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電視台
|
非凡新聞台
|
非凡商業台
|
非凡商業周刊
|
非凡優購
每週五出刊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NO.1300期
2022-05-07:
中線跌幅已深 留意低檔熊背離機會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非凡商業周刊
樂健非凡
非凡電視
非凡大探索
錢線百分百
財經八點檔
非凡Morning Call
前瞻大趨勢
特別企畫
非凡引爆點
市場雷達掃瞄
瞄準焦距
盤面跳動
題材選股
最錢線
訂閱方案
非凡新聞網
新聞總覽
政治
產經
金融
科技
國際
理財
房產
生活
娛樂
專欄
影音
其他
節目影音
非凡Morning Call
錢線百分百
錢線快報
新聞午夜場
新聞Talk Show
財經8點檔
新聞特攻隊
就市論勢
大特搜
財經關鍵對話
趨勢進化論
熱搜關鍵字
財經懶人包
科技看非凡
開箱爆爆
科技GIVE ME FIVE
非凡好厝邊
富比士地產王
房市最速報
盈盈來看厝
移動未來式
News金探號
帶路玩家
非凡大探索
美食按個讚
活力新台灣
台灣真善美
直擊生產線
360行向前衝
台灣名人堂
去哪藝起玩
非凡商業台
節目影音
股市現場
全球新觀點
只要錢長大
股海揚帆
股市周報
名師影音
金融曼哈頓
股市達人
金融百分百
股海飛揚
股市將軍
股市羅賓漢
前進關鍵碼
股市王牌
大戶籌碼論
非凡商業周刊
線上訂閱
傳真訂閱
前期雜誌總覽
大腕看市場
財經觀天下
題材選股
理財俱樂部
另類觀察
營收預估
前瞻大趨勢
最錢線
景氣與生機
國際財經觀測
瞄準焦距
電視節目表
非凡電視台
非凡商業台
首頁
第1300期 2022-05-07出刊
NO.1300期 2022-05-07出刊
中線跌幅已深
留意低檔熊背離機會
價值股時代 選對股就跟撈到寶一樣
現在鴻海值得投資嗎? 抱對方法就能賺進超額報酬
大緊縮時代來了! 投資配置如何超前部署?
520行情撐腰 聚焦防疫 電力 解封政策概念
中美大基建救經濟 電池 網通 綠能 鋼鐵台廠受惠
<< 前期總覽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熱門文章
精選文章
非凡引爆點
現在鴻海值得投資嗎? 抱對方法就能賺進超額報酬
最錢線
高通膨時代該買什麼? 13檔股神也會想投資的好股
特別企畫
台股熱線追蹤 人氣股 落難股操作指引
特別企畫
價值股時代 選對股就跟撈到寶一樣
市場雷達掃瞄
外資大賣6000億 哪些是他們非買不可標的?
市場雷達掃瞄
520行情撐腰 聚焦防疫 電力 解封政策概念
特別報導
大緊縮時代來了! 投資配置如何超前部署?
本期精選
特別企畫
價值股時代 選對股就跟撈到寶一樣
全球股市因為疫情與通貨膨脹的影響,陷入了停滯性通膨的疑慮,主要是因為疫情遲遲未能散去,各國政府為了挽救經濟不得不採行逐步解封的方式,所以全球也都要有與疫情共存的準備。 但是面對居高不下的物價,世界各國也邁入了升息的腳步,升息可能會壓抑到經濟的成長,在這樣矛盾的情勢之下,幾個主要國家的股票市場,紛紛進入了量縮緩跌整理的行情,台股目前也不例外。 本來市場高度期待台積電(2330)在4月份法說後,能引領台股強力的反彈,無奈在美國聯準會持續釋放出未來可能會升息的消息之下,國際熱錢轉而跑去擁抱強勢貨幣,進而降低了外資買股的意願。 統計自2000年以來,台積電年年都能夠配股發息,且能夠填息,若以平均值來看,台積電的平均填息天數為26天。 這裡要先強調一下,表格內的資料,主要是以「個股每日的最高價」來與「股利發放總數」來計算,並沒有再去細分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 所以可能會因為資料時點的不同而與投資人自行觀察的資料有所差異,畢竟早期的公司大多都是以股票股利為主,而現在上市櫃的公司通常是以現金股利為主。 再加上有的公司改為季配息的方式,更是加快了填權息的速度。以台積電來說,採用每日最高價的方式來觀察,過去一年以來都是在1天以內就完成了填息的動作,所以空手想要買台積電的投資人,可以留意下一次除息日前的進場點。 而台積電已公告下一次除息日為2022年6月16日,發放2.75元的現金股利;假設前一天投資人的買進價位為580元,如果能夠在當日就完成填息,殖利率約為0.47%,倘若除息日當天賣得更高,實際報酬率會比0.47%更高,但是仍要考慮買賣股票手續費與交易稅的成本考量,此外參加配息還有股利所得稅的考量,這些都是投資人在參與配發股利前所必須考量的因素。 那既然短線操作的成本那麼高,為什麼我們不就長期持有賺股利就好,還要這麼麻煩去看股利發放次數與填息天數來選股操作;主要是因為要實際上賺到股息還是要看股價的價差與是否能夠填息為主。
非凡引爆點
現在鴻海值得投資嗎? 抱對方法就能賺進超額報酬
現在100元附近的鴻海(2317)值得投資嗎?股價在百元附近,但其每股淨值竟高達99元?到底可不可以買?又,這種股票除了慢慢往下買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投資承接策略?讓我們在亂世之中,更聚焦在好的股票上。 鴻海在這次的全球股市下跌中,表現得可圈可點,畢竟別人在漲、它也沒有漲,自然別人在跌、也就沒有什麼下跌,年初時股價一度來至111元,大盤那時的高點是18619點,現在大盤掉了2000多點、來至16592點,鴻海4月29日的股價還是有102元,表現相當抗跌,雖然股價始終都在100元大關附近,沒有什麼漲跌,但這一年抱著鴻海的投資人至少領到了4元的現金股利,算算殖利率將近4%,也是相當不錯了,就算去銀行定存,一年也才1%左右,而我們以這樣的定存心態來抱著鴻海,未來就有機會賺到超額的報酬率。 未來鴻海的重要成長動力,就是市場眾所皆知的「電動車」,預期會像製造手機一樣,鴻海將成為生產電動車的重鎮,不論是自有品牌或是代工,鴻海將在這個地方展現「3年磨一劍」的動能。 目前鴻海的電動巴士已經交車,並預計今年再推出2款新電動車,且下半年將在美國生產Lordstown Motors電動皮卡,而Model C明年將在台灣生產。現階段電動車的產能包括:美國規畫年產能50萬輛,泰國初期規畫年產能5萬輛,台灣部分則和裕隆(2201)的現有產能合作,來完成先前規畫的2025年整車生產50萬輛~75萬輛的目標。 若以整個集團來看,最重要的3大目標是:(1)在2025年將集團毛利率提升至10%;(2)全球純電動車6000億美元規模的市場中,拿下5%市占率(營收規模約300億美元);(3)40%電動車零配件由鴻海集團自製。在這樣子的雄心壯志之下,將有機會讓鴻海重新複製當年手機代工快速成長的榮景。 鴻海集團在轉型過程當中,同樣的,股價也正在沉澱整理之中,未來開始上攻之後,這個速度將可能會非常的快,有機會在台股的下一個循環裡,成為台股電動車族群的重要精神指標。 鴻海2021年大賺後,財報上顯示出淨值有99元、將近100元,因為EPS大賺了1個股本,而今年公司打算配發5.2元的現金股利,簡單來看,EPS剩下的4.8元就會留在公司成為帳面的淨值,這代表鴻海淨值會持續的逐年增加,總有一天會超過100元。而配發的5.2元現金股利,以目前約100元出頭的股價來換算,今年的殖利率可是超過了5%。
特別報導
大緊縮時代來了! 投資配置如何超前部署?
雖然之前美國聯準會(Fed)抵死不承認會經濟衰退,但美國第1季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終究還是出現負1.4%的衰退(此為年化季增率數據,GDP年增率還是有3.6%的成長率),遠比市場原本就低估的1%成長率還糟糕許多。市場最擔心的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真的要來了嗎? 就經濟學上的定義:停滯性通貨膨脹意指供給面受到衝擊,以致發生經濟成長停滯、甚至衰退,並與通貨膨脹同時存在的現象(在60年代以前學界認為經濟衰退與通貨膨脹不可能同時發生)。歷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屬1970年代因為「以阿戰爭」所引發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及伊朗政爭所引發的第二次石油危機,造成70年代原物料價格飆漲、失業率驟升,進而引發全球性的停滯性膨脹。 目前美國剛出現1季的經濟負成長,還不能據此論斷就是經濟衰退(一般認為要至少連續2季才算)。然而這次的問題,不但有俄烏戰爭所導致的能源供給缺口及其他原物料大漲,還有新冠肺炎疫情所導致的供應鏈斷鏈及需求縮減。再加上美國一而再、再而三的誤判情勢(或故意無視?)及政策失誤,讓這次的問題遠比1970年代時期更加複雜,也可能更加的難解! 在過去,停滯性膨脹可以說是經濟的「絕症」,沒有任何單一政策可以解決。面對通膨,政府通常藉由緊縮性政策(例如升息、減少公共支出…等)來抑制,但緊縮的結果反而讓經濟衰退愈加嚴重。面對經濟衰退,政府則是要用擴張性政策(例如降息、QE、增加公共建設…等)來刺激經濟,但這樣一來,通膨勢必又要火上加油。 之前拜登政府幾次想推動擴大基礎建設來振興經濟,可是總在國會卡關,好不容易國會通過了,到了預算審查又被再卡一次,加上俄烏戰爭爆發,目前看來「大基建」似乎遙遙無期。 現在能做的、也是最當務之急的,莫過於趕緊想辦法把40餘年來最嚴重的通膨給壓下來。美國民眾(甚至全世界)都把通膨的帳算在拜登頭上,導致拜登民調創下60幾年來總統任期同期第2低(就只贏過前任的川普總統)的難堪數字。
市場雷達掃瞄
520行情撐腰 聚焦防疫 電力 解封政策概念
又快到520總統就職滿周年的日子,在就職周年的當下,往往總統與政府都會有相對性的宣示回應民生與國際上的問題,此一宣示也是國內、外政策相關概念股的指標,而且會引動相關個股的漲跌。其實各國狀況都類似,美國從總統到財政部,甚至聯準會主席的就職周年,市場也都會放大眼睛觀察。 從附表可以看出,520行情近6年來表現,除2021年正好遇上蘋果財報利空,5月行情大幅拉回當天指數出現下跌狀況外,其餘年度在5月20日當天幾乎都是紅盤或小紅盤作收。由此可見近年台股指數在5月20日前後,由於官股與政府關心的狀況下,確實有穩定股市以安民心的結果。 但就2019年以來,5月往往在年報結束之後,出現強弱分明的產業變化,近3年的5月屢屢出現大幅震盪,而今年的5月接續4月的長黑K,壓力備感沉重,加上近3年以來的多頭年線首次下彎,且遇上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衝上年成長8%的歷史新高數字,通膨壓力大幅高漲,造成各國升息動作不停。 今年的5月行情,即使有KD指標性質的短期跌深反彈,在全球通膨問題難以解決的狀況下,行情仍然備感艱辛,特別是台灣以外銷消費電子為主,電子股持續疲弱下也拖累了指數,因此,此時520相關內需、相關政策概念股將成為市場資金的避風港,且愈靠近5月20日,相關政策概念股在總統將開金口推動下,更具有多頭思考的重要指標。 2022年確實也成為政府政策必須大力發揮的一年。由於國際上消費力的降低,內需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帶動力量,此時政府能否發揮帶動內需成長的動能,攸關年度經濟成長,所以,市場更會將焦點聚在520相關的政策宣示方向。 首先,台灣防範Omicron等病毒可說最為積極、成效最為卓著,然進入新冠肺炎的末期,Omicron傳染力大幅增加,政策上也從防堵轉為共存,政府努力在居家照護與醫療資源保存達到兩者兼顧,相關醫藥與醫材的充分供應,成為市場上的主要需求。 4月初快篩需求拉高,帶動亞諾法(4133)、寶齡富錦(1760)、泰博(4736)等相關快篩概念股的大漲,然接下來卻是血氧機的缺乏,讓居家輕症者無法全面安心在家隔離,畢竟血氧不足往往就是轉中重症甚至危及生命的重要信號,台灣相關業者優盛(4121)、雃博(4106)更是全力進入生產。
市場雷達掃瞄
中美大基建救經濟 電池 網通 綠能 鋼鐵台廠受惠
在堅持「動態清零」的指導原則下,中國封城的效應持續擴散,目前全中國已有20多個城市處於封控狀態,據投資銀行「野村證券」的數據,中國目前約3.44億人處於封控狀態,占全國人口的4分之1。繼上海封城後,近期「世界超市」浙江義烏與全球第一的煤炭運輸港河北秦皇島也相繼封城或部分封控,攪亂全球日用品與煤炭等市場,對供應鏈的殺傷力愈來愈大,嚴厲的封控措施已經嚴重衝擊經濟。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3月份的消費下降了3.5%,餐飲下降了16%,使得中國達成今年設定經濟成長率5.5%的目標愈來愈嚴峻。日前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第1季的經濟成長率為4.8%,低於目標。國際機構近日也紛紛下調中國的全年預測數字,有機構甚至下修至4.2%。 近期美國政府宣布,將啟動一項31億美元計畫,促進美國車用電池製造業的發展,努力將汽油車轉型為電動車的新舉措,資金將從拜登的1兆美元基建法案中提供,該法案包括逾70億美元用於支持車用電池供應鏈。美國曾定下到2030年電動車銷量達到50%的目標,同時也在努力建造全國的電動車充電站網絡,並提供稅收優惠獎勵消費者購買電動車。 此舉將使得電動車需求維持強勁,台廠相關零組件股持續受惠,包括:康普(4739)、美琪瑪(4721)、立凱-KY(5227)、健和興(3003)、智伸科(4551)貿聯-KY(3665)、和大(1536)等。其中,電池族群包括正極材料廠的康普、美琪瑪與磷酸鋰鐵電池材料廠立凱-KY的受惠程度較高,值得特別關注。 美國去年第4季GDP年增5.5%,高於中國同期GDP年增4%,是近20年罕見情況,因此今年以來中國加速基礎建設,各地積極推展重大建設,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基礎設施投資年增長達8.5%,且呈逐月上升態勢,而去年全年基礎設施投資年增長僅0.4%。 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要求經濟官員確保中國今年的GDP增長要超過美國,以此證明中共一黨專政比西方的民主制度更具「優越性」,加上近期習近平主持中央財經委員會第11次會議時,下令要全面加強基礎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讓市場聯想到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趕英超美」的口號,預期中國基建將持續加速增長,相關產業將因此受惠,成為全球政局動盪之下吸引市場目光的焦點所在。
前期周刊
價值股時代 選對股就跟撈到寶一樣
NO.1300期
2022-05-07出刊
新ETF大百科 跨市商品全攻略登場!
NO.1299期
2022-05-03出刊
台股熱線追蹤 人氣股 落難股操作指引
NO.1298期
2022-04-23出刊
多頭不死?! 最佳投資關鍵一手掌握
NO.1297期
2022-04-16出刊
Q2新強棒出擊 誰是下一個台股黑馬群?
NO.1296期
2022-04-09出刊
史上最強財報 台股超級黑馬大曝光!
NO.1295期
2022-04-02出刊
Q2漲跌之間 多空題材 內資一手抓
NO.1294期
2022-03-26出刊
搞懂富豪大咖藏錢術 你不能沒有的亂世致富作戰計畫
NO.1293期
2022-03-19出刊
台股混打戰 亂世震盪 誰能突圍?
NO.1292期
2022-03-12出刊
多空雙贏策略 跨市交易淘金術 安全卡位不失眠
NO.1291期
2022-03-05出刊
焦點推薦
前瞻大趨勢
日線築小W底 17900以上遇重壓
俄烏戰爭使得油價、原物料飆漲,重創了全球經濟,更使原本高漲的通膨如雪上加霜。美國Fed加速升息與縮表的速度、強度,震撼金融市場包括美、日、德、韓、中等全球重要股市,皆紛紛跌破年線重要支撐,暗示長線股市發展,至少陷入中長多修正,調整修正期恐將延長,後市對戰爭發展與美國升息的多寡猶將再度影響全球股市的榮枯。 台股雖相對強勢,猶二度失守年線支撐,無法置外於全球股市風暴影響,基於嚴控疫情得宜,加上去年超強獲利,高額股利形成高殖利率的保護傘,相信可縮小回檔幅度,可望於年線與季線之間,反覆來回築底,靜待另一次多頭反攻契機。 國際政經變局猶屬不易掌控的不確定變數,隨戰事發展造成全球股市的暴跌勁彈,多空瞬間異位,追高殺低造成無謂的損失,投資人隨波逐流頓失方向,習慣昔日多頭脈動,造成進退兩難,於多頭修正或多頭轉多的結構中,宜以跌時重質的核心價值為投資決策,方可度過空頭洗禮。 通膨是股市最大的殺手,美國元月份CPI年增率7.5%,2月份7.9%,凸顯通膨方興未艾,創40年來最快速漲升紀錄。俄烏戰爭美、歐與全球民主國家祭出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削弱俄羅斯經濟實力。俄債券是否違約,衍生另類的金融風暴猶待觀察,迫使國內相關壽險公司提列近百億元的投資損失,總計投資部位粗估達1382億元,如情況惡化,勢必衝擊金融市場。 美國積極調節俄烏戰事,拜習會與制裁手段是否縮短戰爭時間與戰線擴增,成為日後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失衡的產品供應鏈,以俄、烏出口大宗的黃豆、玉米、小麥與貴金屬包括鎳價於期貨市場暴漲暴跌,令全球物價拉警報。 美Fed正視嚴重的通膨問題,加快回收市場資金成為市場共識,市場預期不排除於5月份升息2碼,全年總計有升息7~8碼的可能,日益趨緊的資金面,愈來愈不利全球股市。國內央行因勢利率升息1碼,全年控制在3碼以內,對台股亦有負面衝擊,惟對以銀行為主的金控公司反倒有利差擴大的利益,3月底公告去年財報與季底法人、集團作帳,是觀察重點所在。
NO.1294期 2022-03-26
全球系統風險未解 提防大盤下探16500
第1季全球股市是充滿險惡的一季,在1、2月經歷了不同市場風險之後,3月又籠罩在俄烏戰爭的不確定性中,台股隨著外電起舞,操作難度也大幅提高,就美股來看,美國3大指數及跟台灣最相關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從近期高點下跌都超過20%,年初以來部分指數則超過30%,NASDAQ指數更是破底,就美股的定義來說,已經轉入了空頭市場。 台股在1月6日創下18619點的新高後,隨著國際股市的走弱也下滑到3月8日的16764點,跌幅雖然有10%,但在國際股市已經是超強。不過台股近期2次跌破年線,技術線型已經開始轉空,若能守住前波低點已經是萬幸,不排除還有下探16500點的可能。 今年原本全球股市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美國的聯準會,不過鮑爾3月初在國會聽證會確認3月可能只升息1碼後,市場焦點已被俄烏戰爭取代。隨著俄烏戰爭的膠著,身為原物料、農糧、肥料大國的俄羅斯、烏克蘭及敲邊鼓的白俄羅斯等3國,在國土淪為戰場及受國際制裁而無法輸出資源的情況下,把原油、天然氣、基本金屬及小麥價格都往上推高,肥料的輸出減少也影響到全球春耕播種的速度,使得市場原本就擔心的通膨更加嚴重。 另一方面,原本在美國帶頭下,全球央行在上半年就開始升息打通膨的計畫,可能也因俄烏戰爭而延宕或縮小規模,使得原本預期上半年可能是今年通膨高點的時程延到下半年,而通膨延後造成購買力下滑等問題則開始浮現,近期國內廠商已陸續傳出手機、NB等消費性產品訂單被下修,而俄羅斯又是電競大國,受到抵制後板卡類產品目前也傳出雜音,台股權值股中有相當比率與這些相關,若訂單下修的情況屬實且繼續發生,台股短期要往上的力道恐怕有限。 因此短期可以留意下列幾個方向,首先高殖利率股仍是市場青睞的族群,其中又以航運股為主要代表,第2個則是受惠俄烏戰爭的族群,如鋼鐵、肥料等與原物料相關股,因為戰爭就算馬上喊停,部分產能還要重建,也不至於馬上影響這些公司的營運,第3個是與通膨、戰爭完全無關的生技類股,今年是國內生技公司進入藥證核准的密集年,加上籌碼乾淨,有機會成為資金躲避通膨的避風港。
NO.1293期 2022-03-19
短線止跌反彈 重回多方需站上年線
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派出19萬俄軍入侵烏克蘭至今(3月9日)已是第14天,普丁似已採取全面陸、空無差別攻打烏克蘭,企圖摧毀、打爛烏克蘭,逼迫烏克蘭接受俄方4個條件才會停火;歐美國家採取金融制裁,美國時間3月8日美、英兩國宣布禁運俄羅斯石油,普丁也沒在怕! 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火的影響,主要國家股市皆已下跌一大段,紛紛跌破年線,包括美國道瓊指數、NASDAQ指數、費半指數皆創新低,拜登宣布制裁俄羅斯石油,3大指數在當日開高走低;德、法股市早已跌破年線下方10%以上,但週二收盤,近2日已有2支日紅K止跌跡象;南韓股市早在去年11月即跌破年線,日經指數則是在今年初跌破年線,目前已在年線下方12%左右的位置。 台股在本週出現嚴重的「補跌」,尤其是7日外資大幅賣超822億元,8日賣超461億元,其中賣超主力是在台積電(2330)身上,外資連續12天賣超台積電36萬張,賣壓強勁,主要來自新加坡與挪威主權基金之大量賣壓,也使得外資持有台積電比率剩下73.95%。 目前國際股市,包括台股在內,要能夠止跌,出現強勁反彈,恐怕還是要看俄烏戰事是否有緩和、轉圜,走向和平落幕之進展?否則若是戰事拖延,談談打打,國際股市仍將飽受折磨!本月中下旬Fed將開會,可能宣布升息1碼,但Fed主席鮑爾已事先預告打預防針,所以Fed的升息動作,對股市應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從技術面來看,台股在3月4日即跳空下跌198點,7日開盤亦跳空下跌,指數摜破半年線17585點,收盤跌破年線17318點,當日外資賣超822億元,下跌557點,8日開盤又跳空下跌353點,外資賣超461億元,所幸,德、法股市8日已先止跌,美股跌幅縮小,美股期指也開始反彈,亞股也有反彈。台股出現3個跳空下跌缺口之後,短線也有止跌反彈走勢,但若要重回多方市場,指數要站回年線17324點之上,即是要回補封閉掉第3個下跌缺口17178點~17000點,其中關鍵即是台積電股價要站回年線之上。
NO.1292期 2022-03-12
景氣與生機
政策扶持展望佳 風電 太陽能 電動車有戲唱
近期國際紛紛擾擾,自3月16日FOMC會議後,升息1碼符合市場預期,而俄烏戰爭為市場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即使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無經濟衰退可能性,但從聯準會下調美國GDP增長預期自4%下修至2.8%,已可見戰爭確實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另外,關注戰爭引發歐美各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以各項制裁來看,從較令人擔憂的兩項制裁來討論:(1)退出SWIFT,主要將使其匯款不順及匯率大幅貶值,不過這項制裁對於製造業國家的傷害較大,俄羅斯為原物料與軍工的出口大國,且有龐大外匯存底,研判影響相對有限。(2)凍結外匯存底造成影響較大,有形成停滯性通膨的疑慮,且一旦遭到凍結也等同於全球瞬間消失3000億美元流動性,這將使得短期市場資金更為緊縮,後續影響值得關注。 因此,我們仍建議投資人雖股市因戰爭而有所修正,但未來波動性依舊較以往來得大,操作建議短打為主,中長線則建議應避開消費性比重過高的個股,留意政策利多股的布局時機。 2021年受疫情影響,風機的裝機數量大幅落後政策目標,目前僅有苗栗與彰化外海完工合計約240MW,距離2025年裝置目標5.5GW仍有相當大的一段路要努力,隨疫情趨緩,2022年將有望成為併網發電重要的一年,根據全球風能協會(GWEC)預估,全球風力發電市場規模將自2020年93GW提升至2025年112GW,年複合成長3.8%。 看似不高,但若以發電裝置容量成長角度來看,目前台灣規畫的再生能源以風電成長空間最大,預估2021年至2025年發電量成長將6倍以上。離岸風場的建置,按照經濟部規畫的期程來看,2021年至2022年需完成塔架、水下基礎建設及電力設施布建等工程,進度刻不容緩,且於2021年8月經濟部預計再新增15GW容量,2022年底將選商。 整體風電在台創造的商機將超過兆元,政府也持續在推動國產化,相關個股如世紀鋼(9958)、中鋼構(2013)、上緯投控(3708)、永冠-KY(1589)等皆有望長線受惠,而2021年受疫情影響延緩裝機進度,因此股價表現相對平穩,同時也創造了基期低的優勢買點。
NO.1294期 2022-03-26
企業展望仍偏正向 ABF 海運 記憶體表現突出
俄烏戰爭延宕,短期間不確定性難以落幕,戰事讓本就高漲的原物料價格再升,美制裁俄羅斯一度讓油價創2008年8月以來新高,即使後續油價稍回,但百元之上的油價是否成常態,讓通膨更難控制,官方是否被迫以更激進的貨幣政策控制,抽掉金融市場的資金活水,並反噬經濟成長的果實,停滯性通膨疑慮引發近期金融市場大幅修正。 3月台股上市櫃公司股利政策將陸續公布,由於2021年企業獲利普遍優異,預期殖利率有望成為下檔保護,現階段企業展望仍偏正向,ABF載板持續供不應求、海運市況仍佳、記憶體也逐漸好轉,且美企財報與台股法說將陸續登,預料對3月下旬的台股應有正面作用,逢低操作應可稍積極。 若把時間稍拉長些,俄烏戰爭所導致的原物料飆升應會在3月起陸續反映,5月FOMC利率決策會議升息步調恐會因通膨更加快速,進而導致資金退潮,預料愈接近5月,將更警戒,更須留意操作風險。 受惠下游終端市場應用持續擴增,ABF載板由5G基站ASIC,到Intel EMIB,預期2025年以後的NVIDIA、Tesla自駕車晶片,甚至AMD高階伺服器CPU,在需求面與終端應用上呈現百花齊放。另一方面,在異質整合趨勢下2025年伺服器用ABF需求面積將較2019年成長,將帶動2021年〜2026年產值年複合成長率達+12%。 需求暢旺,預估ABF載板3雄Q1營運淡季不淡,預期2022年在異質整合趨勢帶動下,供給持續吃緊,欣興(3037)在下半年楊梅新廠產能開出後,ABF占載板比率將大幅提升,將帶動獲利創高,預估2022年稅後EPS13.65元。 景碩(3189)Q1淡季不淡,且2022年ABF載板產業供需態勢延續報價漲幅擴大,在美系新客戶訂單放量及新產能貢獻下,獲利持續高速持長,預估2022年稅後EPS12.92元,長線ABF供給吃緊延續至2022年且BT載板擺脫跌價循環下,2021年~2023年獲利仍具爆發性。南電(8046)IC載板營收占比80%,因此ABF市況對營運貢獻顯著,在新產能挹注優於預期下帶動獲利優於預期,預估2022年稅後EPS27.58元。
NO.1293期 2022-03-19
4大多空指標族群 IC設計 封測 電動車 鋼鐵
俄烏戰爭影響,全球通膨再度升溫,美國CPI創下40年新高7.5%,持續高檔震盪。未來國際股市最大風險在美股,台股短線隨美股震盪,現階段心態「短線為之,不過度追高,酌量淺嘗」,投資人可等待好買點再出手。 本波引領全球股市大多頭的NASDAQ指數仍是重要關鍵,目前正在頸線多空一線間,重要觀察個股以蘋果和台積電(2330)為主。目前台股遇到尷尬情境,當美國股市弱勢時,台股相對強勢,但全球股市2022年以來弱勢居多,台股今年放眼全球,屬前段班格局,但隨新台幣貶值,未來資金流向將是重點。近期美國股市大震盪,韓股和日股出現拉回,這讓台股也跟著震。 台股現階段重要的護國神山─台積電600元整數關卡已破,聯發科(2454)1000元整數都是多空關鍵,另外,本土資金回流影響,中小型股走勢有轉強,牽動櫃買指數。美國公債殖利率大幅震盪,將是美股和台股中期最大變數,中期仍要提高警覺。市場人氣族群包括IC設計、封裝測試、電動車和鋼鐵,可當類股觀察指標。 俄烏戰爭延燒,晶片硬體安全防護將成為未來主流趨勢。矽智財廠力旺(3529)2021年營收創歷史新高、達23.64億元,年增率+33%,展望2022年,權利金將直接受惠最大晶圓代工廠漲價,28nm製程有韓系ISP重量級客戶、網通晶片大客戶、AMOLED大客戶,16nm製程有SSD控制IC大客戶,來自先進製程之NeoFuse(取代eFuse)將維持高成長表現,12吋滲透率將快速增加,成為繼8吋NeoBit後之新現金流。 Security為長期趨勢,PUF-based產品已有AI、5G、Data Center等10幾個客戶採用,2021年下半年已開始貢獻權利金,2022年亦將快速起飛;MTP主攻MRAM、ReRAM等新興記憶體應用及AI Memory,與ARM平台合作將由邊緣運算擴大至主CPU;N7以下先進製程已廣泛應用於FPGA、AI、ADAS、HPC;NeoFuse長期取代eFuse成長空間大,DRAM等新應用領域已開始放大,MTP隨著AI放大、硬體Security解決方案PUF隨著高速運算趨勢重要性提升。預估力旺2022年EPS達到19.57元,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NO.1292期 2022-03-12
國際財經觀測
日央每次出手干預 全球經濟就會出大事?!
日圓兌美元匯率近期急速貶值,從3月4日的114.78日圓,到4月19日的129.238日圓創20年新低,一個半月間就重貶逾12.5%。 市場原先預期的130日圓關卡已顯得岌岌可危,下看140日圓的聲音愈來愈高。雖然聯準會要積極升息而日本央行(以下簡稱日銀)堅持極寬鬆貨幣政策,被視為日圓走弱主因,但日圓是全球第3大流通貨幣,其短時間內極速貶值,令人擔心影響日本經濟甚至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連鎖反應。 所以,每當日本政府高層乃至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對此表示關注時,立即引發外界揣測日銀準備出手干預匯市,因為日銀過去幾十年來干預匯率早已出了名,但這次情況恐怕異於過往,也許日圓持續貶值才是匯市的正常表現! 更重要的是,回顧過去日銀干預匯市的當下,日本乃至全球經濟都出現重大狀況,才會逼使日銀出手。也許現在日銀和日本政府高層重申沒有干預計畫,對投資人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日圓匯率變化顯示金融市場走勢波動,已有人認為資金應轉向相對穩定的新興市場債,例如伊斯蘭債等。除此之外,原來一直不受重視的中東地區股市,今年來成為全球股市裡的一大亮點。也許今年投資趨勢,正轉向過去非主流的金融資產! 日銀上一次干預匯市是2011年底,當時其透過買美元、賣日圓來阻止日圓升值,但日圓匯率仍在2012年初升值至76.19日圓創收盤新高。這也是日銀最近一次阻止日圓升值的行動,距離現在逾超過10年。至於日銀最近一次阻止日圓貶值是1998年6月,當時正值亞洲金融風暴,日圓兌美元貶值至145日圓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日銀在1973年首次干預匯市後,直到12年後才再次干預。日銀從1985年到2004年幾乎每2年~3年就干預匯市,就像吸毒上癮那樣。 但從1993年之後,日銀每次干預行動的結果,幾乎都跟其干預目的相反。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何在日銀在2004年後,隔了6年才因為日圓真的升值過了頭才出手。
NO.1299期 2022-05-03
富豪身價重新洗牌 全球投資方向浮上檯面
過去一年來,全球金融市場走勢波動劇烈,多空兩股力量互不相讓,尤其在美國等通膨率創數十年新高下,美國聯準會終於開始升息,導致美股尤其科技股從去年11月開始走跌,加上俄羅斯2月底入侵烏克蘭,令金融市場走勢頓時大亂。 在此非常時期,全球富豪們的資產也出現不少變動,從富比士的富豪排行榜變化來看,正是美股乃至全球金融市場變化的縮影,也給投資人展示出今年投資趨勢的一個大方向。 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從去年底到3月中之間,一直在油價等大宗商品價格飆漲、通膨壓力增加、聯準會要更積極升息和俄烏戰爭引全球政局動盪等利空拖累而走跌,就連全球兩大最有錢的富豪馬斯克和貝佐斯的淨資產,也因為科技股尤其他們創辦公司的股價大跌,曾一度各自大減約15%。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淨資產更大減近200億美元,從2021年全球富豪榜第5名下滑至目前即時(以4月1日計算)富豪榜的第15名,是2021年前10大富豪裡最慘的一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許多富豪身價在3月中前大縮水之際,股神巴菲特的財富卻增加逾7%,從2021年全球富豪榜的第6名,在即時排行榜已上升至第5名,再次登上全球前5大最有錢人的行列中,讓原本前5大富豪裡,科技富豪占有4大席位的情況減少至3個席次,雖然富比士把馬斯克所屬產業列為汽車,但是,市場上大都視其為科技鉅子。 雖然去年底到3月中之間,科技股乃至整個股市急速下跌,令許多富豪在這段期間的財富大縮水,但股市在跌深後,自3月14日開始大幅回升,他們的資產也隨之飆高。如果把前10大富豪目前的即時資產,跟2021年富豪榜的資產相較,即得出一個讓一般人感慨萬千的局面,就是在投資大眾經過前一波股市大跌而受傷之際,這些頂級富豪的身家全部增加,而且增加幅度都十分驚人。 在即時榜上的前10大富豪全都躍升至千億美元俱樂部,但2021年排行榜僅第4名比爾蓋茲以上的4位是千億美元身價!其中,除即時榜首富馬斯克身價,從1510億美元暴增近倍至2860億美元外,即時榜第9名印度阿達尼集團創辦人阿達尼的身價更飆漲逾1倍至1023億美元,其2021年排行本來只是第24名,身價與排名上升幅度之大令人側目。
NO.1296期 2022-04-09
科技股真的跌夠了嗎? 多空看法兩極 龍頭可進場了
外界指聯準會升息不利科技股走勢,讓已漲翻天的科技股不斷走低。但最近開始有專家提出,科技股買點浮現!華爾街資深策略師雅丹尼(Ed Yardeni)認為現在科技股已經很便宜而值得買進。尤其是不少科技龍頭手上現金一堆,升息反而對這些公司有利。雖然美國銀行認為科技股還會愈跌愈低,但微軟、輝達等科技龍頭仍值得買進。 Yardeni Research總裁雅丹尼認為美國科技股經過大跌之後,目前股市裡有許多已下跌至超級便宜價位的科技股,已到了適合趁低買進的時候。美國科技股真的跌夠深了嗎?美股在3月14日下跌至今年來的最低點,以此計算,標準普爾500指數自年初來累跌12.4%、那斯達克指數與費城半導體指數則累跌19.6%和22.8%。 這跌幅讓那指處技術性熊市邊緣,費指則陷入熊市。但3月14日後美股即急速回升2週,讓標普500迄25日止,今年來的累計跌幅縮小逾半至4.7%;那指和費指累計跌幅也各自大幅縮小至9.4%和10.6%。 聯準會在3月15日舉行貨幣政策會議,16日宣布升息1碼。股市之前因升息預期而持續大跌,但在決定升息前,美股似乎已完全反映升息對股市影響的因素而開始急速回升。儘管雅丹尼向來以華爾街大多頭見稱,但從近期的股市走勢來看,確實如他所言,美股尤其科技股確實在短線上有超跌跡象,已引來低接買盤進場,讓科技股出現強勁反彈。以尖牙股(FANG)為例,雖然臉書和網飛今年來大跌35%以上,但亞馬遜已回升至累漲1.3%,蘋果與谷歌各僅累跌逾1%和約2%。 另外,其他科技龍頭股雖然部分有兩位數跌幅,但都有觸底回升跡象。英特爾持平、輝達累跌僅4%。至於微軟則累跌約8%、超微累跌16%、應用材料累跌近13%,美光累跌15%。以此來看,科技股整體並不一致。即使半導體族群表現相對疲弱,但像輝達和英特爾等有題材的晶片股的股價仍有發揮空間。雅丹尼認為,就算聯準會將持續升息,但其目的並非要「弄死」股市,而且市場流動性仍相當充裕而令不少投資人趁低買進科技股。尤其不少科技巨擘持有龐大現金部位,代表他們有能力執行庫藏股、配發股利和併購等有利股價和擴大市場的計畫。 雖然美國銀行認為,部分美國科技股最壞的時刻尚未到來,但卻認為部分有強勁獲利潛力和目前估值極便宜的科技股已出現買進機會。例如輝達、應用材料、美光和高通等,自去年11月以來曾累計大跌3成的晶片股,因為市場需求強勁,而可能帶動其未來幾年的獲利能力持續加強。
NO.1295期 2022-04-02
另類觀察
星空晴朗 低檔有限 木 冥開啟一年合相能量
投資市場的心臟愈來愈強了!鮑爾不斷放鷹,盤勢不斷震盪,不過可以看出市場上的抗壓性,也不斷地在翻新。這2週台股指數雖然出現大幅度震盪,卻也出現支撐的力道。春分(3月20日)之後星盤上的風箏開始起飛了,冥王星和木星的合相將會從3月31日開始,並一直延續到2023年的2月15日,這期間國際的政策將會聚焦在經濟上,由於屬吉利的合相,因此最容易出現在市場上的反應將會是「利空出盡」。 聯準會升息成為經濟復甦的肯定訊息,而俄烏戰爭有機會以持久戰方式呈現,因為,春分盤上的火星和天王星以刑剋方式呈現,於是可以預見的現象將會是多空的拉扯,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區間震盪。 時序進入到3月28日這一週,是3月的最後一週,行星紛紛以群聚方式呈現能量,土星、金星、火星與太陰星匯聚在寶瓶座,代表投資市場的短線震盪會愈來愈狹幅,機會即使掌握住了也未必是機會,而危機也未必會是真正的危機。 再以天王星受到火星與太陰星的刑剋看來,對於電子高科技股的投資,還是需要給與一段時間的觀察,即使市場出現利空出盡,也還是不容易馬上回神。木星與海王星會相在雙魚座,兩顆守護星同時回歸的機率雖是近幾年的一年一度盛事,不過,今年由於接收到冥王星的祝福,且是從3月31日開始,可以預知的一個市場訊息將會是下跌幅度有限。 時序進入4月第1週,適逢清明連假,這一週只有3個交易日,一般來說,股票市場面對長假通常都會出現所謂的「長假效應」,但從4月星盤角度觀察,4月份的星空是晴朗的,尤其是第1週的星空除了火星與神祕點的刑剋外,土星和火星的會相也不再與天王星刑剋,而木星與海王星的會相,不但合相冥王星,同時也與神祕點產生吉利的合相,這是個晴朗的星空,因此,除非手中持股滿檔,否則面對長假無須過於擔憂。
NO.1294期 2022-03-26
行星出現負能 反彈減碼 靜待戰事明朗
台股在俄烏戰事升溫憂慮的景況下,出現連續2天的急挫回檔,不過從成交量相對爆增看來,持樂觀態度認為非經濟回檔是機會的人不在少數。不論是哪一種論調,2022年大破往年第1季都以上漲表現的慣例出現回檔的情況,卻和筆者以「古東方星座」的「另類觀點」預測相符。莫非2022年的低點果真如預測般,將會出現在第1季! 時序進入3月14日這一週,金星和火星的會相持續,並亦步亦趨地進入寶瓶座,由於磁場並不理想,對於投資求財而言,這將會是個充滿人性考驗的一週。急跌後的機會出現了,是該掌握順勢低接?還是繼續觀察,等待更低的低點再進場承接?真的是折磨人! 再從太陽與海王星會相狀態,卻是逐步進入冥王星的合相區看來,因為非經濟因素所造成的股市急跌,並不需要太多的憂慮,反彈減碼,靜觀其變等待戰事明朗,大盤將會如大夢初醒一般,出現利空出盡式的報復型反彈。而另一個幸運的現象是,進入雙魚座的水星合相天王星,其代表的現象是,對遭池魚之殃而急跌的高科技股而言,這將會是個值得積極換手的時機點。 時序進入3月21日這一週,星空並不晴朗。由天王星、太陰星、金星和火星所組成的不協調天象,阻礙了投資市場跌深之後報復性反彈的幅度。這一週的重要天星現象是「新的一年」開始了!3月20日晚上11點46分,太陽進入春分點的白羊座,新的一年展開了。金星和火星是不協調天象的「頂點行星」,因此激烈的震盪恐怕還是難以避免,再從「頂點行星」沒有獲得其他行星的救援與舒緩看來,整體投資市場離平靜到回神,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
NO.1292期 2022-03-12
破軍化祿報復大反彈 危機入市 可望開創新局
歷史真的重演,第1289期(2月19日出刊)的周刊中,筆者在本欄預言開戰後會大漲,理由有二:首先,1990年美國攻打伊拉克,在此之前一直跌,直到開戰後反而漲,而且從當年10月連漲近3個月;第二是2月壬寅月有「天梁化祿」逢凶化吉。結果2月24日俄烏開戰,全球崩跌,但美股最後竟然驚天V轉,台股及日、韓股也因而反彈,歷史重演了。 由於美、歐國家的因應之道很謹慎,美國、北約不派兵,避免了世界大戰,只是俄烏間的有限戰爭,戰力不對稱,應該會在數日內結束,但烏克蘭人民會四處反抗。今後的問題是美、歐政府祭出相當重磅的制裁,除了凍結資產,並禁止俄企以美元、英鎊、歐元、日圓交易,等於全面封殺俄羅斯經濟,難怪其股、匯市崩跌止不住,普丁會付出很大代價,對全球金融市場來說也會有劇變! 3月5日「驚蟄」癸卯月,流月命宮武貪雙化忌,可見得流血戰火災難多嚴重,但財宮破軍化祿,即「先破後成」,有新局面或新時代來臨,目前所知是糧食、原物料大缺貨,鎳、鋁為電池所必需,銅為PCB及導線架所必需,會從鋼鐵相關的大成鋼(2027)、廷鑫(2358)、燁聯(9957)擴及到電子股。其次,半導體產品會更貴、更缺,又有高科技能打科技戰,如世芯-KY(3661)等,所以IC設計及半導體等族群更會飆漲。 破軍星也是新局面,3月在美國有低軌衛星展,國家隊之首的明泰(3380)及毫米波的正文(4906),有機會竄出。新局面的現象在3月會很多,包括油價可能漲多回檔,美國釋出戰略石油、伊朗達成協議可賣出石油、阿拉伯等見好價錢增產…等,都會使油價回跌,從而減輕通膨壓力。Fed在3月升息,由於戰爭而可能溫和升息,歐央(ECB)已延長QE,這場仗反而讓Fed鷹派消失。
NO.1291期 2022-03-05
複製連結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