宕,短期間不確定性難以落幕,戰事讓本就高漲的原物料價格再升,美制裁俄羅斯一度讓油價創2008年8月以來新高,即使後續油價稍回,但百元之上的油價是否成常態,讓通膨更難控制,官方是否被迫以更激進的貨幣政策控制,抽掉金融市場的資金活水,並反噬經濟成長的果實,停滯性通膨疑慮引發近期金融市場大幅修正。 3月台股上市櫃公司股利政策將陸續公布,由於2021年企業獲利普遍優異,預期殖利率有望成為下檔保護,現階段企業展望仍偏正向,ABF載板持續供不應求、海運市況仍佳、記憶體也逐漸好轉,且美企財報與台股法說將陸續登,預料對3月下旬的台股應有正面作用,逢低操作應可稍積極。 若把時間稍拉長些,俄烏戰爭所導致的原物料飆升應會在3月起陸續反映,5月FOMC利率決策會議升息步調恐會因通膨更加快速,進而導致資金退潮,預料愈接近5月,將更警戒,更須留意操作風險。 受惠下游終端市場應用持續擴增,ABF載板由5G基站ASIC,到Intel EMIB,預期2025年以後的NVIDIA、Tesla自駕車晶片,甚至AMD高階伺服器CPU,在需求面與終端應用上呈現百花齊放。另一方面,在異質整合趨勢下2025年伺服器用ABF需求面積將較2019年成長,將帶動2021年〜2026年產值年複合成長率達+12%。 需求暢旺,預估ABF載板3雄Q1營運淡季不淡,預期2022年在異質整合趨勢帶動下,供給持續吃緊,欣興(3037)在下半年楊梅新廠產能開出後,ABF占載板比率將大幅提升,將帶動獲利創高,預估2022年稅後EPS13.65元。 景碩(3189)Q1淡季不淡,且2022年ABF載板產業供需態勢延續報價漲幅擴大,在美系新客戶訂單放量及新產能貢獻下,獲利持續高速持長,預估2022年稅後EPS12.92元,長線ABF供給吃緊延續至2022年且BT載板擺脫跌價循環下,2021年~2023年獲利仍具爆發性。南電(8046)IC載板營收占比80%,因此ABF市況對營運貢獻顯著,在新產能挹注優於預期下帶動獲利優於預期,預估2022年稅後EPS27.58元。
NO.1293期 2022-03-19
4大多空指標族群 IC設計 封測 電動車 鋼鐵
俄烏戰爭影響,全球通膨再度升溫,美國CPI創下40年新高7.5%,持續高檔震盪。未來國際股市最大風險在美股,台股短線隨美股震盪,現階段心態「短線為之,不過度追高,酌量淺嘗」,投資人可等待好買點再出手。 本波引領全球股市大多頭的NASDAQ指數仍是重要關鍵,目前正在頸線多空一線間,重要觀察個股以蘋果和台積電(2330)為主。目前台股遇到尷尬情境,當美國股市弱勢時,台股相對強勢,但全球股市2022年以來弱勢居多,台股今年放眼全球,屬前段班格局,但隨新台幣貶值,未來資金流向將是重點。近期美國股市大震盪,韓股和日股出現拉回,這讓台股也跟著震。 台股現階段重要的護國神山─台積電600元整數關卡已破,聯發科(2454)1000元整數都是多空關鍵,另外,本土資金回流影響,中小型股走勢有轉強,牽動櫃買指數。美國公債殖利率大幅震盪,將是美股和台股中期最大變數,中期仍要提高警覺。市場人氣族群包括IC設計、封裝測試、電動車和鋼鐵,可當類股觀察指標。 俄烏戰爭延燒,晶片硬體安全防護將成為未來主流趨勢。矽智財廠力旺(3529)2021年營收創歷史新高、達23.64億元,年增率+33%,展望2022年,權利金將直接受惠最大晶圓代工廠漲價,28nm製程有韓系ISP重量級客戶、網通晶片大客戶、AMOLED大客戶,16nm製程有SSD控制IC大客戶,來自先進製程之NeoFuse(取代eFuse)將維持高成長表現,12吋滲透率將快速增加,成為繼8吋NeoBit後之新現金流。 Security為長期趨勢,PUF-based產品已有AI、5G、Data Center等10幾個客戶採用,2021年下半年已開始貢獻權利金,2022年亦將快速起飛;MTP主攻MRAM、ReRAM等新興記憶體應用及AI Memory,與ARM平台合作將由邊緣運算擴大至主CPU;N7以下先進製程已廣泛應用於FPGA、AI、ADAS、HPC;NeoFuse長期取代eFuse成長空間大,DRAM等新應用領域已開始放大,MTP隨著AI放大、硬體Security解決方案PUF隨著高速運算趨勢重要性提升。預估力旺2022年EPS達到19.57元,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NO.1292期 2022-03-12
國際財經觀測
日央每次出手干預 全球經濟就會出大事?!
日圓兌美元匯率近期急速貶值,從3月4日的114.78日圓,到4月19日的129.238日圓創20年新低,一個半月間就重貶逾12.5%。 市場原先預期的130日圓關卡已顯得岌岌可危,下看140日圓的聲音愈來愈高。雖然聯準會要積極升息而日本央行(以下簡稱日銀)堅持極寬鬆貨幣政策,被視為日圓走弱主因,但日圓是全球第3大流通貨幣,其短時間內極速貶值,令人擔心影響日本經濟甚至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連鎖反應。 所以,每當日本政府高層乃至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對此表示關注時,立即引發外界揣測日銀準備出手干預匯市,因為日銀過去幾十年來干預匯率早已出了名,但這次情況恐怕異於過往,也許日圓持續貶值才是匯市的正常表現! 更重要的是,回顧過去日銀干預匯市的當下,日本乃至全球經濟都出現重大狀況,才會逼使日銀出手。也許現在日銀和日本政府高層重申沒有干預計畫,對投資人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日圓匯率變化顯示金融市場走勢波動,已有人認為資金應轉向相對穩定的新興市場債,例如伊斯蘭債等。除此之外,原來一直不受重視的中東地區股市,今年來成為全球股市裡的一大亮點。也許今年投資趨勢,正轉向過去非主流的金融資產! 日銀上一次干預匯市是2011年底,當時其透過買美元、賣日圓來阻止日圓升值,但日圓匯率仍在2012年初升值至76.19日圓創收盤新高。這也是日銀最近一次阻止日圓升值的行動,距離現在逾超過10年。至於日銀最近一次阻止日圓貶值是1998年6月,當時正值亞洲金融風暴,日圓兌美元貶值至145日圓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日銀在1973年首次干預匯市後,直到12年後才再次干預。日銀從1985年到2004年幾乎每2年~3年就干預匯市,就像吸毒上癮那樣。 但從1993年之後,日銀每次干預行動的結果,幾乎都跟其干預目的相反。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何在日銀在2004年後,隔了6年才因為日圓真的升值過了頭才出手。
NO.1299期 2022-05-03
富豪身價重新洗牌 全球投資方向浮上檯面
過去一年來,全球金融市場走勢波動劇烈,多空兩股力量互不相讓,尤其在美國等通膨率創數十年新高下,美國聯準會終於開始升息,導致美股尤其科技股從去年11月開始走跌,加上俄羅斯2月底入侵烏克蘭,令金融市場走勢頓時大亂。 在此非常時期,全球富豪們的資產也出現不少變動,從富比士的富豪排行榜變化來看,正是美股乃至全球金融市場變化的縮影,也給投資人展示出今年投資趨勢的一個大方向。 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從去年底到3月中之間,一直在油價等大宗商品價格飆漲、通膨壓力增加、聯準會要更積極升息和俄烏戰爭引全球政局動盪等利空拖累而走跌,就連全球兩大最有錢的富豪馬斯克和貝佐斯的淨資產,也因為科技股尤其他們創辦公司的股價大跌,曾一度各自大減約15%。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淨資產更大減近200億美元,從2021年全球富豪榜第5名下滑至目前即時(以4月1日計算)富豪榜的第15名,是2021年前10大富豪裡最慘的一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許多富豪身價在3月中前大縮水之際,股神巴菲特的財富卻增加逾7%,從2021年全球富豪榜的第6名,在即時排行榜已上升至第5名,再次登上全球前5大最有錢人的行列中,讓原本前5大富豪裡,科技富豪占有4大席位的情況減少至3個席次,雖然富比士把馬斯克所屬產業列為汽車,但是,市場上大都視其為科技鉅子。 雖然去年底到3月中之間,科技股乃至整個股市急速下跌,令許多富豪在這段期間的財富大縮水,但股市在跌深後,自3月14日開始大幅回升,他們的資產也隨之飆高。如果把前10大富豪目前的即時資產,跟2021年富豪榜的資產相較,即得出一個讓一般人感慨萬千的局面,就是在投資大眾經過前一波股市大跌而受傷之際,這些頂級富豪的身家全部增加,而且增加幅度都十分驚人。 在即時榜上的前10大富豪全都躍升至千億美元俱樂部,但2021年排行榜僅第4名比爾蓋茲以上的4位是千億美元身價!其中,除即時榜首富馬斯克身價,從1510億美元暴增近倍至2860億美元外,即時榜第9名印度阿達尼集團創辦人阿達尼的身價更飆漲逾1倍至1023億美元,其2021年排行本來只是第24名,身價與排名上升幅度之大令人側目。
NO.1296期 2022-04-09
科技股真的跌夠了嗎? 多空看法兩極 龍頭可進場了
外界指聯準會升息不利科技股走勢,讓已漲翻天的科技股不斷走低。但最近開始有專家提出,科技股買點浮現!華爾街資深策略師雅丹尼(Ed Yardeni)認為現在科技股已經很便宜而值得買進。尤其是不少科技龍頭手上現金一堆,升息反而對這些公司有利。雖然美國銀行認為科技股還會愈跌愈低,但微軟、輝達等科技龍頭仍值得買進。 Yardeni Research總裁雅丹尼認為美國科技股經過大跌之後,目前股市裡有許多已下跌至超級便宜價位的科技股,已到了適合趁低買進的時候。美國科技股真的跌夠深了嗎?美股在3月14日下跌至今年來的最低點,以此計算,標準普爾500指數自年初來累跌12.4%、那斯達克指數與費城半導體指數則累跌19.6%和22.8%。 這跌幅讓那指處技術性熊市邊緣,費指則陷入熊市。但3月14日後美股即急速回升2週,讓標普500迄25日止,今年來的累計跌幅縮小逾半至4.7%;那指和費指累計跌幅也各自大幅縮小至9.4%和10.6%。 聯準會在3月15日舉行貨幣政策會議,16日宣布升息1碼。股市之前因升息預期而持續大跌,但在決定升息前,美股似乎已完全反映升息對股市影響的因素而開始急速回升。儘管雅丹尼向來以華爾街大多頭見稱,但從近期的股市走勢來看,確實如他所言,美股尤其科技股確實在短線上有超跌跡象,已引來低接買盤進場,讓科技股出現強勁反彈。以尖牙股(FANG)為例,雖然臉書和網飛今年來大跌35%以上,但亞馬遜已回升至累漲1.3%,蘋果與谷歌各僅累跌逾1%和約2%。 另外,其他科技龍頭股雖然部分有兩位數跌幅,但都有觸底回升跡象。英特爾持平、輝達累跌僅4%。至於微軟則累跌約8%、超微累跌16%、應用材料累跌近13%,美光累跌15%。以此來看,科技股整體並不一致。即使半導體族群表現相對疲弱,但像輝達和英特爾等有題材的晶片股的股價仍有發揮空間。雅丹尼認為,就算聯準會將持續升息,但其目的並非要「弄死」股市,而且市場流動性仍相當充裕而令不少投資人趁低買進科技股。尤其不少科技巨擘持有龐大現金部位,代表他們有能力執行庫藏股、配發股利和併購等有利股價和擴大市場的計畫。 雖然美國銀行認為,部分美國科技股最壞的時刻尚未到來,但卻認為部分有強勁獲利潛力和目前估值極便宜的科技股已出現買進機會。例如輝達、應用材料、美光和高通等,自去年11月以來曾累計大跌3成的晶片股,因為市場需求強勁,而可能帶動其未來幾年的獲利能力持續加強。
NO.1295期 2022-04-02
另類觀察
星空晴朗 低檔有限 木 冥開啟一年合相能量
投資市場的心臟愈來愈強了!鮑爾不斷放鷹,盤勢不斷震盪,不過可以看出市場上的抗壓性,也不斷地在翻新。這2週台股指數雖然出現大幅度震盪,卻也出現支撐的力道。春分(3月20日)之後星盤上的風箏開始起飛了,冥王星和木星的合相將會從3月31日開始,並一直延續到2023年的2月15日,這期間國際的政策將會聚焦在經濟上,由於屬吉利的合相,因此最容易出現在市場上的反應將會是「利空出盡」。 聯準會升息成為經濟復甦的肯定訊息,而俄烏戰爭有機會以持久戰方式呈現,因為,春分盤上的火星和天王星以刑剋方式呈現,於是可以預見的現象將會是多空的拉扯,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區間震盪。 時序進入到3月28日這一週,是3月的最後一週,行星紛紛以群聚方式呈現能量,土星、金星、火星與太陰星匯聚在寶瓶座,代表投資市場的短線震盪會愈來愈狹幅,機會即使掌握住了也未必是機會,而危機也未必會是真正的危機。 再以天王星受到火星與太陰星的刑剋看來,對於電子高科技股的投資,還是需要給與一段時間的觀察,即使市場出現利空出盡,也還是不容易馬上回神。木星與海王星會相在雙魚座,兩顆守護星同時回歸的機率雖是近幾年的一年一度盛事,不過,今年由於接收到冥王星的祝福,且是從3月31日開始,可以預知的一個市場訊息將會是下跌幅度有限。 時序進入4月第1週,適逢清明連假,這一週只有3個交易日,一般來說,股票市場面對長假通常都會出現所謂的「長假效應」,但從4月星盤角度觀察,4月份的星空是晴朗的,尤其是第1週的星空除了火星與神祕點的刑剋外,土星和火星的會相也不再與天王星刑剋,而木星與海王星的會相,不但合相冥王星,同時也與神祕點產生吉利的合相,這是個晴朗的星空,因此,除非手中持股滿檔,否則面對長假無須過於擔憂。
NO.1294期 2022-03-26
行星出現負能 反彈減碼 靜待戰事明朗
台股在俄烏戰事升溫憂慮的景況下,出現連續2天的急挫回檔,不過從成交量相對爆增看來,持樂觀態度認為非經濟回檔是機會的人不在少數。不論是哪一種論調,2022年大破往年第1季都以上漲表現的慣例出現回檔的情況,卻和筆者以「古東方星座」的「另類觀點」預測相符。莫非2022年的低點果真如預測般,將會出現在第1季! 時序進入3月14日這一週,金星和火星的會相持續,並亦步亦趨地進入寶瓶座,由於磁場並不理想,對於投資求財而言,這將會是個充滿人性考驗的一週。急跌後的機會出現了,是該掌握順勢低接?還是繼續觀察,等待更低的低點再進場承接?真的是折磨人! 再從太陽與海王星會相狀態,卻是逐步進入冥王星的合相區看來,因為非經濟因素所造成的股市急跌,並不需要太多的憂慮,反彈減碼,靜觀其變等待戰事明朗,大盤將會如大夢初醒一般,出現利空出盡式的報復型反彈。而另一個幸運的現象是,進入雙魚座的水星合相天王星,其代表的現象是,對遭池魚之殃而急跌的高科技股而言,這將會是個值得積極換手的時機點。 時序進入3月21日這一週,星空並不晴朗。由天王星、太陰星、金星和火星所組成的不協調天象,阻礙了投資市場跌深之後報復性反彈的幅度。這一週的重要天星現象是「新的一年」開始了!3月20日晚上11點46分,太陽進入春分點的白羊座,新的一年展開了。金星和火星是不協調天象的「頂點行星」,因此激烈的震盪恐怕還是難以避免,再從「頂點行星」沒有獲得其他行星的救援與舒緩看來,整體投資市場離平靜到回神,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
NO.1292期 2022-03-12
破軍化祿報復大反彈 危機入市 可望開創新局
歷史真的重演,第1289期(2月19日出刊)的周刊中,筆者在本欄預言開戰後會大漲,理由有二:首先,1990年美國攻打伊拉克,在此之前一直跌,直到開戰後反而漲,而且從當年10月連漲近3個月;第二是2月壬寅月有「天梁化祿」逢凶化吉。結果2月24日俄烏開戰,全球崩跌,但美股最後竟然驚天V轉,台股及日、韓股也因而反彈,歷史重演了。 由於美、歐國家的因應之道很謹慎,美國、北約不派兵,避免了世界大戰,只是俄烏間的有限戰爭,戰力不對稱,應該會在數日內結束,但烏克蘭人民會四處反抗。今後的問題是美、歐政府祭出相當重磅的制裁,除了凍結資產,並禁止俄企以美元、英鎊、歐元、日圓交易,等於全面封殺俄羅斯經濟,難怪其股、匯市崩跌止不住,普丁會付出很大代價,對全球金融市場來說也會有劇變! 3月5日「驚蟄」癸卯月,流月命宮武貪雙化忌,可見得流血戰火災難多嚴重,但財宮破軍化祿,即「先破後成」,有新局面或新時代來臨,目前所知是糧食、原物料大缺貨,鎳、鋁為電池所必需,銅為PCB及導線架所必需,會從鋼鐵相關的大成鋼(2027)、廷鑫(2358)、燁聯(9957)擴及到電子股。其次,半導體產品會更貴、更缺,又有高科技能打科技戰,如世芯-KY(3661)等,所以IC設計及半導體等族群更會飆漲。 破軍星也是新局面,3月在美國有低軌衛星展,國家隊之首的明泰(3380)及毫米波的正文(4906),有機會竄出。新局面的現象在3月會很多,包括油價可能漲多回檔,美國釋出戰略石油、伊朗達成協議可賣出石油、阿拉伯等見好價錢增產…等,都會使油價回跌,從而減輕通膨壓力。Fed在3月升息,由於戰爭而可能溫和升息,歐央(ECB)已延長QE,這場仗反而讓Fed鷹派消失。
NO.1291期 2022-03-05
複製連結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