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電視台
|
非凡新聞台
|
非凡商業台
|
非凡商業周刊
|
非凡優購
每週五出刊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NO.1305期
2022-06-11:
急攻不易下有撐 朝萬七箱形墊高
2022年7月07日 星期四
非凡商業周刊
樂健非凡
非凡電視
非凡大探索
錢線百分百
財經八點檔
非凡Morning Call
前瞻大趨勢
特別企畫
非凡引爆點
市場雷達掃瞄
瞄準焦距
盤面跳動
題材選股
最錢線
訂閱方案
非凡新聞網
新聞總覽
政治
產經
金融
科技
國際
理財
房產
生活
娛樂
專欄
影音
其他
節目影音
非凡Morning Call
錢線百分百
錢線快報
新聞午夜場
新聞Talk Show
財經8點檔
新聞特攻隊
就市論勢
大特搜
財經關鍵對話
趨勢進化論
熱搜關鍵字
財經懶人包
科技GIVE ME FIVE
科技看非凡
開箱爆爆
數位創商機TCloud
非凡好厝邊
富比士地產王
房市最速報
盈盈來看厝
移動未來式
News金探號
帶路玩家
非凡大探索
美食按個讚
360行向前衝
直擊生產線
台灣真善美
活力新台灣
台灣名人堂
去哪藝起玩
非凡商業台
節目影音
股市現場
全球新觀點
只要錢長大
股海揚帆
股市周報
名師影音
金融曼哈頓
股市達人
金融百分百
股海飛揚
股市將軍
股市羅賓漢
前進關鍵碼
股市王牌
大戶籌碼論
非凡商業周刊
線上訂閱
傳真訂閱
前期雜誌總覽
大腕看市場
財經觀天下
題材選股
理財俱樂部
另類觀察
營收預估
前瞻大趨勢
最錢線
景氣與生機
國際財經觀測
瞄準焦距
電視節目表
非凡電視台
非凡商業台
首頁
第1305期 2022-06-11出刊
NO.1305期 2022-06-11出刊
急攻不易下有撐
朝萬七箱形墊高
台股汽車圖鑑 飆速前進!最強車概股大公開
跟著除權息節奏賺價差 掌握5撇步 獲利手到擒來
6月選股不選市 3族群暗藏鋒芒有戲唱
糧食危機禍不單行 食品 化肥下波換誰起飛?
價值投資3.0當道 搜出護城河績優千里馬股
<< 前期總覽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熱門文章
精選文章
國際財經觀測
李嘉誠的超完美避險 現在危機入市越南正好?!
特別企畫
完美風暴投資術 想上場 非得抓對方向不可
特別企畫
下半場台股兵推 多空攻防!法人 專家擘藍圖
特別企畫
台股汽車圖鑑 飆速前進!最強車概股大公開
題材選股
電動車飛躍成長 資金蜂擁 概念股誰最靚?
瞄準焦距
護國神山夠穩當嗎? 黃金10年願景達陣有望!
特別企畫
大退潮之後 不裸泳好股
特別企畫
大退潮之後 不裸泳好股
最錢線
7月除息大作戰 搭3大要點鎖定質優股
產業脈動
產業強弱物極必反 觀光 航空 汽電相關谷底復甦
題材選股
儲能系統勢在必行 台股電力公司概念整軍待發
市場雷達掃瞄
10大熱門ETF擁錢潮 存股族 小資族進擊攻略
特別企畫
下半場台股兵推 多空攻防!法人 專家擘藍圖
國際財經觀測
貫徹5大投資策略 就算熊市也能找到投資機會
本期精選
特別企畫
台股汽車圖鑑 飆速前進!最強車概股大公開
上海封城、中國汽車業首當其衝!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4月大陸汽車銷量為118.1萬輛,月減47.1%、年減47.6%,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根據重點企業提報的週報數據推算,5月汽車行業銷量預計為176.65萬輛,月增49.59%、年減17.06%,累計今年1月至5月銷量預計為945.7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13.11%。 在景氣面臨下滑風險後,中國大陸開始加碼振興措施,中國財政部、稅務總局將在今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對價格不超過人民幣30萬元、排氣量2000cc以下的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預估每輛車可節省5000元~1000元人民幣不等的金額,另外工信部、商務部也公布新能源車下鄉活動細則,時間從6月至12月,有多達26家車企參與,在中國救市措施陸續公布下,2022年中國汽車銷量將有機會止跌回升。 汽車產業在全球近年都維持每年8000萬~9000萬輛銷量的區間,雖然整體量能並未再大幅提升,但產業內的創新卻不斷進行中。以現階段市售車標配或陸續標配的產品來看,自動駕駛、48V、車內影音娛樂這3大項產品將是各大車廠除了安全性與操控之外的決勝點。 過去汽車所搭載的是12V電力系統,然而在近年車內電子產品大增的趨勢下,12V傳統電瓶已不足以供應整體電力系統,加上小排量引擎趨勢明顯,所以歐美車廠在2018年之後積極導入48V輕混系統,以便能讓車輛更有效整合車內所需高壓的配備:如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等。 在48V輕混系統逐漸普及後,當中的被動元件、功率半導體用量就急速上升,主要在於48V輕混系統將傳統引擎的起動馬達與發電機整合為一個起動發電機,它對於電流的轉換以及電壓要求相對過去更高,故看好相關公司未來的商機成長,如:被動元件的國巨(2327)、立隆電(2472);第三代半導體的環球晶(6488)、中美晶(5483)…..等;高效二極體的朋程(8255)、德微(3675)、強茂(2481)…..等。
最錢線
跟著除權息節奏賺價差 掌握5撇步 獲利手到擒來
時序來至6月後,要開始留意一年一度的除權息行情,今年有兩大點比較值得留意,第一、去年各大上市櫃公司都大賺,因此今年在配息上多數都相當的大方,加上股價多數也都在相對較低的位置,殖利率算一算都要比往年來得高。第二、今年遇到「升息循環」開始,全球資金開始緊縮,股市當然就首當其衝,今年至6月初為止,外資全年賣超7000多億元的台股,或多或少會影響今年的除權息行情。 不過沒有關係,我們在選股上盡量找具有下列特性的股票,(1)股價位置相對較低,有很多好的個股,股價都在「年線」之下,這些個股就很值得留意,如果找股價位置過高的個股,雖然短線上看起來表現很強勁,但很有可能一回檔補跌,不但賺不到股利、還賠了價差。 (2)本益比相對較低的個股,也同樣值得我們來留意,如果外資資金一回籠,要填權息的速度也會比較快。 (3)找經過一段時間整理的個股,筆者相當喜愛注意這種股票,這樣子的股票要嘛不發動,一發動起來,上漲的速度會相當快,自然也就比較容易賺到股利與價差,特別可以留意當大盤拉回大跌時,有哪些股價特別的穩定,就特別容易處於整理完成、準備上攻的狀態。 (4)盡量找「投信」法人持續加碼的個股,通常是具有中長線的題材,投信才願意持續的抱著。(5)若是要跟著「外資」買,要留意外資買盤是不是穩定抱著的,不要有的是假外資忽多忽空,今天買、明天賣的話,通常有主力在裡面,這種股票就盡量少碰。 附表列出近期已公布要除權息之個股,市值要大一點才有看頭,通常會建議買市值大一些、最好超過1000億元的個股比較穩健,市值太小的個股通常會有流動性風險,投資人要考慮一下這個因素。 以近期即將要除息的個股來看,6月10日的台驊投控(2636)算是航運股除息的重點第1棒,去年EPS大賺27元多,今年即將配現金股利13元,以6月6日收盤價約137.5元來看,殖利率高達9.5%,令人不得不留意。
瞄準焦距
6月選股不選市 3族群暗藏鋒芒有戲唱
台股這波在15616點觸底反彈超過千點以上,突破黃金分割率0.382約16763點以上,算是強勢反彈,雖然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但是,預計6月行情還是會震盪反覆測試第2隻腳,個股表現格局。 首先是通膨壓力雖減輕,但能源、食品價格恐會在高檔維持一段時間,因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自升破5%以上後,成屋及新屋銷售量大減,周邊材料價格明顯下跌,芝加哥木材期貨較3月初高點回挫高達5成。 肥料價格大漲有其侷限性,因農民無法獲利就降低耕作意願乾脆不生產,氨氮化肥期貨價每公噸大跌30%以上,最會漲的小麥已盤頭明顯下跌,但儘管如此房屋價格還在新高附近,食品如牛絞肉價格年漲15%,冷凍肉品年漲16%,尚未有力竭現象,糧食上漲10%等於全球GDP減少0.25%~0.5%。 原油方面,歐盟6月同意對俄羅斯逾3分之2石油實施禁運,雖然OPEC+考慮會增產但需時間討論,加上時序進入燃油用油高峰,汽油價格愈小不易,因此能源價格看來還在高檔,能源上漲10%等於全球GDP減少0.2%~0.4%,因此狂鷹仍不時困擾股市。 近日困擾電子股是砍單疑慮以及庫存大增壓力,驅動IC廠大砍晶圓代工投片量幅度高達2~3成,聯發科(2454)砍第4季訂單30%~35%,高通砍訂單約10%~15%,大陸手機品牌廠小米、OPPO、vivo未來幾季將砍單約2成,等於智慧型手機今年衰退3.5%,電視今年出貨預期會衰退5%,筆電今年出貨則預期將下滑14.9%。 確實消費型電子產品庫存大增,但這是「果」,「因」為中國封城所致,5月大陸續解封,PMI因解封明顯揚升,估中國各地鼓勵消費的地方性政策早已遍地開花,5月解封以來,如廣東實施以舊換新政策買新能源車,每輛補貼1萬元人民幣,海南、天津等地消費補貼、消費券等。 特斯拉5月前3週的汽車零售銷售量較上個月增加34%,單日電動車產量達到2600輛,理想汽車5月交付11496輛,年增率達165.9%,所以,6月PMI有機會持續揚升。
產業脈動
糧食危機禍不單行 食品 化肥下波換誰起飛?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超過2年,經濟活動受到影響,但基礎生活需求並未改變,農糧需求穩定成長,但生產與運輸人力受阻,導致糧食出現供需吃緊現象,因此2020年來,黃豆、玉米與小麥等基本農糧價格緩步走高,國際間因擔心糧食供應不足,紛紛開啟出口管制。 雖實施管制的多為產量有限的小國,因此出口管制影響全球糧食供給有限,但在供需吃緊之下,出口管制仍激勵農糧價格走勢,並且全球陸續出現「反聖嬰」現象,全球最大黃豆出口國巴西的部分田地嚴重缺水,高溫導致黃豆作物嚴重受損,帶動芝加哥黃豆期貨價格持續走高,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也因產量憂慮而上揚,加劇糧食通膨疑慮。 農糧危機禍不單行,今年俄烏戰火導致缺糧狀況持續惡化,因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俄羅斯也是糧食出口大國,烏、俄兩國的大麥和小麥出口合計占全球需求量的3分之1。 普丁2月下令侵略烏克蘭之前,烏克蘭每月透過海運出口約450萬噸的小麥,但隨著戰爭開打迄今,俄羅斯軍艦封鎖黑海,阻斷烏克蘭港口的海運糧船進出,僅能透過火車或是多瑙河上的小型河港出入,這大大限制了出口的糧食數量,並大幅提升貨運成本。 聯合國估算目前約有2000萬噸的穀物滯留烏克蘭無法出口,導致全球糧食市場面臨供給不足的壓力,加上俄烏交戰時間較市場預期長,目前仍未見停火曙光,能源與糧食價格高漲讓許多國家難以消受,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也於上個月發出警告,全球可能會進入經濟成長趨緩、通貨膨脹持續的高風險狀況,亦即停滯性通貨膨脹,將讓更多人陷入饑荒。 原物料價格快速攀高,導致經濟衰退的系統性風險提升,因此今年以來全球股市皆呈現弱勢回檔格局,尤其從資金流角度觀察,全球資金由高本益比的科技類股流出,轉向原物料等相關族群避險,因此原物料族群今年以來相對抗跌,甚至出現逆勢上揚的表現,台股中食品族群表現也相對亮眼。
理財俱樂部
價值投資3.0當道 搜出護城河績優千里馬股
在過去資金寬鬆,股市不斷漲升,市場資金追逐成長股,尤其是獨角獸、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但是資金緊縮後,投資人開始轉回價值投資,檢視本益比,資金轉入大型龍頭股,即使產業已在高原區,只要公司穩健經營,每年配發現金股利,就能對抗高通膨、高利息,避免非必要損失。 股王矽力-KY(6415)在資金寬鬆時期,股價從2020年3月低點666元漲至5490元,大漲7.24倍。當美國開始升息,矽力-KY慘跌至2320元,也只花了5個月時間。同時間我們可發現大型產業龍頭股反而相當穩健,尤其是股息穩定發放的像是台塑(1301)、鴻海(2317)、華碩(2357)等。 本文透過5個指標,選出適合價值投資的產業與個股,分別為(1)公司成立超過20年以上;(2)連續配發股利超過10年以上;(3)殖利率超過5%;(4)產業龍頭股;( 5)股息配發率5成以上。 NB及PC產業曾經在台灣經濟成長時扮演重要角色,過去1997年5月英業達(2356)股價最高428元,華碩1997年4月股價最高890元、廣達(2382)1999年6月曾有850元的高價。不過近年成長性趨緩,只有在疫情嚴重期間因為在家工作使NB及PC出現近幾年少見的大幅成長。 華碩受惠顯示卡及PC需求暢旺,去年獲利大放異彩,品牌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3率3升」,淨利大增68%,創下歷史新高,全年EPS達60元。今年首季EPS14元仍是同期新高,但第2季展望相對保守,預估PC與零組件會下滑1成起跳,且預期短期營業利益率將落至全年目標6%之下。 共同執行長胡書賓法說會上表示,隨著進入下半年傳統季節性旺季,相關庫存可望回到正常健康水準,第2季優先備的材料是用於新品,連續30年配發股利,合計335.56元,近5年股息配發率超過8成。 廣達去年合併營收達1.13兆元,年增3.54%,筆電出貨7530萬台,年增25.9%,創歷史新高,EPS8.73元。不過首季獲利年減4.84%,EPS1.75元,創近7季新低。此次上海封城嚴重影響,上海廠區主要生產特斯拉車載和蘋果的筆記型電腦等,都是高單價商品。預估本季筆電出貨減少2成,6月底希望恢復100%產能。
前期周刊
大退潮之後 不裸泳好股
NO.1308期
2022-07-02出刊
下半場台股兵推 多空攻防!法人 專家擘藍圖
NO.1307期
2022-06-25出刊
完美風暴投資術 想上場 非得抓對方向不可
NO.1306期
2022-06-18出刊
台股汽車圖鑑 飆速前進!最強車概股大公開
NO.1305期
2022-06-11出刊
聽牌! 死貓跳 熊反撲
NO.1304期
2022-06-03出刊
超級大基建商機 股市新賽局 贏在起跑點
NO.1303期
2022-05-28出刊
可以抄底了嗎? 看清楚!掉下來的是禮物 還是刀子
NO.1302期
2022-05-21出刊
滿足?! 世紀大轉折
NO.1301期
2022-05-14出刊
價值股時代 選對股就跟撈到寶一樣
NO.1300期
2022-05-07出刊
新ETF大百科 跨市商品全攻略登場!
NO.1299期
2022-05-03出刊
焦點推薦
前瞻大趨勢
短期V轉難度高 萬六反覆打底為佳
美國聯準會5月利率會議決定升息2碼,鮑爾釋出6月不會升息3碼的訊息,一度讓美股反彈,不過6月和7月仍會各升息2碼的論點仍在,加上擔憂經濟走疲,因此美股仍舊疲弱。尤其是美國4月非農就業報告優於預期,增加42.8萬人,失業率為3.6%,使得市場認為聯準會將更積極地緊縮貨幣政策,造成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3%。 不過,最令資本市場擔憂的事將於6月開始,聯準會將於6月1日起開始縮表,每個月475億美元,9月1日起縮表力度加倍至每月950億美元,加上升息趨勢仍將持續,研判將大舉自市場上收資金,美元指數越過104關卡,非美貨幣呈現貶值趨勢,因此,全球股市恐於未來一段時間呈現不安定走勢。 疫情的干擾與升息,已讓美國製造業指數轉弱,4月ISM製造業指數為55.4,較3月的57.1明顯下滑,顯示經濟走疲壓力增。由於美4大指數呈現破底,走勢也屬於偏空格局,故後續除了關注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等通膨數據外,5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公債殖利率、油價等也不容小覷。 台灣4月出口414.6億美元,年增率18.8%,連續22個月正成長,推估5月出口將有機會維持成長格局呈現連23紅。不過3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1分,較2月減少3分,燈號由黃紅燈轉呈綠燈,且領先指標續跌,同時指標連4個月走跌,顯示景氣擴張力道趨緩,須密切留意兩岸疫情之變化。 此外,4月台灣製造業PMI續跌1.5至56.3,其中新增訂單轉為緊縮及生產指數擴張速度大幅趨緩,是4月製造業PMI擴張速度趨緩的主因,透露出需求端正在減緩。倘若聯準會加大升息動作與擴大縮表、俄烏戰爭持續造成原油上漲,及中國堅持清零政策使得供應鏈中斷等,將讓市場對台灣6月的總體經濟數據擔憂。
NO.1301期 2022-05-14
提防下探16162 提高現金是最好策略
之前提到「Q1的全球股市將是充滿險惡的一季」,沒想到險惡仍延續到4月份,4月份的台股不僅外患持續,內憂也陸續出現,使得台股指數從3月31日收盤的17693點一路往下,中間的反彈也無法過高,跌到筆者截稿前低點已到16579點,不到1個月就跌了1114點。 這其中當然國內疫情重新爆發且擴散迅速是一個因素,但更大的因素在於中國疫情的封城範圍愈來愈大,台商電子廠的大本營都壟罩在封城的區域內,在封城時間一再延長,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下,就算廠商拿到復工白名單,也要面臨缺料以及物流運輸的問題,在華東供應鏈整個4月都面臨停工無法出貨的情況下,國內很多上市櫃公司不僅4月營收可能腰斬,現在大上海地區還不知道何時能解封,加上北京可能又要開始封城,原本可能Q2轉旺的產業恐怕也將面臨衰退。 台股以電子股占指數大宗,此次封城影響最大的還是在電子族群,這對台股的反彈將是一大阻力。指數近期在跌破年線後,技術面上已經呈現完全空頭排列,若反彈能站回17000點已經是萬幸,不排除還有下探去年10月低點16162點的可能。 講完內憂,來講外患。今年Q1最大的兩個外患,就是美國升息跟俄烏戰爭輪流來,近期俄烏戰爭的利空鈍化之後,市場的焦點又回到5月的FOMC會議,雖然目前5月升息2碼已經是市場共識,但近期「超級鷹」的發言,使得市場對6月再升息3碼的預期大大提高。 另外,原物料及農糧大漲讓通膨問題更加嚴重,民生用品及食物價格都上漲的情況下,可支配所得減少,連帶開始削減非生活必需品的花費,購買力下滑的問題已經浮現,美國TV及全球手機Q1的銷售都下滑,加上中國的封城清零也讓中國的消費性需求降低,台灣的IC設計以及代工也陸續傳出訂單下修的情況,預計消費性電子可能要1~2季才能夠解決庫存問題,而這點也可以從費半指數率先破底看出端倪。 目前中國的封城清零造成供應鏈大亂、物流能量受阻及運費飆高,連帶又使得產品的終端售價提高,降低消費者購買意願,以目前電子產業的訂單才開始下修來看,未來將會陸續傳出個別產業及公司下修出貨預期,加上金融股也有潛在的美債虧損問題,台股5月就算有520行情,恐怕也只能以反彈視之。
NO.1299期 2022-05-03
盤整築底保衛戰 4大利空強勁考驗
清明節過了,台股向下變盤,指數在4月7日跌破年線、4月18日跌破17000點關卡後,連續2個交易日都彈升回到萬七之上,但見成交量卻是僅有2271億元,台股指數目前壓在年線17396點與半年線17666點之下,而年線扣抵去年4月高點區17076點至17709點,使得年線目前已開始每天向下滑落2點,到了5月份,年線會稍微上升,但是到6月、7月年線扣低去年高點,年線又將開始往下滑落。 台股4月以來,單日成交量較多的只有4月7日的3106億元與4月11日的3002億元,4月12日以來都只有2000多億元的量,不足強攻上漲,只可盤整築底!尤其是外資今年以來已賣超6000多億元,若外資沒有強力買超,帶動股市大量上攻,指數短時間很快要回到年線與半年線之上,不太容易! 台股目前面臨4大利空的挑戰,包括俄烏戰火未停;美國Fed在3月升息後,又可能在5月升息2碼,並開始縮表;國內疫情嚴峻,感染人數續增;中國大陸疫情惡化,上海封城,長三角工業區台商營運受影響。 俄烏戰爭自2月24日開打以來已逾55天,烏克蘭被俄軍炮火摧殘,4百萬~5百萬人民逃離家園,目前俄軍正集結大批軍隊攻打烏東頓巴斯地區,在歐美國家支援下,烏軍能否守住?俄軍能否打得下?或許就是俄烏戰爭勝負最後關鍵!不過,俄烏戰爭已經對國際油價、原物料與貴金屬價格造成巨大之影響,進而引發國際通膨卻是不爭之事實!戰爭一日未結束,國際股市一日難以重振多頭! 除了俄烏戰爭之外,美國Fed今年升息的動作也讓美股驚嚇連連,尤其是某些Fed理事們的「鷹派談話」,常常引發隔日美股大跌;美國3月CPI年增達8.5%,雖然市場認為這可能是美國CPI年增到頂的可能,但是,這個CPI恐怖的數據,難免引起Fed在5月可能升息2碼,並且開始每月縮表950億美元,Fed今年陸續可能升息動作,也將壓抑著美股多頭上攻的力道,當然,美股無力大漲,台股要強力走高並不容易。 目前國內確診人數每日增加,所幸輕症者多,重症者少,但疫情的惡化又會影響到民間消費與人員流動,社會活力亦受影響,所幸台股已漸漸適應「每日千人染疫」的氛圍;倒是上海疫情封城,引發長三角工業區台廠營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若拖到「五一復工」4月合併營收會受到何種程度影響?供應鏈受影響程度為何?
NO.1298期 2022-04-23
景氣與生機
4大族群雪中添炭 矽晶圓 資料中心 網通 生技
雖政府目前政策皆朝向與疫情共處方向推進,不過持續增加的染疫人數仍不免影響市場情緒,另外,自2月24日開打的俄烏戰爭已逾2個月,仍未有化解跡象,對於已高漲的物價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國大陸重申清零立場,其防疫政策短期內難以動搖,然而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在清零的立場下,必定影響全球各項商品的供應,另由於其封控措施,信評機構惠譽下調其2022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因此其供給面所造成的物價推升將加深通膨壓力。為壓抑通貨膨脹,各國央行大多祭出升息與縮表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其中,美國在3月下旬升息1碼,5月升息2碼,由聯邦基金利率期貨所推估的機率值觀之,6月升息2碼的機率逾8成,且於6月1日要展開為期3個月的第1階段縮表進程,資金回美的趨勢將壓抑資本市場表現。 整體而言,股票市場面臨通膨與資金縮緊雙重壓力,此時在操作上就要思考在緊縮貨幣政策及原物料緊缺下的受惠股有哪些?以及哪些產業或族群成長動能仍保持正向,這將是後續要持續關注的標的。 雖然在資金緊縮壓力下,半導體相關個股評價受到調整,不過受惠半導體廠商持續擴產、資料中心推動半導體相關需求下,市場預估在2026年前矽晶圓需求將以8%的成長率增長,在供給部分,新產能需要2~3年建置,產能大宗要在2024年才會開出,因此矽晶圓市場2022年與2023年仍將呈現供不應求,矽晶圓廠商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另外,在矽晶圓合約價格上漲及第1季季底拉貨效應之下,矽晶圓3雄的環球晶(6488)、台勝科(3532)、合晶(6182)營收持續增長,其中,環球晶累計至4月營收成長8%、台勝科累計至4月營收成長29%,合晶累計至3月營收成長29%。其中,環球晶於5月3日舉辦第1季法說會,每股盈餘4.01元,大幅優於市場預期,長約金額續創新高,即使2024年同業新產能開出,其對2023年~2025年矽晶圓樂觀展望看法仍不變。 台勝科部分,受惠車用、工業用半導體等需求帶動,推動營運表現,再加上第1季採新合約價,且主要為半年度約,在價格反映產業的供不應求下,營收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NO.1301期 2022-05-14
營運成長可期 貨櫃 散裝 PCB 伺服器看俏
在聯準會(Fed)5月會期前夕,陸續有Fed官員表示,本波升息可升至超過中性利率水準之說法,以及單一會期可能升息3碼等言論,使得市場擔憂Fed可能採取較激烈的升息措施,反映在行情波動上也更為劇烈。 近期的中國封城,也令市場開始擔憂庫存升高及需求轉弱,疊加俄烏戰爭造成能源與糧食供給短缺等因素,形成拖累經濟成長的主要原因。從總體數據中可以看到,美國零售銷售額年增放緩,許多耐久品也開始出現衰退、新訂單與客戶存貨的差值向下,顯示市場正逐步邁入去化庫存的狀態,也不難預料在不久的未來,企業訂單下修的可能性也將逐漸提升,這也是我們先前提醒投資人需避開消費性比重過高個股的原因。 因此,建議投資人操作維持短打,中長線政策利多的個股仍可持續留意,短線可留意貨櫃、散裝、伺服器以及金融族群的布局時機,並嚴控資金水位保持彈性,靜待景氣方向進一步確立。 自長榮(2603)宣布減資60%後,股價經歷一波重挫,貨櫃3雄量縮盤漲已近1個半月,而觀察基本面,從第1季營收中,3雄表現皆為季增,可見貨櫃族群仍有望繳出相當亮麗的成績單。另外,從全球貨運船期準班率與延遲平均天數來看,也同樣維持在2021年以來的相對高檔,顯示塞港與貨櫃艙位持續供需緊張。 市場目前主要關注幾個重點:(1)中國、東南亞疫情再起,封城造成工廠生產與物流受到衝擊,不過,近期逐漸釋出可能解封的訊息,市場預期將分階段放寬,可能會出現搶運潮。 (2)5月長榮、陽明(2609)美國線長約換約,目前市場預期合約價格將會大幅上升,另外,5月12日美西碼頭勞資雙方將開始談判,一旦談判不順可能使得運價漲勢再起。(3)俄烏戰事未平,通膨持續,恐影響終端拉貨。
NO.1300期 2022-05-07
日圓續貶恐釀新股災風暴
上次我說台股投資人通常最不愛的就是第2季,特別是今年!因為第2季幾乎月月都有升息壓力,還有繳不停的稅單,眼看疫情升溫百業受苦,物價飛漲、股價不漲,連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媽媽們都體恤在外地上班的孩子,今年就別送什麼昂貴的禮物,吃什麼大餐了! 5月開始報稅,今年基本生活所需費用調高至19.2萬元,如果以4口之家為例,可扣除基本生活費總額就有(19.2萬元乘以4等於76.8萬元),這也許會讓報稅支出減輕點,但是一般家庭今年感受最明顯的壓力不是稅,而是每月不斷暴增的生活支出費,尤其是食物的價格。 繳稅季節看到這則新聞,豈不令上班族老百姓更怨乎!財政部上個月查核10戶以上囤房大戶租賃所得報稅情形發現,查核1734件,被要求補稅者竟超過1006件,這個數字講難聽點,近6成囤房大戶都會逃稅,而這還是被抓到的,那沒被抓的黑數有多少?大家心知肚明,這些逃稅囤房大戶從不在乎物價,因為隨便漲個房租,1個月的吃飯錢就有了,物價漲他們還更開心可以有漲房租的藉口呢! 一般市井小民現在陷入物價、房租飛漲,薪資卻不漲的窘境,想拿身邊硬擠出來的小零用金投資翻身,以為愈跌愈買卻愈買愈跌,這該怎麼辦?如果你發現你的投資都是這樣!那我建議你一動不如一靜,趨跌市場是給資金部位大的人買的,小資族沒那個本錢耗,寧願等反彈確立,追漲獲利的機會可能比追跌好。 如果擔心新一波股災,除了升息外,就要看日圓!最近聽到很多哈日族搶日圓,結果呢!是不是愈買愈心酸,其實日圓還有續跌風險,如果守不住130日圓恐下探135日圓,而如果日圓續貶恐造成新全球股災,原因就是套利交易!以往很多大型機構都會借低利息的日圓投資全球金融商品,如果加速貶值,就會急著贖回商品還錢,否則將蒙受更多貶值損失,所以日圓走勢也是要盯緊點的!
NO.1299期 2022-05-03
國際財經觀測
貫徹5大投資策略 就算熊市也能找到投資機會
美國有70年投資經驗的資深散戶卡普蘭(Warren Kaplan)對投資股市有不少見解,就像台灣股市裡的阿土伯那樣。卡普蘭對於標準普爾500指數跟著那斯達克指數陷入技術性熊市後,引發市場恐慌而不以為然。 對卡普蘭來說,就算股市落入熊市境地,仍然可以找到投資機會,因為股市指數再怎樣跌,也不會下跌至零!所以遇到股市大跌而令人愈來愈惶恐時,卡普蘭告訴投資人此時必須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恐慌。 現年85歲的卡普蘭出身於紐約市的一個貧窮地區,但主要利用股票的配息來獲利,並嚴格遵守其賣出策略。在投資市場上,除了像股神巴菲特等少數人之外,幾乎沒有多少人是投資股票而成功一輩子。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各自有自己一套的投資方法與哲學。 雖然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成功的投資人都有共通點,就是金融市場走勢愈令人恐懼時,他們愈能克服恐慌情緒並從中尋找投資機會。卡普蘭強調自己喜歡熊市,因為這樣才有機會撿便宜。像卡普蘭就透過貫徹其5大投資股市策略,度過一個又一個牛市與熊市而建立自己的財富。 首先,第1個策略就是買進「股息貴族」(Dividend Aristocrats)。這種選股法就是專門挑選長期穩定配發股息,並不斷提高股息的公司。卡普蘭最愛買進會配息的股票,尤其是那些股息貴族。 其選股條件是企業至少連續25年配發股息,而且股息殖利率至少是3%或4%。他的理由是,跟那些不配息而給管理高層鉅額薪資的企業相比,長期穩定配息企業的董事會了解其對股東的責任。 因此部分大型科技股也是他喜歡的投資標的。包括IBM、思科、蘋果和微軟等科技巨擘至少7年都有增加配息,完全符合其選股標準。 在買進1檔股票之前,他首先注意該股的本益比、股息與過去配息的紀錄。他希望所選的企業認真承諾持續提高配息。他所關心的不是近2~3年的配息狀況,而是在好幾年內的配息記錄,這才有意義。 即使這樣,他只會放進觀察名單,然後耐心等待股價來到好買點時才進場。雖然好的買點比任何條件都重要,但他坦承何時出手往往是一大挑戰。因此,進場的操作是一開始先小量買進試水溫,然後再一點一點加碼。例如,與其一次買100張股價10元的股票,不如買進10張股價100元的股票。
NO.1307期 2022-06-25
李嘉誠的超完美避險 現在危機入市越南正好?!
下個月底就是李嘉誠94歲生日,縱橫商場數十年而立於不敗之地的他,在香港封被「李超人」,除了他有危機入市的膽量,以及精準判斷市場趨勢變化的能力外,更重要是他多次成功躲過大風暴而為人津津樂道。雖然他曾說過投資最難的是「政策」,說自己無法預測政治變化、也無法影響政治,但其實他才是觀察政局的高手,尤其對中國官場的了解和敏感度。像前幾年中國官媒大喊別讓李嘉誠走時,李超人早已金蟬脫殼。 回頭來看過去不可一世的眾多中國富豪下場,更令人驚嘆李超人的高超智慧。現在他大量出脫英國資產,並大舉投資正在崛起的越南,當然令外界矚目和緊張,因為在全球通膨壓力高漲和聯準會等積極升息下,是否他又嗅出全球經濟正在大洗牌? 投資股票最難的不是挑出飆股,而是如何賣出獲利或躲開大跌。李超人的退場智慧早在其年輕時已充分展現出來。他在1950年創立長江塑膠,當時他22歲;1958年營業額已達1000萬港幣,成為塑膠花大王,產品賣往全世界;到1964年已累計數千萬港幣,在當年這可是相當驚人的財富。 但他考慮到高利潤的塑膠花只會吸引愈來愈多對手投入競爭,因此在業績最高峰時轉向塑膠玩具,毫不留戀塑膠花大王的虛名,結果2年後塑膠花產品嚴重滯銷,而李超人在國際玩具市場大顯身手。創業家對自己一手建立的事業,常有一種莫名的情感,即使市場已經轉變而留戀昔日光輝,因此錯失轉型或全身而退的機會,從王安電腦到楊致遠的雅虎神話等例子實在太多了。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是許多人、甚至是許多國家的痛。香港在1990年代已擺脫1997年回歸中國的不確定性因素,加上中、英兩國連手出招來穩定香港繁榮局面,因此房市火紅起來。但由於房市過熱,逼使港英政府1994年到1995年間出招打房。李超人已預見房市危機,其長實集團大規模降低長期負債,轉為現金為王,以免在房價大跌後令集團陷入流動性陷阱之中。 在金融風暴後,多少房貸戶成為負資產一族和多少企業撐不住之下,李超人安然度過危機。1999年科網股泡沫巔峰期,李超人的長實集團以1500億港幣天價,把英國Orange電信賣給德國電信商曼尼斯曼(Mannesmann),轟動全球財經界。後來科網股泡沫爆破,全球哀鴻遍野,李超人神乎奇技的戰績再添一筆。
NO.1306期 2022-06-18
全球市值大洗牌! 蘋果綠了 沙美如日中天
市值通常代表一家公司的獲利能力和表現,獲利愈強,帶動股價上漲而讓市值愈高。去年12月蘋果市值達2.94兆美元,讓其全球市值最大企業寶座愈坐愈穩,被不少人看好能進一步升破3兆美元大關。但其市值之後未再上一層樓,在美股從3月底開始大跌後,蘋果市值也急速縮水,甚至在5月11日被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簡稱沙烏地阿美)以2.43兆美元,超越蘋果的2.37兆美元,自2020年以來首次奪回最大市值寶座。 迄5月16日收盤價,沙烏地阿美的市值進一步攀升至2.492兆美元,仍坐穩市值最大龍頭寶座;蘋果市值則下降至2.355兆美元,位居第2名,與前者的差距有不斷被拉開的跡象。 市值排名的改變,當然反映這兩家公司所屬業務出現重大轉變。因為國際石油報價基準的倫敦布蘭特原油價格自3月初以來就站穩每桶100美元以上,期間最曾逼近每桶140美元創14年新高,沙烏地阿美做為全球產量最大石油公司,身價自然水漲船高。相較之下,蘋果因供應鏈瓶頸問題而影響到其智慧手機與筆電等主要產品的出貨,跟沙烏地阿美目前事業一帆風順的情況完全不同。 由於彼此的事業發展勢頭各不相同,導致兩者股價今年來走勢是各走極端。沙烏地阿美是在沙烏地阿拉伯股市上市,其股價從去年底的32.55沙特里亞爾(沙國貨幣)一路上漲至5月16日的42.5沙特里亞爾,累計漲幅30.5%,股價已處於牛市走勢之中。沙特里亞爾兌1美元匯率目前大約在3.75沙特里亞爾,因此目前沙烏地阿美股價相當於11.33美元。 相反地,蘋果股價去年底177.57美元,雖然1月3日升破182美元水準,但其後走勢幾乎往下。即使期間數次奮力回升至175美元價位附近,但反壓過大,而令股價愈走愈低,5月16日收145.54美元,今年來累跌18%,已逼近高點拉回20%,即陷入技術性熊市的境地。 專家認為這兩大公司的市值變化最具象徵性意義,代表全球經濟因各主要國家持續升息、通膨壓力居高不下、和供應鏈瓶頸等問題,讓市場上的資金流向正在改變當中。投資人因害怕經濟環境持續惡化而賣出包括科技等類股,至於能源類股因能源價格不斷上漲而獲得投資人青睞。
NO.1302期 2022-05-21
另類觀察
天梁吉!衰運中有奇遇 電子一馬當先 台股敗部復活
「立夏」(5月5日)這天Fed宣布升息2碼,每月縮表475億美元,美股先出現預料之中的暴漲,但隔天竟然雪崩狂跌,前後態度轉變那麼大,不是「精神錯亂」嗎?美股熊掌也打趴了台股,因美元升值,外資撤,台股倒楣不分青紅皂白也大跌,連幾根長黑,投資人已不敢做多,融資怕追繳,就連許多好股也被波及,將來怎麼辦?抱股?認賠殺? 筆者倒以為以台股在全球市場仍屬質優,包括:配股息水準數一數二、半導體及IC設計廣受全球讚譽,條件絕對比中國疫情封城、經濟有危機好太多。有如烏克蘭,台股也會「頑強抵抗」,不會兵敗如山倒,而且可伺機反攻,烏克蘭的哈爾科夫原本淪陷,竟被烏軍反攻奪回,那麼,誰是台股中的「哈爾科夫」?台股的戰局何時扭轉? 從紫微命盤看5月(乙巳月),天相坐流月命宮,會武曲化忌,所以主破財、破敗,運勢使然也。但命宮也六合天機祿、天梁權祿,主在一路衰運之中忽然遇到奇遇,機運忽然自天而降。然因為現在大家都悲觀、跌得沒信心,媒體分析師也加碼看空,筆者現在講會有「奇遇機運」,大概不會有人相信。 這有如很多人的人生,每天上班、下班,平淡無奇,不相信會有「無常」突然降臨。但有天忽然發生車禍,或檢查發現癌症,或親近的人出了事?反之,「無常」也有幸運的機會忽然送上門,或遇到期待許久的人或事。佛教稱之「無常」,在紫微則為「天梁化祿或化權」,而且有進一步的含意,天梁者,必先逢凶、才可化吉,必先有衰運、才會有奇遇。
NO.1301期 2022-05-14
占星 通靈 紫微大PK 乙巳月天梁祿權 中場休息?
在2022年元月31日除夕夜,筆者在非凡「股市現場」節目中談預言,很推崇印度神童阿南德,當時主持人很訝異,以筆者「高齡」竟會稱讚一位16歲少年,因為筆者多年來從事預測,深知能說中十之八九,非常不易,不論他多大年紀。 阿南德生於2006年,8歲就學會多國語言,參加各種比賽被譽為神童,13歲他父親替他在YouTube開帳號,他發表對古印度占星術的見解,許多人就跟這位「小孩」學占星術。那年,他預測2019年11月會有可怕的「疫情」傳開來,這就是今天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 之後2021年「疫苗」出現,他仍預測疫情不易消減。在今年初,他預測3月~4月全世界政治、經濟大災難爆發,現在已知是「俄烏之戰」引起…,另在年初,他點出4月13日,特別是中國、台灣會有「大事件」,現今想起,恐怕是中國疫情嚴重至上海等30多個城市封城,上海有人沒吃的食物「忍無可忍」;台灣自4月中後,確診數竟前所未見飆升! 但是,任何預言都會有錯的時候,備受推崇已逝的保加利亞盲眼「龍婆」,準了很多次,也有幾次不準。阿南德也是,他說2020年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2021年會全球經濟崩潰,結果都沒有。 人類想預知未來,若能在10多年前知道特斯拉股票會大漲,當時去買,今天不是億萬富豪嗎?10多年前台積電(2330)股價只有50元,當時若大買10萬股,然後變「白痴」或「健忘症」沒賣,今天會如何?但我們是人,不是神,同樣的,這些預言家跟你、我一樣也是人,不是神,有時預測失準也正常得很,只要超過50%的預測能應驗就很了不起。
NO.1299期 2022-05-03
金星短線回神!
台股指數第1季下跌525點、跌幅2.88%,第2季剛開始就下跌了794點,跌幅4.49%,換言之,第2季剛開始的4月就下跌了近800點,尤其是4月的第2週與第3週跌勢最凶,正巧這段期間是冥王星與太陽進入刑剋狀態的時段,代表投資求財的太陽陷入了危機狀態,投資市場的變數果然如筆者所預測的「風雨欲來」。不過,隨著金星逐步和水星合相,也逐漸進入海王星與木星的會相區,以及冥王星的合相也將隨之上場,於是市場上傳來了上海、昆山、蘇州開始朝解封之路邁進的消息,接下來的投資市場應該有機會獲得喘息的空間。 時序進入4月最後一週。金牛之月,展開了序幕,而太陽也逐步離開了冥王星的負能範疇,對於投資市場而言,這是個喜訊。金星繼續往木海會相區邁進,水星的合相持續,短線上交易活絡不但值得期待,同時也容易讓投資人有所感覺,就此種天象而言,傳產、運輸與金融股容易獲得回神的機會。而最值得感到幸運的是,冥王星與三星連結的木星、海王星和金星進入了合相位置,近期最大黑天鵝的「俄烏戰事」容易出現緩解的消息。不過還是需要留意的是,土星位於水星的刑剋如火如荼,代表短線上的市場壓力依舊不小。綜合而言,這一週是個有利可圖的時段,因此投資人宜樂觀期待,並且積極營造短線財利。 時序進入5月第1週,五一勞動節之後,金星進入了白羊座,和水星的合相依舊,代表投資市場的短線財利依舊可期,不需要過於保守。只不過由於金星逐步離開了木海會相的合相區,同時也離開了冥王星的合相範疇,對於投資求財而言,雖然未必隨即出現大幅的震盪,不過在黑天鵝暫時歇息後的本週,投資人恐怕還是不宜鬆懈了戒心。2022年的第2個水逆將於5月10日上場,而水逆之前的停滯期就出現在本週,首當其衝的天星負能就是土星的壓力。
NO.1298期 2022-04-23
複製連結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