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電視台
|
非凡新聞台
|
非凡商業台
|
非凡商業周刊
|
非凡優購
每週五出刊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NO.1301期
2022-05-14:
短期V轉難度高 萬六反覆打底為佳
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非凡商業周刊
樂健非凡
非凡電視
非凡大探索
錢線百分百
財經八點檔
非凡Morning Call
前瞻大趨勢
特別企畫
非凡引爆點
市場雷達掃瞄
瞄準焦距
盤面跳動
題材選股
最錢線
訂閱方案
非凡新聞網
新聞總覽
政治
產經
金融
科技
國際
理財
房產
生活
娛樂
專欄
影音
其他
節目影音
非凡Morning Call
錢線百分百
錢線快報
新聞午夜場
新聞Talk Show
財經8點檔
新聞特攻隊
就市論勢
大特搜
財經關鍵對話
趨勢進化論
熱搜關鍵字
財經懶人包
科技GIVE ME FIVE
科技看非凡
開箱爆爆
數位創商機TCloud
翻轉的力量
非凡好厝邊
富比士地產王
房市最速報
盈盈來看厝
移動未來式
News金探號
帶路玩家
非凡大探索
美食按個讚
360行向前衝
活力新台灣
台灣真善美
台灣名人堂
直擊生產線
去哪藝起玩
非凡商業台
節目影音
股市現場
全球新觀點
只要錢長大
股海揚帆
股市周報
名師影音
金融曼哈頓
股市達人
金融百分百
股海飛揚
股市將軍
股市羅賓漢
前進關鍵碼
股市王牌
大戶籌碼論
非凡商業周刊
線上訂閱
傳真訂閱
前期雜誌總覽
大腕看市場
財經觀天下
題材選股
理財俱樂部
另類觀察
營收預估
前瞻大趨勢
最錢線
景氣與生機
國際財經觀測
瞄準焦距
電視節目表
非凡電視台
非凡商業台
首頁
第1301期 2022-05-14出刊
NO.1301期 2022-05-14出刊
短期V轉難度高
萬六反覆打底為佳
滿足?! 世紀大轉折
天梁吉!衰運中有奇遇 電子一馬當先 台股敗部復活
4大族群雪中添炭 矽晶圓 資料中心 網通 生技
短期V轉難度高 萬六反覆打底為佳
中華電多頭行情未完待續?
<< 前期總覽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熱門文章
精選文章
特別企畫
資金逐洞賽 題材碎片化輪動 靈活翻倍賺
國際財經觀測
美晶片好轉前先設路障 15檔半導體未來飆股仍寫佳績
瞄準焦距
車用電池欲小不易 車用占比高概念股優勢足
最錢線
Q3贏家游擊戰8策略 美台財報+7月強棒股透玄機
特別企畫
衝鋒股拚突圍 中級反彈來了?該買什麼股?
瞄準焦距
科技龍頭挺過黑夜 IC 網通下半年旺季需求可期
非凡引爆點
新舊能源世紀之戰 哪些你想不到的黑馬將竄出?
特別企畫
校正回歸潮 成長股VS.轉機股
國際財經觀測
那斯達克牛頭已現? 美國經濟 股市現況很弔詭!
題材選股
高券資比股磨拳霍霍 實空虛空帶你辨真偽
瞄準焦距
資安防駭大作戰 5檔潛力黑馬閃亮登場
理財俱樂部
高配息ETF搶錢大戰 4個眉角幫你選對賺錢標的
特別企畫
衝鋒股拚突圍 中級反彈來了?該買什麼股?
國際財經觀測
美中科技戰新回合開打 晶片股牽一髮動全身
本期精選
特別企畫
滿足?! 世紀大轉折
今年3月的一個清晨,筆者突然接到林隆炫大師的電話,他在電話中興奮的說:「蔡醫師,我發現了156個月的祕密,還沒跟任何人說,第一個告訴你。」各位讀者可以回顧今年元月22日,《非凡商業周刊》第1285期,第53頁的道瓊指數89年來縮圖,144個月之後再1年(也就是13年)出現的轉折,一共有3次,如果高檔就是大整理,如果在低檔則大漲一波,實際仔細看月線,就是156個月轉折。 由於這不在費氏數列之內,因此往往被忽略,其實13年的費氏級數,要比144個月大啊! 2021年是道瓊指數第89年,一直漲到了2022年1月見到歷史最高點36952.65點,收黑K,今年2月就是此波上漲156個月,也是黑K,3月則轉折向上收紅,可惜4月黑K吞噬。 市場似是不死心,許多尖牙股的獲利極佳,加上各種利空,出現劇烈震盪,89年收在高點壓力太大,研判橫盤上下震盪,如果低點在55年後,現在錢印了那麼多之後,要下跌是不容易的,但如要再創新高,也不容易呀!至於美元與通膨,從美元指數K線圖來看,這次的圖形修正了下壓線的位置,有趣的是,看一下156個月的轉折,位於頸線附近的低檔處,難怪能夠突破下壓線。 筆者曾經為文,頸部以下大底約11年,頸部以上才7年多,大致上美元下跌時,道瓊指數及美股就會反彈上漲,美元在此波「無限QE」之後,據說多印了5兆美元之多,引發美國國內通膨達8%以上,股市、房地產都大漲,外資即使進入美國也無法獲利。借著156個月轉折大漲,不得不佩服那幕後「黑手」的功力及財力。 筆者認為,這美元霸權會因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看到各種金融制裁而心生警惕,產生要與美元脫鉤以降低風險,許多交易改成以非美元為之,美元的版面會因此縮小,量縮就會造成盤整,而這也是筆者推論美股也會盤整的原因。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是這個道理。
另類觀察
天梁吉!衰運中有奇遇 電子一馬當先 台股敗部復活
「立夏」(5月5日)這天Fed宣布升息2碼,每月縮表475億美元,美股先出現預料之中的暴漲,但隔天竟然雪崩狂跌,前後態度轉變那麼大,不是「精神錯亂」嗎?美股熊掌也打趴了台股,因美元升值,外資撤,台股倒楣不分青紅皂白也大跌,連幾根長黑,投資人已不敢做多,融資怕追繳,就連許多好股也被波及,將來怎麼辦?抱股?認賠殺? 筆者倒以為以台股在全球市場仍屬質優,包括:配股息水準數一數二、半導體及IC設計廣受全球讚譽,條件絕對比中國疫情封城、經濟有危機好太多。有如烏克蘭,台股也會「頑強抵抗」,不會兵敗如山倒,而且可伺機反攻,烏克蘭的哈爾科夫原本淪陷,竟被烏軍反攻奪回,那麼,誰是台股中的「哈爾科夫」?台股的戰局何時扭轉? 從紫微命盤看5月(乙巳月),天相坐流月命宮,會武曲化忌,所以主破財、破敗,運勢使然也。但命宮也六合天機祿、天梁權祿,主在一路衰運之中忽然遇到奇遇,機運忽然自天而降。然因為現在大家都悲觀、跌得沒信心,媒體分析師也加碼看空,筆者現在講會有「奇遇機運」,大概不會有人相信。 這有如很多人的人生,每天上班、下班,平淡無奇,不相信會有「無常」突然降臨。但有天忽然發生車禍,或檢查發現癌症,或親近的人出了事?反之,「無常」也有幸運的機會忽然送上門,或遇到期待許久的人或事。佛教稱之「無常」,在紫微則為「天梁化祿或化權」,而且有進一步的含意,天梁者,必先逢凶、才可化吉,必先有衰運、才會有奇遇。
景氣與生機
4大族群雪中添炭 矽晶圓 資料中心 網通 生技
雖政府目前政策皆朝向與疫情共處方向推進,不過持續增加的染疫人數仍不免影響市場情緒,另外,自2月24日開打的俄烏戰爭已逾2個月,仍未有化解跡象,對於已高漲的物價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國大陸重申清零立場,其防疫政策短期內難以動搖,然而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在清零的立場下,必定影響全球各項商品的供應,另由於其封控措施,信評機構惠譽下調其2022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因此其供給面所造成的物價推升將加深通膨壓力。為壓抑通貨膨脹,各國央行大多祭出升息與縮表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其中,美國在3月下旬升息1碼,5月升息2碼,由聯邦基金利率期貨所推估的機率值觀之,6月升息2碼的機率逾8成,且於6月1日要展開為期3個月的第1階段縮表進程,資金回美的趨勢將壓抑資本市場表現。 整體而言,股票市場面臨通膨與資金縮緊雙重壓力,此時在操作上就要思考在緊縮貨幣政策及原物料緊缺下的受惠股有哪些?以及哪些產業或族群成長動能仍保持正向,這將是後續要持續關注的標的。 雖然在資金緊縮壓力下,半導體相關個股評價受到調整,不過受惠半導體廠商持續擴產、資料中心推動半導體相關需求下,市場預估在2026年前矽晶圓需求將以8%的成長率增長,在供給部分,新產能需要2~3年建置,產能大宗要在2024年才會開出,因此矽晶圓市場2022年與2023年仍將呈現供不應求,矽晶圓廠商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另外,在矽晶圓合約價格上漲及第1季季底拉貨效應之下,矽晶圓3雄的環球晶(6488)、台勝科(3532)、合晶(6182)營收持續增長,其中,環球晶累計至4月營收成長8%、台勝科累計至4月營收成長29%,合晶累計至3月營收成長29%。其中,環球晶於5月3日舉辦第1季法說會,每股盈餘4.01元,大幅優於市場預期,長約金額續創新高,即使2024年同業新產能開出,其對2023年~2025年矽晶圓樂觀展望看法仍不變。 台勝科部分,受惠車用、工業用半導體等需求帶動,推動營運表現,再加上第1季採新合約價,且主要為半年度約,在價格反映產業的供不應求下,營收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前瞻大趨勢
短期V轉難度高 萬六反覆打底為佳
美國聯準會5月利率會議決定升息2碼,鮑爾釋出6月不會升息3碼的訊息,一度讓美股反彈,不過6月和7月仍會各升息2碼的論點仍在,加上擔憂經濟走疲,因此美股仍舊疲弱。尤其是美國4月非農就業報告優於預期,增加42.8萬人,失業率為3.6%,使得市場認為聯準會將更積極地緊縮貨幣政策,造成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3%。 不過,最令資本市場擔憂的事將於6月開始,聯準會將於6月1日起開始縮表,每個月475億美元,9月1日起縮表力度加倍至每月950億美元,加上升息趨勢仍將持續,研判將大舉自市場上收資金,美元指數越過104關卡,非美貨幣呈現貶值趨勢,因此,全球股市恐於未來一段時間呈現不安定走勢。 疫情的干擾與升息,已讓美國製造業指數轉弱,4月ISM製造業指數為55.4,較3月的57.1明顯下滑,顯示經濟走疲壓力增。由於美4大指數呈現破底,走勢也屬於偏空格局,故後續除了關注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等通膨數據外,5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公債殖利率、油價等也不容小覷。 台灣4月出口414.6億美元,年增率18.8%,連續22個月正成長,推估5月出口將有機會維持成長格局呈現連23紅。不過3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1分,較2月減少3分,燈號由黃紅燈轉呈綠燈,且領先指標續跌,同時指標連4個月走跌,顯示景氣擴張力道趨緩,須密切留意兩岸疫情之變化。 此外,4月台灣製造業PMI續跌1.5至56.3,其中新增訂單轉為緊縮及生產指數擴張速度大幅趨緩,是4月製造業PMI擴張速度趨緩的主因,透露出需求端正在減緩。倘若聯準會加大升息動作與擴大縮表、俄烏戰爭持續造成原油上漲,及中國堅持清零政策使得供應鏈中斷等,將讓市場對台灣6月的總體經濟數據擔憂。
非凡主播思惟
中華電多頭行情未完待續?
存股族的最愛「中華電」上週出現了罕見的連跌走勢,從132.5元的歷史新高拉回,連4天跌了6%,帶量摜破季線,拖累遠傳、台灣大同步走跌,市場一度擔心「電信3雄」變成「電信3熊」了嗎?台灣電信市場的霸主中華電怎麼了? 市場目前有兩大說法,一說「本益比過高」,以去年EPS4.61元比照132元的歷史高價計算,中華電信的本益比高達28.6倍,相較於美國電信業者AT&T的6.99倍、Verizon的8.87倍、日本電信龍頭NTTYY本益比12.49倍,就連本益比相對較高的KDDI也只有14.94倍,中華電本益比的確很高。 另有一說「資金撤出準備抄底台股反彈行情」,觀察中華電創高拉回的同時,電信3雄的台灣大、遠傳同步拉出3根黑K,像這種防禦型股票盤中急跌並不尋常,分析師認為當市場震盪防禦型股票又下跌時,代表資金移出準備轉向其他個股,有可能預告反彈行情要來了。 對於台股的反彈行情我看法較保守,甚至對破底危機仍心存戒心,觀察電信3雄這波回跌過程外資一路大買中華電和遠傳,投信也持續加碼台灣大,法人資金持續流向防禦性股票,避險心態不言而喻。 另外,若將近10年來台積電與中華電的股價走勢做比對,會發現兩者有非常高度的負相關,若中華電股價在法人推升下再度攻高,台積電的萎靡勢必壓抑大盤,台股的破底危機恐怕仍芒刺在背。 至於,中華電還會再創高嗎?我覺得好戲還沒落幕,理由1、當盤勢不佳時,外資、內資都會往中華電跑,因為它量大且有基本面,不易受景氣波動影響;理由2、融資也愛買中華電,因為當融資維持率不夠時,買中華電最安全,可以把融資維持率撐住,除非大盤有更多止跌條件,否則中華電的攻高戲碼,未完待續!
財經觀天下
從市場失靈到政府失靈
美國時間5月4日美國聯準會(Fed)一如各方預期地宣布升息2碼,並意外的將縮表幅度先砍半,聯準會主席鮑爾更明說未來不考慮一次升息3碼。面對聯準會突如其來的政策「鷹轉鴿」,市場報以熱烈迴響,美股4大指數大漲收市。然而萬萬沒想到,隔天美股反而重挫,甚至把前一天漲的都吐回去還不夠。大家都在問發生什麼事了? 部分媒體與分析師以投資人一開始錯誤解讀聯準會訊息來解釋,但真的是這樣嗎?問題癥結恐怕是投資人已不相信聯準會的政策!雖然鮑爾說未來不考慮一次升息3碼,但5月5日CME的FedWatch卻顯示認為6月會升3碼的機率高達9成;即使後來略降,也都還維持在8成以上。其次,Fed剛宣布升2碼時,認為到年底時今年最高利率區間是225BP到325BP(1BP=0.01%),隔一天卻暴增2碼來到275BP~375BP,為何才差1天差這麼多?以今年剩下5次FOMC會議來算,就算每次都升2碼,也不會來到375BP,顯然投資人不認為Fed不會真的一次只升2碼! 其三,Fed態度突然轉鴿,投資人不免懷疑是不是因為第1季經濟出現負成長所致?而且連縮表都減緩,等於昭告全世界美國經濟出問題了!加上去年以來聯準會一再對通膨問題誤判,投資人顯然對Fed失去信心。尤其英國、韓國等通膨還沒美國嚴重,但升息次數(去年以來都已升息4次)與累積升息幅度都大過美國,依然止不住通膨加劇,投資人如何能相信Fed軟化的緊縮政策可以壓得下通膨巨浪? 初期美國本可藉由種種政策工具將失靈的市場導正,然而由於美國的輕忽(或說無視),導致通膨瀕臨失控,再加上俄烏戰爭美國對俄羅斯的動態與意圖也一再誤判,會不會讓原本單純的政策無效,進而演變成政府失靈(Government failure,意味由於政府干預導致市場失靈更惡化),最後陷入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的泥淖中?全世界屏息關注中…。(南台科大)
大腕看市場
中國經濟陷入衰退風險正上升
新冠疫情、氣候變遷及俄烏戰爭接踵而來,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中國受俄烏戰爭的影響有限,但中國在上海等40多個城市先後實施不同程度的「動態清零」封城,而這波疫情傳播覆蓋範圍達中國GDP的40%,占中國出口的80%,對經濟的影響正在浮現。 雖然真正影響,要4月份的數據才會顯現,但領先指標中,財新中國通用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於2022年3月跌至25個月低點48.1,財新服務業PMI更從2月份的50.2暴跌至3月份的42,跌破了榮枯的分水嶺,是2020年2月以來最急劇的下降。IMF在4月將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4.4%,遠低於中國5.5%左右的目標。世界銀行則預測,最差情?中國今年的GDP增速可能會降至4%。 中國過去遇到危機都可藉債務槓桿創造地產與經濟成長榮景,度過難關,但即使故技重施,這次恐難樂觀。首先,人行前2年為避免債務泡沫危機而實施去槓桿,恒大在內的許多地產開發商因此違約或陷入困境,被形容是中國的雷曼時刻。如今地產商受制於資金缺口多無力推案。 其次,是「未富先老」問題。中國人民平均年齡在1978年為21.5歲,到2021年已是38.4歲,預計將在2050年超過50歲。老齡化和出生率暴跌結果是生產力下滑,加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導致外資減少、甚至撤出,工作機會減少,買房及消費需求下降。再者,中國過去2年出口受益於全球消費需求,但國內生產受疫情影響,海外需求消退,進出口雙雙下滑。 最後,雖然中國重拾發展基建,但高債務是個限制,IIF數據顯示中國債務總額超過GDP的300%。歐洲央行(ECB)指出,中國私部門債務與GDP比超過250%,企業債務部分是世界最高。綜上,過去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如今難起作用,即使對經濟增長數據加以修飾,但經濟陷入衰退風險正在上升。
瞄準焦距
HPC車用逆勢成長 相關受惠概念股傳佳音
國際經濟因俄烏戰爭、中國封城及疫情肆虐下,世界銀行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4.1%下調至3.2%,因全球經濟有下行風險,因此股市本益比紛紛被調降。 根據估計,若標普指數約到4123點,相當本益比約18.2倍,這與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時最低約17.9倍相當,且占消費價格指數4%的二手車價格已回落約25%,粘性通脹如教育成本、公共交通、機動車輛保險、租金等價位已回落,因此通膨見頂明顯。 台積電(2330)法說會表示,HPC首季營收比重達41%,首度超越智慧型手機的40%,雖然手機、PC下滑,但車用、HPC季成長26%,台積電2022年營收年增約30%,超越半導體產業8%~9%年增率,2023年改良型N3E、N3P都被英特爾、蘋果、輝達等用鉅資訂走,然而,2023年台積電營收預估仍可成長18%。 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闕又上,日前用龍蝦爬上岸形容台積電,意思是龍蝦喜歡在水裡不會爬上岸,出現這現象是奇蹟,台積電跌到550元以下是難得的買進奇蹟價位,愈跌愈美麗,目前美系投銀估台積電今年EPS約33元,以每年EPS複合成長率12%來預估,2025年台積電EPS估將挑戰約51.8元,若給與20倍的本益比,那目標價就超過千元。 台積電法說會給與HPC高運算晶片高成長給與加分,HPC主要需求來自資料中心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邊緣運算等。 美股AMD今年營收年成長調高至約60%,優於之前預期的成長31%,主要亮麗表現來自雲端客戶如微軟、Google、亞馬遜等訂單,雲端高度成長對HPC需求強勁,Q1雲端大幅成長如亞馬遜AWS年成長37%、微軟Azure年成長46%、GOOGLE雲端年成長54%,因此對HPC、載板股最有利。 譜瑞-KY(4966)法說看好高速傳輸,今年有電競高階機種高速傳輸晶片往USB 3.1/HDMI 2.0等規格升級,未來HDMI 2.0、DP 2.0、USB 4、PCIe 5等長期成長趨勢明確,因此法人多估2021年EPS64.86元、2022年約83元~86元。
最錢線
投信壓寶股一決勝負 金融 傳產 網通有共識
不畏國際股市動盪、投信連18買!台股今年以來隨著國際股市拉回陷入修正,加權指數已經下跌超過10%以上,連帶使主動式台股基金平均報酬率超過負18%,除了投信績效表現不佳外,我國政府退休基金包括勞動基金、國保基金及退撫基金。 截至今年3月底合計虧損達676.2億元,虧損幅度雖較2月縮小,但若再納入4月,則虧損恐將進一步擴大,年初以來台股因國際股市影響持續走弱,但在外銷訂單以及出口金額仍在成長的趨勢下,這實屬往年罕見現象,因此,在投信近期持續買超的狀況下,未來國際股市一旦回穩,則6月份甚至第3季台股將有望迎來內資法人自救績效的行情,畢竟在外資今年以來持續偏空下,相對近期投信的壓寶股就可能成為今年績效一決勝負的焦點所在。 4月以來,盤面充斥最多的利空就在於通膨、升息、俄烏戰爭以及中國封城等4大焦點,尤其中國封城後影響最大就在於電子產業的斷鏈問題,在這幾樣議題的交互作用下自然影響到投信在4月之後的進出,以投信在4月13日之後賣超的族群及個股看,大多都是被中國封城影響到的消費性電子股。當中面板的群創(3481)、友達(2409)、彩晶(6116)投信分別大賣8.1萬、5.6萬以及3.8萬張,這也顯示目前消費性電子降溫確實是法人最為擔憂的一大議題。 而NB及PC相關的公司如廣達(2382)、技嘉(2376)雖然投信4月13日以來整體為賣超,但在5月過後已經開始回補持股,反而呈現投信大買相關NB及PC個股的現象,另外去年大好的一些IC設計公司如創惟(6104)、群聯(8299)、義隆(2458)...等,也是近期投信大幅賣超的標的,這也代表近期IC設計還是在本益比調整的階段中。 至於傳產股,投信調節最多的在鋼鐵股,當中包括中鋼(2002)、中鴻(2014)、大國鋼(8415)...等,可以說鋼鐵股的績優生通通遭到投信無情的賣超,這也顯示投信並不看好今年下半年鋼鐵產業的表現。 不過,雖然投信在4月過後大幅賣超這些個股,但當中也有投信可能誤殺的標的,其中以汽車電子、矽晶圓、ABF等最具代表性。 這3個產業目前雜音最少加上應用面愈來愈廣,甚至4月的營收第1季的季報都符合市場的預期,很有可能在未來行情回穩後,投信反而要回頭再追回持股,這也是投資人可以關注並領先投信的一大方向,裡面具代表性的個股包括景碩(3189)、欣興(3037)、南電(8046)……等。
非凡引爆點
護國神山依然迷人 台積電供應鏈業績成長無虞
近年來存款利率相當低,而股票投資報酬率遠優於銀行定存,對許多投資人而言,投資股票難度相當高,又沒時間看盤,免除選股煩惱的ETF便是投資的不二人選。目前國內具備高股息的ETF共有7檔,詳見附表。 今年以來,驚濤駭浪下,穩定的股息收益變成投資市場的避風港,因此具備高股息條件的高股息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更成為許多人一次買進或是定期定額投資的首選。可從附表得知,不論短期或今年以來的跌幅,高股息基金相對台股加權指數與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都相對抗跌。 近期國內規模第3大且標榜殖利率近10%的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這次調整季度追蹤指數,30檔成分股中有高達20檔汰換,調整幅度接近7成,讓市場高度關注,而當中台積電和中鋼(2002)都被下架更讓人議論紛紛,許多投資人也不禁疑惑,護國神山遭到移除是否代表目前已經不具備投資價值了。 首先我們先回到富邦特選高股息30,甚至其他高股息ETF的基本論述,富邦特選高股息30ETF強調殖利率,成分股自然須具備配息優勢,其餘6檔自然也是如此。進一步觀察富邦特選高股息30追蹤「特選台灣高股息30指數」,挑選市值前200大公司個股,經過流動性、財務指標檢驗後,挑出30檔成分股,較重視的是當時的殖利率,只要今年配得好的就納入。 至於元大高股息(0056)追蹤「台灣高股息指數」,從台灣50指數、台灣中型100指數共150檔成分股中,選取「未來1年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30檔做為成分股;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則是追蹤「MSCI台灣ESG永續高股息精選30指數」,從MSCI台灣指數成分股中,篩選出符合MSCI ESG評級分數高,且以「過去3年平均年化殖利率」最高的30檔做為成分股,可發現成分股會因選股邏輯而略有差異。 不過,7檔ETF共同持有標的包含台泥(1101)、亞泥(1102)、統一(1216)、兆豐金(2886)、永豐金(2890)、中信金(2891)、第一金(2892)等傳產及金融類股之外,穩定配息的電子股如光寶科(2301)、仁寶(2324)、英業達(2356)、群光(2385)、廣達(2382)、緯創(3231)也名列其中。
前期周刊
校正回歸潮 成長股VS.轉機股
NO.1315期
2022-08-20出刊
衝鋒股拚突圍 中級反彈來了?該買什麼股?
NO.1314期
2022-08-13出刊
資金逐洞賽 題材碎片化輪動 靈活翻倍賺
NO.1313期
2022-08-06出刊
多頭重返起跑點? 游擊戰開打 操作眉角一手抓
NO.1312期
2022-07-30出刊
台股敗部復活賽 超委屈錯殺股 就該這樣挑!
NO.1311期
2022-07-23出刊
市場最速半年報 有績黑馬暗藏鋒芒
NO.1310期
2022-07-16出刊
鏖戰!以跌止跌
NO.1309期
2022-07-09出刊
大退潮之後 不裸泳好股
NO.1308期
2022-07-02出刊
下半場台股兵推 多空攻防!法人 專家擘藍圖
NO.1307期
2022-06-25出刊
完美風暴投資術 想上場 非得抓對方向不可
NO.1306期
2022-06-18出刊
焦點推薦
前瞻大趨勢
先看15616 短中轉強觀察點
國內、外不確定因素未減下,未來投資人不妨將焦點擺在大盤能否站穩15616點,而形成底部正背離訊號,將是止跌轉強觀察點,否則只是中長期修正下的跌深反彈行情。<br /> <br /> 電子股面臨庫存調整和獲利下修,拜登擬出手管制海運價格,美審海運改革法,馬士基看淡下半年運價,衝擊貨櫃航運股,在電子和航運領跌下,台股跌破去年5月15159點低點,所幸美10年債殖利率高檔拉回,美科技指數止跌反彈,加上市場融資餘額波段大減26.3%,籌碼面壓力減輕,指數低點觸及週K線下跌軌道的下限支撐後反彈向上,9日KD值從低檔交叉向上,短中期跌深反彈。<br /> <br /> 通膨情況、聯準會資金政策、經濟是否步入衰退等仍是影響國際股市較重要變數,不過當股市跌深,只要有偏多的消息激勵,就可跌深反彈,就如5月份一度出現通膨趨緩跡象,10年債殖利率由3.2%拉回至2.7%,且上海解封,可望改善市場供需。美費半指數攻過季線,帶動台股反彈一波,向季線反彈修正。但美5月通膨續創新高,聯準會激進升息3碼壓制通膨衝擊,美股4大指數拉回跌破5月低點,台股也跌破15616點低點,回測15159點。<br /> <br /> 雖然Fed主席鮑爾出席國會作證陳述,表示在通膨降溫前不會改變升息速度,但被視為美國長期通膨預期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反拉回,且大宗商品價續回落,緩解通膨飆升擔憂下,美股4大指數全面反彈,9週KD值都略轉折交叉向上,帶動台股反彈行情,NASDAQ指數彈到月線附近,費半指數的週指標略有正背離現象,但向上力道偏弱,美10年債殖利率走緩,科技指數能轉強,才有利台股延續反彈行情。<br /> <br /> 從中長期趨勢來看,如前波下跌的低點就是下波反彈的壓力點,低點愈來愈低,整個趨勢是偏弱勢的,從18619點高點拉回進行中長期修正整理後,中途的跌深反彈高點,大都只小幅彈過前波低點後就快速拉回探底(如3月17700點高點,只小幅突破1月17633點低點、6月反彈高點16811點只小幅突破3月16764點低點後就拉回),大盤能否彈回15616點低點以上站穩向上,週RSI及9週KD值能出現破低點,但指標未破低點,且能轉折交叉向上,形成底部正背離訊號,是大盤短中期能真正止跌轉強的觀察點,否則只是中長期修正下的跌深反彈行情。
NO.1308期 2022-07-02
空頭氣燄升溫 15159多頭防守點
疫情、通膨、升息、縮表、地緣政治等仍舊是近兩年來全球關注的焦點,甚至每一事件均可牽一髮動全身,由於通膨的高漲,全球央行紛紛進行升息,而美國更已啟動縮表,在收縮資金下,也讓經濟數據現下滑趨勢,停滯性通膨的壓力也隨之而來,造成全球股市大舉拉回,商品原物料同步走跌,貨幣市場更陷入混亂。故股市在6月底前能力挽狂瀾嗎?在即將到來的下半年,股市還能重啟多頭嗎? 筆者將於後文剖析! 受到美國5月CPI年增率8.6%,核心CPI年增率6%,高於預期且創40年新高下,加上6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50.2,創下歷史新低等衝擊,聯準會於6月16日的利率會議中,宣布升息3碼,將基準利率升至1.5%~1.75%,根據利率預測點陣圖,2022年利率將達到3.25%~3.5%,暗示今年剩下的4次會議中將會再升息共約7碼。 且聯準會於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中,指出將採取所有必要行動應對通膨,對恢復物價穩定的承諾是「無條件的」。除了顯示通膨壓力仍沉重外,偏鷹派之作法將持續,7月恐再升息3碼,造成美債殖利率維持高檔,美元指數也居高不下,美股6月呈現重挫格局。 此外,美國5月工業生產年增率5.83%,領先指數月增率-0.4%,均較前值惡化,加上Fed將今年美GDP自2.8%調降至1.7%,2023年估降至1.7%,2024年為1.9%,同時預期消費物價指數(PCE)年增率將在年底達5.2%,高於3月時預期的4.3%;核心PCE年增率4.3%,也高於3月預期的4.1%,似乎暗示會有停滯性通膨之現象發生,所帶來之衰退衝擊恐難以避免,故歐美等重要經濟體的PMI數據、美元、美債殖利率、石油等將是近期股市多空之關鍵。 台灣4月外銷訂單金額519億美元,年減5.5%,終結「連25紅」,所幸5月外銷訂單回升到554.3億美元,年增6%,擺脫4月負成長陰霾,不過在全球經濟因緊縮而走下坡之際,台灣外貿下半年恐呈現走疲。因此,主計總處日前下修我國經濟成長率到3.91%,央行也調降台灣經濟成長率至3.75%,顯示今年經濟成長力道將下滑。 日前央行宣布升息半碼,並調升存準率1碼,雖然可收縮資金,不過市場上擔憂升息半碼無法對付高漲之通膨壓力,而且與美國利差的擴大,恐使得台幣中長期有趨貶壓力,加上經濟成長下滑與通膨壓力,恐讓股市的空頭氣焰升溫。
NO.1307期 2022-06-25
21週轉折考驗 16762反壓重
美公布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8.6%,高於市場預期的8.3%,擔心美Fed加大升息的幅度與速度,美股應聲倒地跳水式重挫,更波及歐股、亞股等重要股市,哀鴻遍野的慘烈景況。俄烏戰爭歹戲拖棚,迫使布蘭特原油維持在每桶120美元高檔,通膨壓力尚未解除。美元指數大漲,資金回流美國,日圓大貶,亞幣連袂貶值,造成資金外移,資金面窘境猶如雪上加霜。台股前波勁彈千點,未能重返年線,猶在長空結構下,惟累積跌幅已大,正面臨第21週大轉折,仍有探底成功大反彈的契機。 全球股市受制於升息壓力、俄烏戰爭、新冠疫情等利空無法退散,絕大多數跌破年線,陷入多年未見的空頭。升息是最重壓抑通膨的貨幣政策,但對未來經濟展望有負面影響,是否衍生高物價、低消費的停滯性通膨,是未來觀察的重點所在。美元的強勢,引發外資大砍台股,資金回撤美國,今年來外資賣超台股已超過8000億元,提款的個股包括台積電、聯電、新光金、開發金、群創、富邦金等股價沉?難起。其中,護國神山台積電挾超優的基本面奧援,猶難敵籌碼頹勢,能否守穩500元關卡是焦點所在。 時序進入季底法人與集團作帳,外資投資轉向防禦性與解封概念的航空股,布局產業前景佳,上半年財報佳與籌碼相當穩健的族群,另集團營運佳,作帳意圖升高,如華新、長榮、鴻海、台塑等。6月份除權息行情熱身,7、8月進入旺季,去年上市櫃公司獲利4.2兆元,估配息2.5兆元,殖利率逼近5%,預計將扣抵675點左右指數。基於今年來大盤空方掌握,填權息難度增加,貼息比率高,可考慮除息後再行布局,須等大勢回復多頭趨勢與指標龍頭有填權的示範效果,方可積極參與除息。 按稅負考量,取消兩稅合一後,可扣抵稅率8.5%,上限為8萬元,即參與除權息的股息上限為94萬元,超過即不再扣抵。二代健保稅率為萬分之2.11%,股息超過2萬元即扣稅,股息上限1000萬元,超過即不再扣二代健保補充費。國內疫情高原期回落,預估9月底前解封,而年底9合1選舉逐日逼近,政策牛肉有助盤勢止穩,中秋節前後應有機會築底完成反攻。 就線論線,5月份月K線意外翻紅,小漲215點,留下長達977點下影線,看似反彈有望,實則是多頭陷阱的吊人線,6月台股猶難置外於全球股市震盪,反覆震盪打底難避免,9月KD來到37與53尚在長多修正波之中。月K線寶塔線止黑翻紅點則落在16807點,通常台股空頭周期為9個月或13個月,仍待時間波轉折。 週K線上週為自歷史高點18619點回檔修正的第21週,是費波南西係數轉折,下週如未再破底,頗有機會出現第2次的千點反彈。高檔回跌至15616點已達3003點,頗接近A波修正滿足點,日K線頻出現缺口,回補空方缺口有助多頭反撲,下滑的季線16762點為反壓所在。
NO.1306期 2022-06-18
景氣與生機
產業前景正向 汽零 半導體 綠能後市可期
展望未來,隨終端市場需求回溫,加上5G、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增,汽車零組件、半導體等產業前景暢旺,另政策扶持之綠能產業及擁題材的生技股亦可留意。<br /> <br /> 聯準會主席鮑爾繼續向市場傳遞激進升息訊號,但這次同時強調下半年經濟成長速度仍相當強勁。美國製造及服務業指數,兩者PMI指數在6月同步下滑來到52.4及51.6半年新低,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購進價格通膨上漲仍比出廠價格增速高出許多,反映高通膨伴隨客戶支出縮減及聯準會繼續回收流動性,都讓投資人對第2季企業獲利展望更加保守看待。FactSet統計,分析師預期第2季S&P 500獲利將從6.6%下滑至4%,美國經濟正朝成長趨緩軌跡邁進。<br /> <br /> 台灣5月外銷訂單554.3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新高,較上月增6.8%,較上年同月亦增6%,主因中國封控逐步解除,產能、物流、人流及材料短缺狀況亦漸次改善,加上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轉型需求續強所致,年增再度由負轉正,不過由於整體年增率仍是今年新低,顯示外銷訂單成長趨緩趨勢明確。<br /> <br /> 展望未來,隨各國逐步放寬邊境管制,終端市場需求回溫,加上5G、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增,均可望挹注外銷接單動能,惟俄烏戰爭持續,尤其近期通膨仍維持高檔,拖累全球股市走弱,仍須密切關注。<br /> <br /> 美國最大汽車保險公司「State Farm」回歸使用AM零件,將從6月20日起在德州與奧克拉荷馬兩州,試行非OEM的塑膠保險桿、頭燈、尾燈來做維修估價與賠付,試行期間是8週。美國汽車零組件每年動輒數千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其中AM件與OEM市場占比約為1:4。State Farm是美國最大的汽車保險公司,原本使用OEM產品為主,在啟用AM零件後,預期可釋出龐大的商機。
NO.1308期 2022-07-02
4大產業光明燈 汽零 工具機 解封 高爾夫
美國通膨居高不下,5月CPI數據再度攀升,其主要受到能源、食品與租金價格影響,台灣時間6月16日凌晨兩點,Fed公布利率決策會議符合預期高標升息3碼,且下半年市場普遍預期將再升7碼,隨著多國緊接著跟進升息,全球資金緊縮已成趨勢。 此外,觀察資金浪潮的指標產物「虛擬貨幣」,比特幣由2021年6.8萬美元高點至2022年6月已跌破2萬美元,最大跌幅超過7成。 各國央行為達降低需求目標,連帶企業獲利也將受到影響,過去兩年由資金行情所推升的消費力道宣告結束。在升息的環境下,企業取得資金成本增加,初期可藉發債與特別股等財務操作轉嫁,後續若經濟進一步衰退,裁員與無薪假比例恐將升高,迫使民眾生活消費習慣轉變,對於娛樂、奢侈品與高價消費支出首當其衝,民生必需支出轉向特價或出清商品,此皆反映在企業利潤率上。 惟今年廠商庫存仍低,衰退影響較不明顯,後續若企業庫存攀升,毛利率呈現下滑,需提高警覺。 在中國大陸逐步解封下,激勵台灣汽車零組件廠5月營收多數呈現回升,其中,倉佑(1568)、怡利電(2497)、廣華-KY(1338)的營收月增幅度較大,分別成長34%、22%、19.5%。
NO.1307期 2022-06-25
選股不選市 電機 生技 矽晶圓各擁題材
美國於6月10日公布5月CPI指數來到8.6%,該指數創下40年來新高,另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來到50.2,是2021年4月以來低點,其中信心指數的下滑主要導因於物價上漲所帶出的不確定性。 在中國封控放鬆之下,用油需求因而持續升溫,推升原油價格上漲,目前原油價格位於今年以來的高檔位置,西德州原油價格上檔130元附近壓力沉重,不過拉回在100元支撐力道不可小覷,因此預估全年油價將持續高檔,再加上俄烏戰事未解,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限制原油供給,推升原油價格,更造成通膨壓力。 台幣在6月1日開始呈現止升回貶,東亞各國貨幣如人民幣、韓元及新加坡幣在同期間也呈現止升回貶的狀況,資金流出亞洲的疑慮再度升溫,將對資本市場中外資持股比重高或位階較高的個股造成壓力,因此,操作上可將焦點置於內資著墨較深的標的,選股時應以選股不選市為主。 在29大類股中,近期電機類股表現最為強勢,當中以半導體用鑽石碟供應商中砂(1560)、越南主要機車機構件供應商豐祥-KY(5288),及從事金屬熱處理加工業務的高力(8996)各擁題材表現。 中砂5月營收創新高,已是連續3個月創新高了,在毛利率部分也提前挑戰38%的高標水準,另就其鑽石碟營運狀況來看,台積電(2330)3奈米的鑽石碟目前滲透率已達7成,在美光的鑽石碟滲透率正朝向目標3成推進,後續將挹注其營收表現。整體而言,半導體產品出貨將維持高檔,預估下半年毛利率逐季走高,在營運正面表現下,有助推動其股價表現。 豐祥-KY雖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毛利與獲利,不過機車業務在疫後逐步回復,市場預估有望回到2019年水準,休閒車輛受惠北美客戶新專案挹注,將推升整體營收成長,另在健康器材領域的發展也將見成效,亦將帶動其業績成長,預估營收將逐季走升,2022年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NO.1306期 2022-06-18
國際財經觀測
那斯達克牛頭已現? 美國經濟 股市現況很弔詭!
美國通膨率下降,讓那斯達克指數暴衝,從熊市拉回至修正區,接下來呢?是進入牛市?還是「熊市中的牛市」?現在連專家都摸不準,但投資人或許可以從美元走勢來觀察<br /> <br /> 那斯達克指數去年11月中創16057點新高,6月17日下跌至10646點、創2年新低後,跟最高點相較已累跌33.7%,為14年來跌幅最大的熊市。但隨後快速回升,尤其美國7月通膨年增率拉回至8.5%,讓那指8月15日收13128點,跟6月低點相較累漲逾23%,雖然跟11月新高相較仍下跌約18%,但至少已從熊市拉回至修正區。其能否繼續上漲?專家認為還要看美國通膨壓力如何影響聯準會的升息態度!<br /> <br /> 外匯經紀商萬達(OANDA)分析師莫亞(Edward Moya)說,若通膨持續降溫,牛市將進一步往上走。那斯達克指數在55個交易日內累漲20%而回到牛市,反映大量投資人放棄這是那指熊市反彈的看法。<br /> 美國銀行策略師霍爾(Jill Carey Hall)指出迄8月5日止的1週,美銀的法人客戶持續大買科技股達33億美元,創1週流入金額新高。<br /> <br /> 7月通膨率拉回是推升美股主因,但包括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等專家仍對通膨發出警訊。他認為美國目前通膨問題仍非常嚴重,問題不會自動消失,經濟在未來可能還要面對頗為動盪的日子。霍爾也警告,部分投資人認為已經大跌的科技股可做為防禦性類股,但這想法可能帶來風險,因為那指成分股獲利持續落後標普500大企業的獲利表現。<br /> <br /> 投顧Ingalls & Snyder首席投資策略師格里斯基(Tim Ghriskey)說,雖然美股迄8月12日止的週線連4紅,但他認為現在仍未是宣布熊市結束的時間,因為市場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利空消息。不過,若有利空,會是美股觸底的好機會。資產管理公司SLC Management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總經理穆拉基(Dec Mullarkey)說,通膨壓力拉回是股市大利多,並同時指出,即使年底美國通膨率可能降至7%或以下,核心通膨率可望低於4%,但仍然是聯準會目標水準2%的2倍。<br /> <br /> 財富管理公司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最近就認定那指已擺脫熊市而重回上升走勢;但華爾街對目前美股牛、熊市的定義與看法仍各有不同見解,標普道瓊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資深指數分析師史沃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把那指從6月低點回升逾20%後仍低於去年11月的最高點的走勢,形容為「熊市中的牛市漲勢」!
NO.1315期 2022-08-20
美中科技戰新回合開打 晶片股牽一髮動全身
美中科技戰早在川普執政時已經開打,現在到了關鍵十字路口,因為全球晶片廠商將很快被迫在兩國之間選邊站,但不管最後鹿死誰手,可以肯定的是,戰況打得愈激烈,對晶片股反而愈有利!&lt;br&nbsp;/&gt; &lt;br&nbsp;/&gt; 美中科技戰早在川普執政時開打,隨著美眾院議長裴洛西這次訪台,加上美國國會通過晶片法案與政府擴大晶片禁令,限制14奈米以下製程輸往中國等,讓外界認為這場科技戰進入新一回合。&lt;br&nbsp;/&gt; &lt;br&nbsp;/&gt; 美、中在人工智慧、生技和半導體等高科技業搶當世界領袖,尤其晶片業更是當中最重要,因為從智慧手機、家電、汽車、數據中心乃至軍備各個領域全都需要晶片,已成為國家與經濟安全的基礎。&lt;br&nbsp;/&gt; &lt;br&nbsp;/&gt; 中國多年前提出2025年藍圖,到時國內所需晶片要有7成為本土生產。美國7月底通過晶片法案要以520億美元補貼美國晶片業,其中390億美元鼓勵業界在美國興建新晶圓廠來供應自家市場。當全球前兩大經濟體都要晶片自給自足,美國不斷擴大對中國晶片禁令,中國無所不用其極去拿技術,甚至在裴洛西訪台前醜話說盡,訪台後高調軍演,供應鏈諮詢公司Supply&nbsp;Wisdom創辦人瓦西沙(Atul&nbsp;Vashistha)認為,這顯示中國把國家安全優先於全球合作,因此晶片商最終勢必要選邊站。&lt;br&nbsp;/&gt; &lt;br&nbsp;/&gt; 曾擔任美國國土安全部副助理部長、現為顧問公司Red&nbsp;Branch執行長的羅森茲威(Paul&nbsp;Rosenzweig)指台海局勢讓企業尤其晶片與科技業者了解到,其跟中國有往來的業務可能承受風險。美國正考慮禁止美國晶片設備出口至中國的記憶晶片生產商,這將衝擊南韓的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等在中國的生產運作。&lt;br&nbsp;/&gt; &lt;br&nbsp;/&gt; 鎖定半導體的投資公司NZS&nbsp;Capital分析師巴斯蓋特(Jon&nbsp;Bathgate)認為,在台灣與南韓的晶片大廠可能會因為幾個關鍵因素而站在美國那一邊,雖然美國在晶圓代工上落後亞洲,但其為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設計與設備的領袖。巴斯蓋特表示相對於中國,美國擁有大量優勢而成為台、韓晶片商重要的投資與合作對象,尤其美國晶片法案禁止任何取得美國政府補助金的晶片商,在10年內不能擴大與提升在中國的晶片廠運作,不少專家認為,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正在重新考慮美中科技戰下的策略。&lt;br&nbsp;/&gt; &lt;br&nbsp;/&gt; 像三星電子已在德州砸下170億美元興建晶圓廠,而台積電(2330)也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蓋廠。巴斯蓋特說,驅使晶片商在美國蓋廠的重大考量,就是能繼續獲得美國市場與科技。有南韓官員透露,韓商有幾個在中國生產晶片的投資案可能被迫放棄。&lt;br&nbsp;/&gt; &lt;br&nbsp;/&gt; 根據波士頓諮詢顧問集團(BCG)資料,美國占全球80%晶片設計設備、超過一半的核心晶片設計智慧財產權、和約一半晶片生產設備。這表示亞洲晶片業必須依賴美國的設計與硬體,才能生產高科技晶片,且台、韓晶片商的主要大客戶都是美國企業。
NO.1314期 2022-08-13
美晶片好轉前先設路障 15檔半導體未來飆股仍寫佳績
儘管市場普遍認為晶片業景氣在高庫存與需求弱下將愈來愈弱,專家甚至預測在年底前將再下跌至少15%。不過,長線投資人不妨聚焦未來兩年業績仍被看好的15檔半導體相關個股。<br /> <br /> 晶片股漲跌趨勢向來是觀察股市與經濟表現的重要指標,另外彭博報導,美國國會通過歷史性520億美元晶片法案,限制性條款,台積電、三星、英特爾難在中擴產。因為晶片應用範圍廣大,從家電、汽車、電子設備、數據中心、電玩到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都需求大量晶片。<br /> <br /> 資產管理公司Miller Tabak + Co.資深策略師馬利(Matt Maley)說,若大環境不利晶片業,即令人對其他產業的需求產生疑慮,對股市來說是一個令人不安的預兆。他認為需求持續下跌情況,顯示目前經濟持續放緩並將轉為衰退。<br /> <br /> 投資公司Ingalls &amp;amp; Snyder投資組合策略師格里斯基(Tim Ghriskey)也認為晶片業疲弱已出現警示,因為幾乎各個產業都需要使用晶片,尤其應用在大部分基礎設備,反映民眾與企業擔心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加通膨壓力不斷攀升而減少消費與投資。<br /> <br /> 美國Mirabaud證券資深股票買賣交易員迪克遜(Jim Dixon)認為在美光看壞前景後,下半年半導體產業趨勢頗為不妙。因為美光的評論顯示智慧手機、數據中心到整體非必要性消費性產品的需求疲弱,可能成為晶片業獲利衰退的序幕。另外,媒體也報導強如台積電(2330)也表示其重大客戶削減年底前的晶片訂單。<br /> <br /> 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7月底預期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將成長7.4%至6392億美元,增幅低於其原先預測的成長13.6%,更遠低於去年的成長26.3%。至於明年銷售將下跌2.5%至6231億美元。顧能副總裁哥頓(Richard Gordon)強調,雖然情況可能會比他們的預期還要差,但明年可能觸底,然後銷售在2024年開始回升。<br /> <br /> 雖然新冠肺炎爆發期間,市場對智慧手機與PC需求大增,所需晶片量大增,晶片廠產能變緊繃,排擠到其他產業而引發晶片短缺問題,導致晶片價格走高和生產延宕等問題。但今年手機出貨量預估值已從15.7億支下降至14.6億支。另外今年PC出貨量可能下跌9.5%。<br /> <br /> 哥頓強調當智慧手機需求量減少近1億支,立即讓晶片供過於求而拖累晶片價格大跌。像現代汽車、諾基亞和ABB等大型製造商都表示已看到晶片短缺情況在減緩當中。
NO.1313期 2022-08-06
另類觀察
金 木 水星愛恨情仇未了 只宜期待跌深反彈財利
跌深反彈是目前市場較占版面的聲音。就在太陽與木星進入刑剋區,而金星也和冥王星刑剋,火星更是試探冥王星的負能,台股來到了&lt;br&nbsp;/&gt; 牛年一山還有一山高的起漲點,而老虎年過了一半的目前,市場圖的卻是萬五守衛,一年半來的辛勞希望可以在金木合相的情況下獲得撫慰,而市場目前最樂觀的期望也只不過是跌深反彈。太陽進入巨蟹座,代表下半年已展開序幕,台股到底止跌了沒,且讓我們用天星的「另類觀點」角度繼續看下去。&lt;br&nbsp;/&gt; &lt;br&nbsp;/&gt; 時序進入7月第1週。太陽進入了巨蟹座,也開始合相天王星,對於近期表現受到委屈的高科技股而言,有機會獲得市場期待的跌深反彈機會。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只因為和天王星合相的太陽,同時也在這個時候進入木星的刑剋區(應該是木星進入),代表的現象是,整體國際財金市場的負能還是處於烏雲罩頂狀態。&lt;br&nbsp;/&gt; &lt;br&nbsp;/&gt; 而值得留意的是,由於金星和木星的合相正逐步消逝中,水星也在這個時候與處於逆行狀態的海王星進入不協調的四分相位,即使火星對於水星釋放合相磁場,投資市場的危機還是不宜掉以輕心,機會財利的確迷人,但打帶跑的策略與動作必須靈活。&lt;br&nbsp;/&gt; &lt;br&nbsp;/&gt; 時序進入7月11日這一週。太陽與木星的刑剋解除了,轉而出現的是天王星開始合相太陽,代表市場的不安氣氛獲得了舒緩,而高科技類股又再度獲得了投資市場的青睞。&lt;br&nbsp;/&gt; &lt;br&nbsp;/&gt; 因此,對於本欄讀者而言,最值得仔細思考的旺財策略,應該就是如何在天王星委屈的時候買入高科技股,而在高科技股受到太陽照拂發亮的時候調節營造機會財利。
NO.1308期 2022-07-02
天梁 天同逢凶化吉 六月下旬五星連珠物極必反
通膨一再創新高,Fed只能暴力升息,原本消費力減弱,更加重消費者及企業負擔,經濟怎麼會不衰退?同時打擊資產價格,美股一再暴跌,是對無法解決通膨的「絕望」。 股市如人生,都會有一段低潮歲月,一直往下沉,見不到翻轉的希望,筆者走過的人生歲月,特別能體會。筆者曾經在預官退伍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失業,當時的絕望痛苦,有如6月以來不斷下跌的台股。但筆者幸而當時研究紫微斗數,因為其中呈現人生運勢的起伏轉折,可以在困境中看到黑暗隧道那頭的曙光。 筆者上次提到6月丙午月的流月命盤,有天梁祿及天同祿「雙祿交馳」,應該看好,為何到6月中旬仍未見到?這與星系涵義有關,天梁星大家皆知,乃「逢凶化吉」,必先遇凶才能遇難呈祥,天同亦有相同涵義,也是到最後才有福分。因此,意味6月下旬附近台股應能擺脫不斷下跌,多頭開始抵抗,逮到機會展開反攻。 台股在黑暗隧道中,傳來聯電(2303)的好消息,公司接到車用大訂單,加上許多IC設計股在不景氣中,營收竟有佳績,可見得「衰退」中仍有明燈。而且,拜登一直未具體宣布對中國輸美關稅政策,可能是戴琪反對?但看看7月吧?拜登、習近平會有對談,在這之前宣布降關稅也有可能,此事對打下通膨助益很大。況且,油價已在回跌,7月初公布的通膨非常有可能不再創新高。
NO.1307期 2022-06-25
日木刑剋 金木合相 營造短利 最壞情況已經出現
熊出沒,小心!美國股市進入熊市的聲音出現了,只因為美國5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意外衝上10年來新高到達8.6%的位置,市場擔心聯準會(Fed)將會加速升息,而時間也將會拉長,甚至於9月暫停升息的希望也渺茫了。 巧的是,這個時候正巧是金星進入土星的刑剋區,而太陽和海王星的刑剋也正如火如荼。就在筆者撰文的當下,台股盤中一度跌破16000點,大熊出沒,生人迴避。而這些訊息早在1304期本欄中獲得觀察,再度陷入整理的狀態如期出現,然最壞情況已經出現的看法依舊不變,且讓我們繼續用天星角度觀察後市情形。 時序進入6月20日這一週,太陽準備離開雙子座,進入巨蟹座,而攜帶的禮物就是海王星的刑剋,因此,接下來的市場消息應該會出現在房地產市場上,而這是一種弱化現象的開始。因為,進入巨蟹座後的太陽將會和木星產生刑剋相,屆時國際財金恐怕還是不免一場混亂,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股票市場。 不過幸運的是,水星進入了木星合相區,舒緩了太陽與木星的負能量,再加上冥王星與水星的合相也逐步上場,由此看來,接連不斷地跌勢可望獲得舒緩,而急跌尋找具短線題材的標的,營造短線機會財利。 時序進入6月27日,6月最後一週。巨蟹之月,展開序幕,而木星和太陽的刑剋也如火如荼,全世界投資市場的震盪可想而知,而房地產將會是市場矚目的重要焦點部位。由於金星進入了木星的合相範疇,國際上的財金訊息容易出現雨過天青的現象,加上水星也正在往與火星六合、土星三合的路上,因此相對看來,這一週的市場比起上週要正向多了。
NO.1306期 2022-06-18
複製連結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