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電視台
|
非凡新聞台
|
非凡商業台
|
非凡商業周刊
|
非凡優購
每週五出刊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NO.1313期
2022-08-06:
台股補漲有空間! 來回測試 再攻萬五
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非凡商業周刊
樂健非凡
非凡電視
非凡大探索
錢線百分百
財經八點檔
非凡Morning Call
前瞻大趨勢
特別企畫
非凡引爆點
市場雷達掃瞄
瞄準焦距
盤面跳動
題材選股
最錢線
訂閱方案
非凡新聞網
新聞總覽
政治
產經
金融
科技
國際
理財
房產
生活
娛樂
專欄
影音
其他
節目影音
非凡Morning Call
錢線百分百
錢線快報
新聞午夜場
新聞Talk Show
財經8點檔
新聞特攻隊
就市論勢
大特搜
財經關鍵對話
趨勢進化論
熱搜關鍵字
財經懶人包
科技GIVE ME FIVE
科技看非凡
開箱爆爆
數位創商機TCloud
翻轉的力量
非凡好厝邊
富比士地產王
房市最速報
盈盈來看厝
移動未來式
News金探號
帶路玩家
非凡大探索
美食按個讚
360行向前衝
活力新台灣
台灣真善美
台灣名人堂
直擊生產線
去哪藝起玩
非凡商業台
節目影音
股市現場
全球新觀點
只要錢長大
股海揚帆
股市周報
名師影音
金融曼哈頓
股市達人
金融百分百
股海飛揚
股市將軍
股市羅賓漢
前進關鍵碼
股市王牌
大戶籌碼論
非凡商業周刊
線上訂閱
傳真訂閱
前期雜誌總覽
大腕看市場
財經觀天下
題材選股
理財俱樂部
另類觀察
營收預估
前瞻大趨勢
最錢線
景氣與生機
國際財經觀測
瞄準焦距
電視節目表
非凡電視台
非凡商業台
首頁
第1313期 2022-08-06出刊
NO.1313期 2022-08-06出刊
台股補漲有空間!
來回測試 再攻萬五
資金逐洞賽 題材碎片化輪動 靈活翻倍賺
美晶片好轉前先設路障 15檔半導體未來飆股仍寫佳績
科技龍頭挺過黑夜 IC 網通下半年旺季需求可期
Q3贏家游擊戰8策略 美台財報+7月強棒股透玄機
新舊能源世紀之戰 哪些你想不到的黑馬將竄出?
<< 前期總覽
傳真訂閱
線上訂閱
熱門文章
精選文章
特別企畫
資金逐洞賽 題材碎片化輪動 靈活翻倍賺
國際財經觀測
美晶片好轉前先設路障 15檔半導體未來飆股仍寫佳績
瞄準焦距
車用電池欲小不易 車用占比高概念股優勢足
最錢線
Q3贏家游擊戰8策略 美台財報+7月強棒股透玄機
特別企畫
衝鋒股拚突圍 中級反彈來了?該買什麼股?
瞄準焦距
科技龍頭挺過黑夜 IC 網通下半年旺季需求可期
非凡引爆點
新舊能源世紀之戰 哪些你想不到的黑馬將竄出?
特別企畫
校正回歸潮 成長股VS.轉機股
國際財經觀測
那斯達克牛頭已現? 美國經濟 股市現況很弔詭!
題材選股
高券資比股磨拳霍霍 實空虛空帶你辨真偽
瞄準焦距
資安防駭大作戰 5檔潛力黑馬閃亮登場
理財俱樂部
高配息ETF搶錢大戰 4個眉角幫你選對賺錢標的
特別企畫
衝鋒股拚突圍 中級反彈來了?該買什麼股?
國際財經觀測
美中科技戰新回合開打 晶片股牽一髮動全身
本期精選
特別企畫
資金逐洞賽 題材碎片化輪動 靈活翻倍賺
近期台海局勢緊張,讓台股震盪加劇,面對瞬息萬變的盤勢,跟著市場資金追擊標的,或許是現階段投資的最佳獲利路徑,本單元專家將從法說、搶反彈、當沖等3個面向著手,鎖定好股票,帶領投資人靈活布局翻倍賺。<br /> <br /> 上半年受到俄烏戰爭、通膨與聯準會快速升息影響,景氣明顯受到打擊。先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暨耶魯大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曾表示,由於投資人、企業和消費者愈來愈憂慮景氣下行,這種恐懼最後可能變成現實,「預言的自我實現」(self-fulfilling prophecy),很可能令美國經濟陷入衰退。<br /> <br /> 在美國第2季GDP公布年減1.9%後,證實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不過,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已經把打擊通膨列為第一要務,在無法提高產出供給的前提下,只好讓需求自動萎縮,希望經濟能軟著陸。<br /> <br /> 台灣產業以出口為導向,電子業影響最大。法說旺季從權王台積電(2330)與股王的大立光(3008)揭開序幕。<br /> <br /> 台積電受惠漲價與先進製程滿載,第2季優於市場預期,毛利率、獲利與EPS再度創下新高,上半年純益年增超過6成,EPS16.96元。雖然消費性電子疲弱,部分客戶庫存調整,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車用、資料中心需求穩健,因此上調今年美元營收預估值,由原先的可望超標24%~29%,上修至成長34%~36%,並重申未來幾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15%~20%目標。<br /> <br /> 雖然總體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延續至明年,但台積電技術領先地位持續推進,支持營運成長,預期明年產能利用率將維持健康水準。第2季已是連續2季高效運算(HPC)營收占比超越智慧型手機,未來幾年高效運算將成主要成長動能,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和消費終端市場需求轉弱,台積電已看到供應鏈降低庫存水位,預期庫存調整可能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br /> <br /> 摩根士丹利在7月13日已看壞邏輯半導體,認為景氣要修正到明年上半年。二線晶圓代工廠長約遭到嚴峻挑戰,除了砍單,有些客戶寧可損失訂金也要違約,同時成熟製程產能轉鬆,晶圓代工廠延後2023年設備安裝時程,意味資本支出可能放緩。聯電(2303)、力積電(6770)等壓力較大。
國際財經觀測
美晶片好轉前先設路障 15檔半導體未來飆股仍寫佳績
儘管市場普遍認為晶片業景氣在高庫存與需求弱下將愈來愈弱,專家甚至預測在年底前將再下跌至少15%。不過,長線投資人不妨聚焦未來兩年業績仍被看好的15檔半導體相關個股。<br /> <br /> 晶片股漲跌趨勢向來是觀察股市與經濟表現的重要指標,另外彭博報導,美國國會通過歷史性520億美元晶片法案,限制性條款,台積電、三星、英特爾難在中擴產。因為晶片應用範圍廣大,從家電、汽車、電子設備、數據中心、電玩到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都需求大量晶片。<br /> <br /> 資產管理公司Miller Tabak + Co.資深策略師馬利(Matt Maley)說,若大環境不利晶片業,即令人對其他產業的需求產生疑慮,對股市來說是一個令人不安的預兆。他認為需求持續下跌情況,顯示目前經濟持續放緩並將轉為衰退。<br /> <br /> 投資公司Ingalls &amp;amp; Snyder投資組合策略師格里斯基(Tim Ghriskey)也認為晶片業疲弱已出現警示,因為幾乎各個產業都需要使用晶片,尤其應用在大部分基礎設備,反映民眾與企業擔心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加通膨壓力不斷攀升而減少消費與投資。<br /> <br /> 美國Mirabaud證券資深股票買賣交易員迪克遜(Jim Dixon)認為在美光看壞前景後,下半年半導體產業趨勢頗為不妙。因為美光的評論顯示智慧手機、數據中心到整體非必要性消費性產品的需求疲弱,可能成為晶片業獲利衰退的序幕。另外,媒體也報導強如台積電(2330)也表示其重大客戶削減年底前的晶片訂單。<br /> <br /> 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7月底預期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將成長7.4%至6392億美元,增幅低於其原先預測的成長13.6%,更遠低於去年的成長26.3%。至於明年銷售將下跌2.5%至6231億美元。顧能副總裁哥頓(Richard Gordon)強調,雖然情況可能會比他們的預期還要差,但明年可能觸底,然後銷售在2024年開始回升。<br /> <br /> 雖然新冠肺炎爆發期間,市場對智慧手機與PC需求大增,所需晶片量大增,晶片廠產能變緊繃,排擠到其他產業而引發晶片短缺問題,導致晶片價格走高和生產延宕等問題。但今年手機出貨量預估值已從15.7億支下降至14.6億支。另外今年PC出貨量可能下跌9.5%。<br /> <br /> 哥頓強調當智慧手機需求量減少近1億支,立即讓晶片供過於求而拖累晶片價格大跌。像現代汽車、諾基亞和ABB等大型製造商都表示已看到晶片短缺情況在減緩當中。
瞄準焦距
科技龍頭挺過黑夜 IC 網通下半年旺季需求可期
在全球升息風暴籠罩下,台灣科技股跌幅頗重,近期透過美、台超級財報的數字發現,重量級公司釋出好消息,下半年科技龍頭股表現應當不會太差,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br><br>台灣科技股今年在飽受全球經濟下行風險衝擊,半導體庫存天數節節高升,因此科技股跌幅頗重,台股也一度由18619點跌至13928點約跌近4700點。<br /> <br /> 目前美、台密集進入超級財報週,重量級公司如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德儀等都釋出好消息,蘋果受中國封城影響不大,下半年旺季需求可期,谷歌跟微軟皆同聲回應,可應付明年景氣不佳考驗,亞馬遜表示雲端客戶大增,而台積電(2330)最不受庫存寒風衝擊,法人將今年每股獲利由32元~33元調高至37元左右。<br /> <br /> 近期蘋果股價反彈2成以上,台積電也由433元反彈至500元以上,表示大盤最恐慌已過去,但庫存調整仍是很大問題,因法說會所講的內容對個股走勢最是關鍵,我們來加以研究。<br /> <br /> 台積電Q3營收本估衰退1.1%,但結果是逆勢成長約13%,這要歸功蘋果手機買氣不墜,蘋果因順利接收華為高階市場,華為由1.89億支降至0.2億支,大多流向蘋果,使得iPhone 13仍持續熱賣,Q2 iPhone出貨量僅小幅下滑1%,遠優於整體智慧手機出貨量跌13%,預期今年秋季推出的iPhone 14新機銷售會更旺,估出貨約略高於去年iPhone 13的9000萬支。<br /> <br /> 再者,台積電對庫存調整的說法讓市場喘一大口氣,台積電表示,這次是典型的庫存調整,不是2008~2009年的那種狀況,產能利用率自2008年Q3的96%降至Q4的61%,並進一步於2009年Q1下滑至34%,這次不會有過去低迷時休無薪假,盼望春燕的情況。<br /> <br /> 台積電2022年EPS由33.6元至37.11元,約增加3.5元,若以本益比15倍推算有推升52.5元以上,壓力及支撐分別看550元、470元。
最錢線
Q3贏家游擊戰8策略 美台財報+7月強棒股透玄機
近期逢美國超級財報週及台股8月初公布的7月營收,以及8月15日以前公告的半年報,所有議題都集中在8月上旬,究竟接下來要如何觀察、操作策略如何擬定,將是本文探討重點。<br /> <br /> 美股7月強彈!在通膨降溫加上市場認為聯準會明年可能開始降息的預期下,美國科技股在7月份走出了今年最亮麗的一段行情,那斯達克指數從6月16日低點10565點,反彈到8月1日高點12499點,波段漲幅達到18.3%;而費城半導體指數從7月5日低點2386點,反彈至8月1日高點3006點,波段漲幅達25.9%。<br /> <br /> 在美科技股的強彈帶動,加上國安基金於7月12日晚間宣布進場護盤下,台股也在7月份走出一波千點的反彈行情。在美、台科技股同步反彈後,近期剛好又逢美國超級財報週以及台股的法說加上8月初公布的7月營收,以及8月15日以前公告的半年報,可說是所有議題都集中在8月上旬,從美、台超級財報後可看到什麼樣的新趨勢,而第3季焦點要如何觀察、操作策略又該如何擬定,都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br /> <br /> 近期美、台在一連串的半導體與科技股公布財報與展望後,都不約而同的指出了下半年的趨勢,那就是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庫存調整期需要2~3季,時間快一點在年底,慢一點就到2023年的農曆過年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先前的通膨已經嚴重影響消費者在3C產品花錢的意願,加上中國近半年封城導致景氣降溫速度過快,所以包括美光、英特爾、高通、聯發科(2454)等4家以手機、電腦為主要產品領域的半導體公司都對於下半年發出預警。<br /> <br /> 再來就是先前受惠疫情的電商、社群以及串流媒體,也都認為經濟放緩將影響未來一季的收入,並且企業廣告支出將持續減少,所以臉書在近期開始有裁員的動作,不過雖然這些企業都對於下半年看法保守,但上半年股價已經領先大跌反映這些利空來看,第3季反而要開始留意是不是有利空而不跌的現象出現。<br /> 畢竟以美國目前的就業市場還是平穩來看,美國經濟要在未來半年大幅衰退的可能性還是相對低,消費者之所以會減少支出主要是因為通膨過高的預期心理,如果8月過後原物料價格不會再向上攀升,那麼消費者的預期心理將會有機會開始轉趨樂觀,屆時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庫存就有望隨著傳統旺季的到來而去化加速。
非凡引爆點
新舊能源世紀之戰 哪些你想不到的黑馬將竄出?
飆升的油價、天然氣使得歐洲各主要國家吃不消,現在人類開始研發替代能源,在投資方向上,專家建議可一邊就「舊能油」尋找相關標的,也可一邊尋找具新能源概念的黑馬。<br><br>過去的全球能源一直以來的來源不外乎就是石油、天然氣,而這兩項能源商品過去的價格大多是取決於全球景氣的循環。這一點可以從最近20年的油價走勢股與台股走勢圖來對照,就可以觀察出極高度的正相關(圖1);要不就是有無發生突發性的國際政治事件,例如過去發生在1973年、1979年、1990年這3次的石油危機。<br /> <br /> 但不管是哪一種油價的波動都有一個結論,那就是過高(相對而言)的油價會對金融市場、甚至經濟成長造成殺傷力(表1)。偏偏這一次的油價上漲,除了全球經濟經過了2年的大多頭市場推升,還碰到了本世紀以來歐洲最嚴重的軍事衝突—俄烏戰爭。雖然造成油價飆漲的程度不若過去3次的石油危機來得高,但這是因為最近的50年間,美國從過去最大的石油消耗國搖身一變成為最大的石油供應國所致。<br /> <br /> 飆升的油價、天然氣仍然使得歐洲各主要國家吃不消,再加上交戰兩國的小麥占全球3成的生產量,使得全球原本就因疫情而推高的通膨,再次變成壓垮全球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也由於這一次的油價上漲,讓原本就為了節能減碳而受到各國重視的再生能源政策,又加了一條「能源自主」的理由,加速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速度。<br /> <br /> 從過去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正常景氣成長所造成的油價大漲,最後終究亦會因為景氣的衰退而造成油價下跌,但如果是非經濟因素造成的油價大漲,之後都會推升當事國家思考解決之道。<br /> <br /> 就以第1次石油危機為例,讓當時的全球消費者思考是否應該購買更加低油耗的汽車,這使得日本的豐田、本田汽車銷量的上升;第2次的石油危機則造成非OPEC國的增產,例如墨西哥、尼日、委內瑞拉…等國的產油量大幅提高,而美國和挪威也勘探發現了更多的石油資源,這也讓OPEC的影響力逐漸衰落。<br /> <br /> 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人類的許多技術早已愈來愈進步。就拿石油的開採來說,因為頁岩油開採技術的突破,使得在沒有伊朗的供應之下,仍然讓原油價格壓在120美元以下,這還是在頁岩油占美國單一國家石油總開採量的30%的情況下來計算的。現在人類開始研發替代能源,這並非只是出於「能源自主」的單一理由,還有更多的理由是為了「減碳」的環保概念。
前期周刊
校正回歸潮 成長股VS.轉機股
NO.1315期
2022-08-20出刊
衝鋒股拚突圍 中級反彈來了?該買什麼股?
NO.1314期
2022-08-13出刊
資金逐洞賽 題材碎片化輪動 靈活翻倍賺
NO.1313期
2022-08-06出刊
多頭重返起跑點? 游擊戰開打 操作眉角一手抓
NO.1312期
2022-07-30出刊
台股敗部復活賽 超委屈錯殺股 就該這樣挑!
NO.1311期
2022-07-23出刊
市場最速半年報 有績黑馬暗藏鋒芒
NO.1310期
2022-07-16出刊
鏖戰!以跌止跌
NO.1309期
2022-07-09出刊
大退潮之後 不裸泳好股
NO.1308期
2022-07-02出刊
下半場台股兵推 多空攻防!法人 專家擘藍圖
NO.1307期
2022-06-25出刊
完美風暴投資術 想上場 非得抓對方向不可
NO.1306期
2022-06-18出刊
焦點推薦
前瞻大趨勢
先看15616 短中轉強觀察點
國內、外不確定因素未減下,未來投資人不妨將焦點擺在大盤能否站穩15616點,而形成底部正背離訊號,將是止跌轉強觀察點,否則只是中長期修正下的跌深反彈行情。<br /> <br /> 電子股面臨庫存調整和獲利下修,拜登擬出手管制海運價格,美審海運改革法,馬士基看淡下半年運價,衝擊貨櫃航運股,在電子和航運領跌下,台股跌破去年5月15159點低點,所幸美10年債殖利率高檔拉回,美科技指數止跌反彈,加上市場融資餘額波段大減26.3%,籌碼面壓力減輕,指數低點觸及週K線下跌軌道的下限支撐後反彈向上,9日KD值從低檔交叉向上,短中期跌深反彈。<br /> <br /> 通膨情況、聯準會資金政策、經濟是否步入衰退等仍是影響國際股市較重要變數,不過當股市跌深,只要有偏多的消息激勵,就可跌深反彈,就如5月份一度出現通膨趨緩跡象,10年債殖利率由3.2%拉回至2.7%,且上海解封,可望改善市場供需。美費半指數攻過季線,帶動台股反彈一波,向季線反彈修正。但美5月通膨續創新高,聯準會激進升息3碼壓制通膨衝擊,美股4大指數拉回跌破5月低點,台股也跌破15616點低點,回測15159點。<br /> <br /> 雖然Fed主席鮑爾出席國會作證陳述,表示在通膨降溫前不會改變升息速度,但被視為美國長期通膨預期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反拉回,且大宗商品價續回落,緩解通膨飆升擔憂下,美股4大指數全面反彈,9週KD值都略轉折交叉向上,帶動台股反彈行情,NASDAQ指數彈到月線附近,費半指數的週指標略有正背離現象,但向上力道偏弱,美10年債殖利率走緩,科技指數能轉強,才有利台股延續反彈行情。<br /> <br /> 從中長期趨勢來看,如前波下跌的低點就是下波反彈的壓力點,低點愈來愈低,整個趨勢是偏弱勢的,從18619點高點拉回進行中長期修正整理後,中途的跌深反彈高點,大都只小幅彈過前波低點後就快速拉回探底(如3月17700點高點,只小幅突破1月17633點低點、6月反彈高點16811點只小幅突破3月16764點低點後就拉回),大盤能否彈回15616點低點以上站穩向上,週RSI及9週KD值能出現破低點,但指標未破低點,且能轉折交叉向上,形成底部正背離訊號,是大盤短中期能真正止跌轉強的觀察點,否則只是中長期修正下的跌深反彈行情。
NO.1308期 2022-07-02
空頭氣燄升溫 15159多頭防守點
疫情、通膨、升息、縮表、地緣政治等仍舊是近兩年來全球關注的焦點,甚至每一事件均可牽一髮動全身,由於通膨的高漲,全球央行紛紛進行升息,而美國更已啟動縮表,在收縮資金下,也讓經濟數據現下滑趨勢,停滯性通膨的壓力也隨之而來,造成全球股市大舉拉回,商品原物料同步走跌,貨幣市場更陷入混亂。故股市在6月底前能力挽狂瀾嗎?在即將到來的下半年,股市還能重啟多頭嗎? 筆者將於後文剖析! 受到美國5月CPI年增率8.6%,核心CPI年增率6%,高於預期且創40年新高下,加上6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50.2,創下歷史新低等衝擊,聯準會於6月16日的利率會議中,宣布升息3碼,將基準利率升至1.5%~1.75%,根據利率預測點陣圖,2022年利率將達到3.25%~3.5%,暗示今年剩下的4次會議中將會再升息共約7碼。 且聯準會於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中,指出將採取所有必要行動應對通膨,對恢復物價穩定的承諾是「無條件的」。除了顯示通膨壓力仍沉重外,偏鷹派之作法將持續,7月恐再升息3碼,造成美債殖利率維持高檔,美元指數也居高不下,美股6月呈現重挫格局。 此外,美國5月工業生產年增率5.83%,領先指數月增率-0.4%,均較前值惡化,加上Fed將今年美GDP自2.8%調降至1.7%,2023年估降至1.7%,2024年為1.9%,同時預期消費物價指數(PCE)年增率將在年底達5.2%,高於3月時預期的4.3%;核心PCE年增率4.3%,也高於3月預期的4.1%,似乎暗示會有停滯性通膨之現象發生,所帶來之衰退衝擊恐難以避免,故歐美等重要經濟體的PMI數據、美元、美債殖利率、石油等將是近期股市多空之關鍵。 台灣4月外銷訂單金額519億美元,年減5.5%,終結「連25紅」,所幸5月外銷訂單回升到554.3億美元,年增6%,擺脫4月負成長陰霾,不過在全球經濟因緊縮而走下坡之際,台灣外貿下半年恐呈現走疲。因此,主計總處日前下修我國經濟成長率到3.91%,央行也調降台灣經濟成長率至3.75%,顯示今年經濟成長力道將下滑。 日前央行宣布升息半碼,並調升存準率1碼,雖然可收縮資金,不過市場上擔憂升息半碼無法對付高漲之通膨壓力,而且與美國利差的擴大,恐使得台幣中長期有趨貶壓力,加上經濟成長下滑與通膨壓力,恐讓股市的空頭氣焰升溫。
NO.1307期 2022-06-25
21週轉折考驗 16762反壓重
美公布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8.6%,高於市場預期的8.3%,擔心美Fed加大升息的幅度與速度,美股應聲倒地跳水式重挫,更波及歐股、亞股等重要股市,哀鴻遍野的慘烈景況。俄烏戰爭歹戲拖棚,迫使布蘭特原油維持在每桶120美元高檔,通膨壓力尚未解除。美元指數大漲,資金回流美國,日圓大貶,亞幣連袂貶值,造成資金外移,資金面窘境猶如雪上加霜。台股前波勁彈千點,未能重返年線,猶在長空結構下,惟累積跌幅已大,正面臨第21週大轉折,仍有探底成功大反彈的契機。 全球股市受制於升息壓力、俄烏戰爭、新冠疫情等利空無法退散,絕大多數跌破年線,陷入多年未見的空頭。升息是最重壓抑通膨的貨幣政策,但對未來經濟展望有負面影響,是否衍生高物價、低消費的停滯性通膨,是未來觀察的重點所在。美元的強勢,引發外資大砍台股,資金回撤美國,今年來外資賣超台股已超過8000億元,提款的個股包括台積電、聯電、新光金、開發金、群創、富邦金等股價沉?難起。其中,護國神山台積電挾超優的基本面奧援,猶難敵籌碼頹勢,能否守穩500元關卡是焦點所在。 時序進入季底法人與集團作帳,外資投資轉向防禦性與解封概念的航空股,布局產業前景佳,上半年財報佳與籌碼相當穩健的族群,另集團營運佳,作帳意圖升高,如華新、長榮、鴻海、台塑等。6月份除權息行情熱身,7、8月進入旺季,去年上市櫃公司獲利4.2兆元,估配息2.5兆元,殖利率逼近5%,預計將扣抵675點左右指數。基於今年來大盤空方掌握,填權息難度增加,貼息比率高,可考慮除息後再行布局,須等大勢回復多頭趨勢與指標龍頭有填權的示範效果,方可積極參與除息。 按稅負考量,取消兩稅合一後,可扣抵稅率8.5%,上限為8萬元,即參與除權息的股息上限為94萬元,超過即不再扣抵。二代健保稅率為萬分之2.11%,股息超過2萬元即扣稅,股息上限1000萬元,超過即不再扣二代健保補充費。國內疫情高原期回落,預估9月底前解封,而年底9合1選舉逐日逼近,政策牛肉有助盤勢止穩,中秋節前後應有機會築底完成反攻。 就線論線,5月份月K線意外翻紅,小漲215點,留下長達977點下影線,看似反彈有望,實則是多頭陷阱的吊人線,6月台股猶難置外於全球股市震盪,反覆震盪打底難避免,9月KD來到37與53尚在長多修正波之中。月K線寶塔線止黑翻紅點則落在16807點,通常台股空頭周期為9個月或13個月,仍待時間波轉折。 週K線上週為自歷史高點18619點回檔修正的第21週,是費波南西係數轉折,下週如未再破底,頗有機會出現第2次的千點反彈。高檔回跌至15616點已達3003點,頗接近A波修正滿足點,日K線頻出現缺口,回補空方缺口有助多頭反撲,下滑的季線16762點為反壓所在。
NO.1306期 2022-06-18
景氣與生機
產業前景正向 汽零 半導體 綠能後市可期
展望未來,隨終端市場需求回溫,加上5G、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增,汽車零組件、半導體等產業前景暢旺,另政策扶持之綠能產業及擁題材的生技股亦可留意。<br /> <br /> 聯準會主席鮑爾繼續向市場傳遞激進升息訊號,但這次同時強調下半年經濟成長速度仍相當強勁。美國製造及服務業指數,兩者PMI指數在6月同步下滑來到52.4及51.6半年新低,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購進價格通膨上漲仍比出廠價格增速高出許多,反映高通膨伴隨客戶支出縮減及聯準會繼續回收流動性,都讓投資人對第2季企業獲利展望更加保守看待。FactSet統計,分析師預期第2季S&P 500獲利將從6.6%下滑至4%,美國經濟正朝成長趨緩軌跡邁進。<br /> <br /> 台灣5月外銷訂單554.3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新高,較上月增6.8%,較上年同月亦增6%,主因中國封控逐步解除,產能、物流、人流及材料短缺狀況亦漸次改善,加上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轉型需求續強所致,年增再度由負轉正,不過由於整體年增率仍是今年新低,顯示外銷訂單成長趨緩趨勢明確。<br /> <br /> 展望未來,隨各國逐步放寬邊境管制,終端市場需求回溫,加上5G、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增,均可望挹注外銷接單動能,惟俄烏戰爭持續,尤其近期通膨仍維持高檔,拖累全球股市走弱,仍須密切關注。<br /> <br /> 美國最大汽車保險公司「State Farm」回歸使用AM零件,將從6月20日起在德州與奧克拉荷馬兩州,試行非OEM的塑膠保險桿、頭燈、尾燈來做維修估價與賠付,試行期間是8週。美國汽車零組件每年動輒數千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其中AM件與OEM市場占比約為1:4。State Farm是美國最大的汽車保險公司,原本使用OEM產品為主,在啟用AM零件後,預期可釋出龐大的商機。
NO.1308期 2022-07-02
4大產業光明燈 汽零 工具機 解封 高爾夫
美國通膨居高不下,5月CPI數據再度攀升,其主要受到能源、食品與租金價格影響,台灣時間6月16日凌晨兩點,Fed公布利率決策會議符合預期高標升息3碼,且下半年市場普遍預期將再升7碼,隨著多國緊接著跟進升息,全球資金緊縮已成趨勢。 此外,觀察資金浪潮的指標產物「虛擬貨幣」,比特幣由2021年6.8萬美元高點至2022年6月已跌破2萬美元,最大跌幅超過7成。 各國央行為達降低需求目標,連帶企業獲利也將受到影響,過去兩年由資金行情所推升的消費力道宣告結束。在升息的環境下,企業取得資金成本增加,初期可藉發債與特別股等財務操作轉嫁,後續若經濟進一步衰退,裁員與無薪假比例恐將升高,迫使民眾生活消費習慣轉變,對於娛樂、奢侈品與高價消費支出首當其衝,民生必需支出轉向特價或出清商品,此皆反映在企業利潤率上。 惟今年廠商庫存仍低,衰退影響較不明顯,後續若企業庫存攀升,毛利率呈現下滑,需提高警覺。 在中國大陸逐步解封下,激勵台灣汽車零組件廠5月營收多數呈現回升,其中,倉佑(1568)、怡利電(2497)、廣華-KY(1338)的營收月增幅度較大,分別成長34%、22%、19.5%。
NO.1307期 2022-06-25
選股不選市 電機 生技 矽晶圓各擁題材
美國於6月10日公布5月CPI指數來到8.6%,該指數創下40年來新高,另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來到50.2,是2021年4月以來低點,其中信心指數的下滑主要導因於物價上漲所帶出的不確定性。 在中國封控放鬆之下,用油需求因而持續升溫,推升原油價格上漲,目前原油價格位於今年以來的高檔位置,西德州原油價格上檔130元附近壓力沉重,不過拉回在100元支撐力道不可小覷,因此預估全年油價將持續高檔,再加上俄烏戰事未解,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限制原油供給,推升原油價格,更造成通膨壓力。 台幣在6月1日開始呈現止升回貶,東亞各國貨幣如人民幣、韓元及新加坡幣在同期間也呈現止升回貶的狀況,資金流出亞洲的疑慮再度升溫,將對資本市場中外資持股比重高或位階較高的個股造成壓力,因此,操作上可將焦點置於內資著墨較深的標的,選股時應以選股不選市為主。 在29大類股中,近期電機類股表現最為強勢,當中以半導體用鑽石碟供應商中砂(1560)、越南主要機車機構件供應商豐祥-KY(5288),及從事金屬熱處理加工業務的高力(8996)各擁題材表現。 中砂5月營收創新高,已是連續3個月創新高了,在毛利率部分也提前挑戰38%的高標水準,另就其鑽石碟營運狀況來看,台積電(2330)3奈米的鑽石碟目前滲透率已達7成,在美光的鑽石碟滲透率正朝向目標3成推進,後續將挹注其營收表現。整體而言,半導體產品出貨將維持高檔,預估下半年毛利率逐季走高,在營運正面表現下,有助推動其股價表現。 豐祥-KY雖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毛利與獲利,不過機車業務在疫後逐步回復,市場預估有望回到2019年水準,休閒車輛受惠北美客戶新專案挹注,將推升整體營收成長,另在健康器材領域的發展也將見成效,亦將帶動其業績成長,預估營收將逐季走升,2022年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NO.1306期 2022-06-18
國際財經觀測
那斯達克牛頭已現? 美國經濟 股市現況很弔詭!
美國通膨率下降,讓那斯達克指數暴衝,從熊市拉回至修正區,接下來呢?是進入牛市?還是「熊市中的牛市」?現在連專家都摸不準,但投資人或許可以從美元走勢來觀察<br /> <br /> 那斯達克指數去年11月中創16057點新高,6月17日下跌至10646點、創2年新低後,跟最高點相較已累跌33.7%,為14年來跌幅最大的熊市。但隨後快速回升,尤其美國7月通膨年增率拉回至8.5%,讓那指8月15日收13128點,跟6月低點相較累漲逾23%,雖然跟11月新高相較仍下跌約18%,但至少已從熊市拉回至修正區。其能否繼續上漲?專家認為還要看美國通膨壓力如何影響聯準會的升息態度!<br /> <br /> 外匯經紀商萬達(OANDA)分析師莫亞(Edward Moya)說,若通膨持續降溫,牛市將進一步往上走。那斯達克指數在55個交易日內累漲20%而回到牛市,反映大量投資人放棄這是那指熊市反彈的看法。<br /> 美國銀行策略師霍爾(Jill Carey Hall)指出迄8月5日止的1週,美銀的法人客戶持續大買科技股達33億美元,創1週流入金額新高。<br /> <br /> 7月通膨率拉回是推升美股主因,但包括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等專家仍對通膨發出警訊。他認為美國目前通膨問題仍非常嚴重,問題不會自動消失,經濟在未來可能還要面對頗為動盪的日子。霍爾也警告,部分投資人認為已經大跌的科技股可做為防禦性類股,但這想法可能帶來風險,因為那指成分股獲利持續落後標普500大企業的獲利表現。<br /> <br /> 投顧Ingalls & Snyder首席投資策略師格里斯基(Tim Ghriskey)說,雖然美股迄8月12日止的週線連4紅,但他認為現在仍未是宣布熊市結束的時間,因為市場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利空消息。不過,若有利空,會是美股觸底的好機會。資產管理公司SLC Management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總經理穆拉基(Dec Mullarkey)說,通膨壓力拉回是股市大利多,並同時指出,即使年底美國通膨率可能降至7%或以下,核心通膨率可望低於4%,但仍然是聯準會目標水準2%的2倍。<br /> <br /> 財富管理公司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最近就認定那指已擺脫熊市而重回上升走勢;但華爾街對目前美股牛、熊市的定義與看法仍各有不同見解,標普道瓊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資深指數分析師史沃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把那指從6月低點回升逾20%後仍低於去年11月的最高點的走勢,形容為「熊市中的牛市漲勢」!
NO.1315期 2022-08-20
美中科技戰新回合開打 晶片股牽一髮動全身
美中科技戰早在川普執政時已經開打,現在到了關鍵十字路口,因為全球晶片廠商將很快被迫在兩國之間選邊站,但不管最後鹿死誰手,可以肯定的是,戰況打得愈激烈,對晶片股反而愈有利!&lt;br&nbsp;/&gt; &lt;br&nbsp;/&gt; 美中科技戰早在川普執政時開打,隨著美眾院議長裴洛西這次訪台,加上美國國會通過晶片法案與政府擴大晶片禁令,限制14奈米以下製程輸往中國等,讓外界認為這場科技戰進入新一回合。&lt;br&nbsp;/&gt; &lt;br&nbsp;/&gt; 美、中在人工智慧、生技和半導體等高科技業搶當世界領袖,尤其晶片業更是當中最重要,因為從智慧手機、家電、汽車、數據中心乃至軍備各個領域全都需要晶片,已成為國家與經濟安全的基礎。&lt;br&nbsp;/&gt; &lt;br&nbsp;/&gt; 中國多年前提出2025年藍圖,到時國內所需晶片要有7成為本土生產。美國7月底通過晶片法案要以520億美元補貼美國晶片業,其中390億美元鼓勵業界在美國興建新晶圓廠來供應自家市場。當全球前兩大經濟體都要晶片自給自足,美國不斷擴大對中國晶片禁令,中國無所不用其極去拿技術,甚至在裴洛西訪台前醜話說盡,訪台後高調軍演,供應鏈諮詢公司Supply&nbsp;Wisdom創辦人瓦西沙(Atul&nbsp;Vashistha)認為,這顯示中國把國家安全優先於全球合作,因此晶片商最終勢必要選邊站。&lt;br&nbsp;/&gt; &lt;br&nbsp;/&gt; 曾擔任美國國土安全部副助理部長、現為顧問公司Red&nbsp;Branch執行長的羅森茲威(Paul&nbsp;Rosenzweig)指台海局勢讓企業尤其晶片與科技業者了解到,其跟中國有往來的業務可能承受風險。美國正考慮禁止美國晶片設備出口至中國的記憶晶片生產商,這將衝擊南韓的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等在中國的生產運作。&lt;br&nbsp;/&gt; &lt;br&nbsp;/&gt; 鎖定半導體的投資公司NZS&nbsp;Capital分析師巴斯蓋特(Jon&nbsp;Bathgate)認為,在台灣與南韓的晶片大廠可能會因為幾個關鍵因素而站在美國那一邊,雖然美國在晶圓代工上落後亞洲,但其為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設計與設備的領袖。巴斯蓋特表示相對於中國,美國擁有大量優勢而成為台、韓晶片商重要的投資與合作對象,尤其美國晶片法案禁止任何取得美國政府補助金的晶片商,在10年內不能擴大與提升在中國的晶片廠運作,不少專家認為,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正在重新考慮美中科技戰下的策略。&lt;br&nbsp;/&gt; &lt;br&nbsp;/&gt; 像三星電子已在德州砸下170億美元興建晶圓廠,而台積電(2330)也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蓋廠。巴斯蓋特說,驅使晶片商在美國蓋廠的重大考量,就是能繼續獲得美國市場與科技。有南韓官員透露,韓商有幾個在中國生產晶片的投資案可能被迫放棄。&lt;br&nbsp;/&gt; &lt;br&nbsp;/&gt; 根據波士頓諮詢顧問集團(BCG)資料,美國占全球80%晶片設計設備、超過一半的核心晶片設計智慧財產權、和約一半晶片生產設備。這表示亞洲晶片業必須依賴美國的設計與硬體,才能生產高科技晶片,且台、韓晶片商的主要大客戶都是美國企業。
NO.1314期 2022-08-13
美晶片好轉前先設路障 15檔半導體未來飆股仍寫佳績
儘管市場普遍認為晶片業景氣在高庫存與需求弱下將愈來愈弱,專家甚至預測在年底前將再下跌至少15%。不過,長線投資人不妨聚焦未來兩年業績仍被看好的15檔半導體相關個股。<br /> <br /> 晶片股漲跌趨勢向來是觀察股市與經濟表現的重要指標,另外彭博報導,美國國會通過歷史性520億美元晶片法案,限制性條款,台積電、三星、英特爾難在中擴產。因為晶片應用範圍廣大,從家電、汽車、電子設備、數據中心、電玩到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都需求大量晶片。<br /> <br /> 資產管理公司Miller Tabak + Co.資深策略師馬利(Matt Maley)說,若大環境不利晶片業,即令人對其他產業的需求產生疑慮,對股市來說是一個令人不安的預兆。他認為需求持續下跌情況,顯示目前經濟持續放緩並將轉為衰退。<br /> <br /> 投資公司Ingalls &amp;amp; Snyder投資組合策略師格里斯基(Tim Ghriskey)也認為晶片業疲弱已出現警示,因為幾乎各個產業都需要使用晶片,尤其應用在大部分基礎設備,反映民眾與企業擔心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加通膨壓力不斷攀升而減少消費與投資。<br /> <br /> 美國Mirabaud證券資深股票買賣交易員迪克遜(Jim Dixon)認為在美光看壞前景後,下半年半導體產業趨勢頗為不妙。因為美光的評論顯示智慧手機、數據中心到整體非必要性消費性產品的需求疲弱,可能成為晶片業獲利衰退的序幕。另外,媒體也報導強如台積電(2330)也表示其重大客戶削減年底前的晶片訂單。<br /> <br /> 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7月底預期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將成長7.4%至6392億美元,增幅低於其原先預測的成長13.6%,更遠低於去年的成長26.3%。至於明年銷售將下跌2.5%至6231億美元。顧能副總裁哥頓(Richard Gordon)強調,雖然情況可能會比他們的預期還要差,但明年可能觸底,然後銷售在2024年開始回升。<br /> <br /> 雖然新冠肺炎爆發期間,市場對智慧手機與PC需求大增,所需晶片量大增,晶片廠產能變緊繃,排擠到其他產業而引發晶片短缺問題,導致晶片價格走高和生產延宕等問題。但今年手機出貨量預估值已從15.7億支下降至14.6億支。另外今年PC出貨量可能下跌9.5%。<br /> <br /> 哥頓強調當智慧手機需求量減少近1億支,立即讓晶片供過於求而拖累晶片價格大跌。像現代汽車、諾基亞和ABB等大型製造商都表示已看到晶片短缺情況在減緩當中。
NO.1313期 2022-08-06
另類觀察
金 木 水星愛恨情仇未了 只宜期待跌深反彈財利
跌深反彈是目前市場較占版面的聲音。就在太陽與木星進入刑剋區,而金星也和冥王星刑剋,火星更是試探冥王星的負能,台股來到了&lt;br&nbsp;/&gt; 牛年一山還有一山高的起漲點,而老虎年過了一半的目前,市場圖的卻是萬五守衛,一年半來的辛勞希望可以在金木合相的情況下獲得撫慰,而市場目前最樂觀的期望也只不過是跌深反彈。太陽進入巨蟹座,代表下半年已展開序幕,台股到底止跌了沒,且讓我們用天星的「另類觀點」角度繼續看下去。&lt;br&nbsp;/&gt; &lt;br&nbsp;/&gt; 時序進入7月第1週。太陽進入了巨蟹座,也開始合相天王星,對於近期表現受到委屈的高科技股而言,有機會獲得市場期待的跌深反彈機會。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只因為和天王星合相的太陽,同時也在這個時候進入木星的刑剋區(應該是木星進入),代表的現象是,整體國際財金市場的負能還是處於烏雲罩頂狀態。&lt;br&nbsp;/&gt; &lt;br&nbsp;/&gt; 而值得留意的是,由於金星和木星的合相正逐步消逝中,水星也在這個時候與處於逆行狀態的海王星進入不協調的四分相位,即使火星對於水星釋放合相磁場,投資市場的危機還是不宜掉以輕心,機會財利的確迷人,但打帶跑的策略與動作必須靈活。&lt;br&nbsp;/&gt; &lt;br&nbsp;/&gt; 時序進入7月11日這一週。太陽與木星的刑剋解除了,轉而出現的是天王星開始合相太陽,代表市場的不安氣氛獲得了舒緩,而高科技類股又再度獲得了投資市場的青睞。&lt;br&nbsp;/&gt; &lt;br&nbsp;/&gt; 因此,對於本欄讀者而言,最值得仔細思考的旺財策略,應該就是如何在天王星委屈的時候買入高科技股,而在高科技股受到太陽照拂發亮的時候調節營造機會財利。
NO.1308期 2022-07-02
天梁 天同逢凶化吉 六月下旬五星連珠物極必反
通膨一再創新高,Fed只能暴力升息,原本消費力減弱,更加重消費者及企業負擔,經濟怎麼會不衰退?同時打擊資產價格,美股一再暴跌,是對無法解決通膨的「絕望」。 股市如人生,都會有一段低潮歲月,一直往下沉,見不到翻轉的希望,筆者走過的人生歲月,特別能體會。筆者曾經在預官退伍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失業,當時的絕望痛苦,有如6月以來不斷下跌的台股。但筆者幸而當時研究紫微斗數,因為其中呈現人生運勢的起伏轉折,可以在困境中看到黑暗隧道那頭的曙光。 筆者上次提到6月丙午月的流月命盤,有天梁祿及天同祿「雙祿交馳」,應該看好,為何到6月中旬仍未見到?這與星系涵義有關,天梁星大家皆知,乃「逢凶化吉」,必先遇凶才能遇難呈祥,天同亦有相同涵義,也是到最後才有福分。因此,意味6月下旬附近台股應能擺脫不斷下跌,多頭開始抵抗,逮到機會展開反攻。 台股在黑暗隧道中,傳來聯電(2303)的好消息,公司接到車用大訂單,加上許多IC設計股在不景氣中,營收竟有佳績,可見得「衰退」中仍有明燈。而且,拜登一直未具體宣布對中國輸美關稅政策,可能是戴琪反對?但看看7月吧?拜登、習近平會有對談,在這之前宣布降關稅也有可能,此事對打下通膨助益很大。況且,油價已在回跌,7月初公布的通膨非常有可能不再創新高。
NO.1307期 2022-06-25
日木刑剋 金木合相 營造短利 最壞情況已經出現
熊出沒,小心!美國股市進入熊市的聲音出現了,只因為美國5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意外衝上10年來新高到達8.6%的位置,市場擔心聯準會(Fed)將會加速升息,而時間也將會拉長,甚至於9月暫停升息的希望也渺茫了。 巧的是,這個時候正巧是金星進入土星的刑剋區,而太陽和海王星的刑剋也正如火如荼。就在筆者撰文的當下,台股盤中一度跌破16000點,大熊出沒,生人迴避。而這些訊息早在1304期本欄中獲得觀察,再度陷入整理的狀態如期出現,然最壞情況已經出現的看法依舊不變,且讓我們繼續用天星角度觀察後市情形。 時序進入6月20日這一週,太陽準備離開雙子座,進入巨蟹座,而攜帶的禮物就是海王星的刑剋,因此,接下來的市場消息應該會出現在房地產市場上,而這是一種弱化現象的開始。因為,進入巨蟹座後的太陽將會和木星產生刑剋相,屆時國際財金恐怕還是不免一場混亂,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股票市場。 不過幸運的是,水星進入了木星合相區,舒緩了太陽與木星的負能量,再加上冥王星與水星的合相也逐步上場,由此看來,接連不斷地跌勢可望獲得舒緩,而急跌尋找具短線題材的標的,營造短線機會財利。 時序進入6月27日,6月最後一週。巨蟹之月,展開序幕,而木星和太陽的刑剋也如火如荼,全世界投資市場的震盪可想而知,而房地產將會是市場矚目的重要焦點部位。由於金星進入了木星的合相範疇,國際上的財金訊息容易出現雨過天青的現象,加上水星也正在往與火星六合、土星三合的路上,因此相對看來,這一週的市場比起上週要正向多了。
NO.1306期 2022-06-18
複製連結
分享
分享